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为了克服汽车理论教学中实验课程难以完全开展的不足,提出了利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来促进教学实验改革的建议。针对课程的特点,研究了将AVL/Cruise仿真软件引入汽车理论实验教学的可行性,探讨了软件可实现的功能、对学生学习的帮助程度以及实际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该仿真平台能够增加汽车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汽车理论的认识水平和理解深度,适合在汽车专业汽车理论课程的实验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自动驾驶汽车作为重点竞争领域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内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为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并掌握自动驾驶汽车关键技术,研发了自动驾驶汽车硬件在环仿真实验平台(AVHIL)。AVHIL硬件层面集成了实车制动系统、转向系统、传感器系统以及网络通信系统,可提供完整的整车硬件在环实验环境;AVHIL软件层面以MATLAB/Simulink为核心构建快速控制原型算法,基于Pre Scan软件提供虚拟现实界面和环境感知类传感器模块,利用CarSim软件实时运行整车动力学模型。AVHIL为自动驾驶上层控制算法与底层执行机构的开发与测试、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开发与测试、驾驶员行为特性研究等提供了实时高效的仿真平台,为本科生教学与研究生实践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许多职业学校盲目地简化电工电子课程理论教学,使课程理论知识脉络越来越粗略,知识点越来越零散,导致课程更加难学.职业学校应实施多元化的教学策略,通过营造轻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创设特定情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利用多媒体软件及引入EWB虚拟实验平台辅助教学等措施,有效提升电类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丰富"车辆电子控制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基于LabVIEW开发了一套具有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处理等功能的EPS实训台测试系统。该系统不但能演示实验,而且能够进行转矩传感器、驱动电机、发动机转速和转速脉冲等电压信号的采集测试与分析实验,涉及汽车构造、汽车原理、电工学、LabVIEW编程等课程知识,有助于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具有较高的教学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车辆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结合工程认证的要求,江苏大学车辆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通过自主研发、科研成果转化和联合开发等模式,设计了"汽车构造原理与虚拟拆装""汽车性能仿真""汽车电子与测试技术""新能源汽车"及"汽车制造技术"等5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所构建的5个平台涵盖车辆工程专业主干课程的相关实验、为车辆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模式和理念。  相似文献   

6.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电类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比较难学的课程,而模拟电子实验恰好从现象、感性的角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这门学科的应用。文章提出了基于TBTA模式下的模拟电子实验教学改革,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7,(43):46-47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是电子、电气和机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此课程要求理论结合实践,传统教学模式中以讲授为主,验证性试验为辅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引入Proteus与Keil C51软件联合仿真平台,以单片机中I/O接口功能章节为例,借助仿真平台实现流水灯实验,将单片机与外围器件具体化,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知,有助于对单片机相关理论知识应用的理解,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仿真环境,避免了教学中因仪器仪表元器件不足的局限性,硬件投入少、避免损耗,并且为学生进行课程或毕业设计提供了创作园地,更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传统教学过程中偏理论而轻实践、强调主电路而忽视控制电路分析,从而造成学生创新意识不高、创新能力差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引入仿真和创新意识拓展的必要性,并提出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引入系统级电力电子仿真软件PLECS进行辅助教学的新方法。通过在斩波电路的应用实例,说明该方法能灵活应用于仿真教学,加深学生对电力电子控制技术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9.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通信原理课程特点,对课程建设进行了研究,从教材选择到课堂教学以及实践教学分别进行了分析。提出结合仿真实验将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融合的教学思路。整个教学体系综合运用多媒体手段,使用基于Matlab,System View等平台的仿真实验手段,结合EDA技术的硬件实验平台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课程相关内容的理解深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车辆综合电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需要,研制了车辆综合电子信息技术教学演示与操作实验平台,完成了教学实验平台的架构设计、软硬件设计及教学实验设计,并基于该教学平台开展了教学实验。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该教学平台的使用,教学效果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汽车电子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和专业知识需求的角度出发,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了一些适合为汽车电子专业方向讲授电子线路相关课程的教学方法。在确定课程重点讲授内容后,将Electronics Work Bench(EWB)电子线路辅助分析软件引入课堂以弥补传统教学带来的不足,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独轮机器人融合了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多学科知识,开展独轮机器人实验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针对"移动机器人与智能技术"课程教学需要,开发了由独轮机器人、上位机调试软件和"8"字形轨道组成的独轮机器人实验平台。实验验证了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硬件电路设计、控制算法以及软件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利用该实验平台开设了独轮机器人拆装与设计,控制电路设计与测试,上位机软件开发与调试,横滚、俯仰平衡控制,转向循迹控制等实验项目。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系统设计和创新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计算机原理实验课程的设置现状,教学效果,结合我校作为普通二本院校实际特点,提出将过去的简单验证性试验改为软件模拟试验平台开发,减少学校硬件投入成本,提高学生对实验原理的深入理解以及学生的编程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车辆电子控制技术实验教学的需要,通过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8自由度整车动力学模型,应用外部交互设备和Matlab/GUI组建人机交互系统,利用3D MAX和Vizard4.0软件制作虚拟场景,并完成各软件数据接口的设计,构建了车辆电子控制的虚拟实验平台,实现了理论教学与虚拟实验教学的良好结合。探讨了该虚拟实验平台在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对虚拟教学的应用实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平台在实践教学的应用加深了学生对车辆控制理论知识的理解,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在实验报告基本范式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可以适用于各类物理实验项目的通用实验报告撰写和批阅系统,并成功应用于实际教学中。系统中引入了微软Office软件和商业网站的一些好的形式和做法。学生可以像使用Office软件一样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教师可以借助电子表格、电子浮动标签、分栏比对等功能便捷的批改报告。长期困扰实验教学的学生抄袭现象严重且不易发现和取证、教师重复性工作量大等难题在这套系统中都得到了有针对性地解决。同时,系统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物理实验项目乃至不同课程的教学需要。这套系统的成功开发为无纸化报告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推广扫除了一些重要的障碍,并提供了全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6.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数学概念和公式推导较多的特点.针对该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强调公式推导、忽略物理概念,枯燥,难于理解等问题,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研究中的一些经验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在板书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入MATLAB,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等有效措施,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应用型本科电类专业学生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应该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中引入Multisim仿真软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熟悉在后续课程以及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实践表明,Multisim仿真软件的引入适合电类专业学生的课程学习.  相似文献   

18.
测试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课程.针对目前我校测试技术课程实验设备陈旧、学生工程经验缺乏这一现状,本文结合作者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探讨了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实践表明,这些方法对培养学生工程意识以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传统教学过程中强调主电路而忽视控制电路分析的情况,提出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引入系统级电力电子仿真软件PLECS进行辅助教学的新方法,通过在降压斩波电路的应用,说明该方法能灵活应用于仿真教学,加深学生对电力电子控制技术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针对智能混合动力汽车的特点,基于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结构,提出了智能混合动力汽车的实验研究平台结构,在完成该车辆结构总体设计及各子系统部件设计的基础上,研制了该研究实验平台,并通过道路测试初步验证了该实验平台的定速巡航和车距保持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