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国外现代外语教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个“中心转变”:一是以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尤其是交际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中心目的。即“以交际为中心”的教学取代传统的“以语法知识为中心”的教学;二是强调外语教学的文化意蕴.即“以文化为中心”的有意义的文化教学取代“以句法为中心”的机械的句型训练;三是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学生的情感,重视学生亲自使用外语,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取代“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对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教学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社会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交际能力”这一概念一提出、很快就在外语教学界引起了共鸣和反响,“交际语言教学(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流派”逐渐形成,曾一度被奉为金科玉律,似乎外语教学不谈交际便是落后。 在这种形势下,外语教学一反以前以教师为中心的“语法──翻译法”,改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标的“交际法”。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至少二人)的形式…  相似文献   

3.
刘美玲 《宜宾学院学报》2005,5(7):103-105,127
文化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在外语教育中。这两类文化都应当涉及。适合中国大学英语教育的文化教学模式应谊是一个三雏的教学模式,即从知识、行为、交际三方面着手进行的综合的跨文化教学。本文将从建构主义现点出发,采用基于任务的跨文化语言教学汝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来探讨“跨文化语言教学法”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外语教学必须在文化视域下才能最大限度地达成现代教育的既定目标。文化视域下的外语教学主要体现为外语的文化教学,即语言文化和行为文化两个方面;它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即不同文化背景个人之间的交际与相互作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遵循文化背景原则、对比原则、批判借鉴原则、交际性原则;教学策略要简约、多样、自觉。  相似文献   

5.
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良诚 《文教资料》2006,(29):69-70
本文分析了我国外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即只注意语法、语音和词汇的教学,忽略培养学生合适地使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指出外语教学应转向外语教育,外语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包含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在内的综合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通过实验证明在教学中把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有机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6.
于志强 《教书育人》2001,(18):26-26
随着外语教学在我国的迅猛发展,教学法的研究方兴未艾。中国英语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的外语教学方式,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只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应付考试,而轻视了语言的基本功能──交际。近几年来,随着外语交际法被广大外语教师所接受,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不能满足专科外语教学的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法逐渐得到大学外语教师的喜爱。本文试图对专科外语教学中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进行论述,为提高专科外语教学进行有益的尝试。 一、传统专科英语教学现状 在专科英语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习惯…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是一所以外语和计算机为教学特色的民办初级中学。学校在英语教学上不断进行探索和改革。在教学理念上,学校始终强调在外语教学与活动中的参与和实践、师生互动的作用以及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学校积极探索“强化英语、试验双语、探索多语”的多元外语教学模式,注重外语的工具性和交际性功能,以“用中学”、“学以致用”为主导思想,重在培养学生外语实用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教学应该包括文化教学,这点已经成为众多语言学家和外语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语言教学中融入文化,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然而.如何具体地、有效地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实施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学习意识,是外语教学尚未解决的问题.以英国学者Byram提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为依据,对在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一个英语自然班)进行了为期一学年的教学实践和有针对性的训练,实验结果印证了该模式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为文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在七十年代提出交际能力这一概念,引起了语言教学思想的大变化,外语教学在这种宏观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发生了根本的变革,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观改变了以培养语言能力为目的的教学观.人们对语言教学观念的改变及社会经济文化的需要使交际教学法成为英语教学的一大趋势.交际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相互作用,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为目的,被认为是当今的一种“理想”的教学方法.然而每一种教学法并不完全直接作用于教学.交际能力包括四个方面:即语言能力;话语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和策略能力(AlanMaly,1992).交际法施教过程中往往注重前三种能力的培养,忽视策略能力的培养.然而,策略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交际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外语教学状况比较复杂。从总体上看,我国外语教学仍然是以语法翻译法为主(这与我国外语教学考试的导向有关),“交际教学法”、“文化教学”和“学生中心”基本上停留于观念上的讨论,很多外语教师对这些观念甚至将信将疑。也就是说,我国外语教学整体上趋于保守和传统。  相似文献   

11.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但在外语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许多弊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克服传统教学中的种种障碍,在社会语言学和交际策略上要作出新的探讨,大幅度增加学生的外语实践能力和机会,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真正培养其外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交际教学法把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 ,它注重学生主体 ,关注学生活动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而口语教学的本质不仅仅是一个学习语言表达、了解文化差异的过程 ,同时也是藉外语这一载体来提高交际、认知、思维能力的一个过程。通过课堂实例证明了交际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并得出结论 :交际法是提高学生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学习文化的重要工具。在外语教学中,通过外语语言文化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最终提高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外语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中口语教学尤为突出。口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外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在目标语言情境里进行得体的交际。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大学外语口语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口语教学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在目标语环境里自发自由交际.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外语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依赖于文化语境的构建。本文以功能语言学的文化语境理论为框架,结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外语教学中构建有效的文化语境,培养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现代外语教学经由交际教学的发展演化,逐步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到“文化倾听”和“任务叙说”两个基本的教学方式上。“文化倾听”不仅将外语教学理解为外语文化教学,而且将这种文化教学进一步落实为“听真实的语言”;“任务叙说”不仅将外语教学转换为一种“任务型教学”(task-basedapproach)的活动,而且进一步将这种“任务型教学”转化为对“问题解决”的叙说,落实为“说真实的语言”。一、倾听外语文化之所以特别强调文化,是因为以往的听力教材往往是一些为了适应语法教学和单词教学的假外语,诸如That'sacat;It'sanapple;Iamateacher;Youa…  相似文献   

17.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外语交际能力。外语教学中的交际法推崇交际能力,但它并不是培养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以交际能力为目标,把传统教学法、听说法和交际法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外语教学中一条值得探索的路子。本文通过对比传统教学法、听说法与交际法的主要优势和不足,在重新认识交际能力概念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在外语教学实践中有效发挥这三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切实提高学生外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标语文化教学以及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当代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新课题。目前外语教学中缺乏实质性文化内涵的症结,在于未超越传统教学模式,不能让学生获得“交际真值”。为此,有必要明确文化导入对提高外语交际能力的意义,确立文化导入的基本原则并采用切实可行的导入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前,高校外语教师普遍认同文化导入对于外语教学的重要性,外语教学即文化教学,掌握一门外语实际上是逐渐适应异族文化的过程.本文作者从跨文化交际理论出发,阐述了在高校外语课堂词汇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目的以及词汇文化内涵教学的内容,分析了词汇文化内涵教学的常见方式,以使学习者能够全面地理解目的语词汇,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准确无误地使用目的语词汇,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言文化教学与外语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桂茹 《文教资料》2006,(4):158-159
随着外语教育的深刻变革,人们比较关注在外语教学的同时,能否提高学生“素质”及怎样施行素质教育。本文将着力探讨如能把语言文化教学与外语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尤其是增强外语能力的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就能有比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