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反讽叙事在萧红的小说中是进行国民性批判的主要叙事策略,这种对反讽的自觉运用使作者以一种更具审美性的方式含蓄而诗意地表现国民批判的意图,同时也是萧红小说语言诗化特点形式的原因之一,反讽机制的运用使萧红的小说叙事实现了对现实世界和人性世界的深层揭示和哲学反思。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当代小说的反讽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讽是人类文化发展中自我反思的必然结果 ,传统的文化逻辑与现代文化意识猛烈冲撞的文化背景导致了中国当代小说反讽形式的勃发。当代小说所普遍存在的言语反讽、情境反讽与结构性反讽等方式 ,构筑了多重反讽视境 ,从而促成了当代小说叙事艺术的超越性位移  相似文献   

3.
反讽是人类文化发展中自我反思的必然结果。传统的文化逻辑与现代文化意识猛烈冲撞的文化背景。导致了中国当代小说反讽形式的勃发。当代小说所普遍存在的言语反讽、情景反讽与结构性反讽等方式,构筑了多重反讽视境。从而促成了当代小说叙事艺术的超越性位移。  相似文献   

4.
东西对现实世界有着清醒澄明的洞悉,他善于用委婉幽隐的反讽叙事来冲击悖立的本真生活。他的反讽叙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言语反讽、结构反讽和情境反讽。他的反讽叙事不仅揭示了生存的艰辛与苦难,颠覆了亲情、友情和爱情等神话,颠覆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直指我们的心灵,对中国人当下的人性给予了犀利深刻而又不失诗意的剖析。  相似文献   

5.
刘震云的反讽蕴含在他的日常“关系”叙事中。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面和心不和”、事与事之间的“芝麻变西瓜”以及人与自我的“说得着”与“说不着”。“面和心不和”以事实与表象的对立凸显贫困、欲望、权力(秩序、规则)对人的奴役及造成的悖逆存在状态;“芝麻变西瓜”展现出世界的荒诞本质;“说得着”与“说不着”则以“反讽式自我”观照个体心灵孤独。这一反讽显然超越了修辞与叙事层面,是典型的存在论视阈中的反讽。它凸显着作家对悖论式存在状态的否定与批判,对荒诞的体认和对自我精神的召唤,是作家反讽精神的体现。刘震云的反讽拓宽了中国当代文学反讽的维度。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开始,文学由表现形而上的内容开始逐渐转向对日常生活叙事的关注,力求直面生活世界的本真。本文以李洱的作品《你在哪》为代表,从其作品中反讽叙事的运用、灰色人性的呈现及开放性结尾的叙事技巧三方面,来探究隐藏在作品背后作者对生活世界的终极关注,追寻人类的精神故乡是否仍旧存在。  相似文献   

7.
王小波的小说以反讽的思辨从容述说着人类生存境况,对生命与人性的健康、健全的存在方式以热情的张扬,作者综合运用各种叙事交流方式,表达了一种宏观的文化现实,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好结合。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小说进入多种语言并存的时代后,小说家纷纷表现出对叙述的强烈关注,反讽也成为了当代小说的重要艺术特征之一。严歌苓以中国大陆20世纪30-80年代历史为题材的"中国记忆"小说,运用视角反讽的技巧,通过视角转换、儿童视角的运用和第三人称限制视角叙事的采用,使得叙事发生错位,产生反讽意味,并以此实现对权威历史的解构和人性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9.
作为小说最高成就和现代性的标志,反讽叙事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及批判精神受到更多现代作家的青睐。美国幽默大师马克斯.舒尔曼高超的反讽叙事艺术在其经典反讽叙事短篇《爱情是谬误》中得以充分体现。通过运用反讽小说理论中二元对立、不可靠叙述及情境反讽等技巧,舒尔曼建构了一场发生在三个大学生之间的爱情闹剧,从而营造出强烈的反讽效果。小说在给读者以强烈的审美享受的同时,对当下美国青年一代物质爱情观的荒谬进行了戏谑的嘲讽和批判,引发读者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10.
秦峰 《现代企业教育》2014,(16):352-353
反讽是唯一的以攻击论题为目的的修辞手段。以反讽手段构成的反讽话语,集中反映了意识和意向在话语涌现中的重要作用,是人性的典型弱点自私性和懦弱性在话语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反讽叙事是叶圣陶小说形式方面的主要特征,而这又突出表现在其小说文本中言语反讽和性格反讽。言语反讽是在文本的某一局部,叙述者表面上陈述一种意思,作者的真正意图却含而不表;性格反讽是对知识分子委琐、怯弱、自私、动摇、麻木的灵魂进行反讽。  相似文献   

12.
<蝇王>是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借助反讽手法悉心雕凿的诺贝尔文学精品.本文拟从命运反讽、结构反讽和互文性反讽三个方面探讨小说的反讽艺术,并揭示了其人性邪恶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3.
爱尔兰作家乔伊斯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其作品的一大特色就是对反讽手法的高超运用技巧。在早期的重要作品《死者》中,乔伊斯糅合了言语反讽、情境反讽和结构反讽,以揭露爱尔兰人灵魂的僵化和麻痹。言语反讽和情境反讽服务于作品的表层文本,为主题的展示起了铺垫作用;而结构反讽产生于“死者”的象征意义,彰显了故事的深层主题。表层反讽和深层反讽的交错使用赋予了文本意味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莎士比亚喜剧《爱的徒劳》的构思非常独特,作者运用了反讽叙事手法,揭示了作者在喜剧中不得不隐藏的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使作品透显出惊人的现代性。文章欲探讨《爱的徒劳》这部喜剧的三种反讽:戏剧题目与文本之间的反讽,戏剧人物禀性与其剧中行为之间的反讽,戏剧本文与生活经验之间的反讽。凭借反讽,作品彰显出深刻的现代性:消解人生意义和神圣爱情的叙事倾向,虚无人生与执着于肉体生命的荒诞性,以及沉醉于本能爱欲中的无能为力感。  相似文献   

15.
反讽是刘震云官场系列小说叙事的显著特征。刘震云官场系列小说的反讽叙事主要体现在言语反讽、情境反讽以及性格反讽三个方面,同时又蕴含着独特的审美意蕴:刘震云表面采取冷静客观的叙事态度,实质暗含了深刻的批判与反思,并对其笔下的"小人物""官人"形象给予了深切的关注和同情,而这与他平民的创作视角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开始注意从叙事学的角度探讨鲁迅小说,尤其是把西方叙事学中的“反讽”手法运用到鲁迅小说研究中。本文主要从结构反讽、性格反讽、言语反讽三个方面对鲁迅小说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7.
王甜 《海外英语》2014,(12):182-183
情境反讽旨在追求一种立意于主题、情节和叙事所共同营造和孕育出来的一种内在的冲突和矛盾所形成的张力。情景反讽被巧妙地融入了奥斯丁小说的结构中,在细微之处体现出了作品的价值观与当时流行的社会观念和公认的行为准则的悖逆性和冲突性,达到了反讽的艺术创作效果。  相似文献   

18.
反讽作为现代写作技法以言语反讽、体式反讽、叙述反讽、互反讽的形式摒弃煽情式的直白的感情抒写,以其独特的幽默成为一种特殊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无名的裘德》中,哈代成功地运用了反讽这个叙事策略,具体体现在小说的环形结构的安排、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的交替使用和叙事距离的控制。反讽策略的成功使用更加深了主题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狂人日记》作为现代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自刊载之日起,介绍、批评和阐释的文字不计其数。但这并不意味着作品的意义已经穷尽。本文试图从修辞角度再度诠释《狂人日记》。首先在宏观修辞层面来看其以“癫狂”的语言揭示中国传统历史与文化的“吃人”的真实本质。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语境误置和语体混用;二是以“讲述”的方式“展示”狂人的心理内涵;三是打乱作品中的叙事时间。其次,从微观修辞层面——“结构性反讽”来探讨其独特魅力。也表现在三个方面:对比性构成因素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其隐形反讽的意味需要“反思”;具有更大的覆盖性。为此我们才更可以深切的感受到鲁迅作为小说家、文体家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