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木偶已经成为儿童游戏中的重要角色,木偶游戏也成为不少教师的新课题。在工作中,我们切身体会到木偶游戏确实是一种很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游戏。那么,如何在幼儿园开展木偶游戏呢?实践中,我们有以下体会: 首先培养幼儿对木偶游戏的兴趣。木偶的种类有很多,如我们常见的布袋木偶、泡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福利会少年宫里,活跃着一个木偶组,木偶组里有一群爱玩木偶的男孩女孩。  相似文献   

3.
漳州木偶雕刻家徐竹初富于人物性格特征的木偶雕刻作品,就其审美的特征,有动态和静态两重性的对立统一。这就是说,我对木偶头的观赏不只着眼于一般的雕刻艺术,还着眼于木偶角色在表演时可能给观众所造成的特殊印象。我认为供观赏的木偶雕刻有静态与动态的差别,也有静观与动观的差别,既然木偶雕刻造型同表演相结合,它的造型特征和只供静态观赏的一般雕刻不能没有区别。供观赏的木偶自身的上述两重性,占主导地位的特征却是它的动态适应演  相似文献   

4.
木偶烦恼记     
回首经典 《木偶奇遇记》:这是意大利作家科洛迪的代表作,它叙述了一个木偶的冒险,小木偶经过努力,最终变成了活生生的人。这个故事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莫过于木偶一说谎鼻子就会变长。诚实是应有的美德,谎言该如何避免呢?我想大家一定和木偶有一样的烦恼。  相似文献   

5.
木偶是幼儿很爱玩的一种玩具,运用木偶开展教学活动能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思维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爱好,还可以锻炼他们手指的灵活性、协调性。深入班级研究制作起初我们也不懂得如何制作木偶。看了一些资料,走访了木偶剧团的同志之后,了解到木偶的种类较多,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纸板木偶等多种。本着先易后难,有利普及的原则,我们决定先做布袋木偶和纸板木偶。我们深入到丰西公社中心幼儿班,和老师一起研究试制。摸索到了制作这两种木偶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我园从1983年开始开展幼儿木偶活动,致力于探索幼儿木偶艺术的特点、作用及其制作方法。近年来,全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利用各种废旧物,研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手套式木偶等各种简易玩偶10余类,最小的手指偶只有2厘米高,最大的提线木偶雪狮子有50厘米高。表演的形式有“木偶戏”、“木偶小品”等。  相似文献   

7.
我和木偶之间有一种缘分.5年前少年宫木偶组到我们学校来招生,这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与木偶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搭配的规律”。 片断一木偶搭配 师:(媒体出示课本情境图)小明来到玩具商店,看到柜台上有2顶帽子和3个木偶娃娃,买一个木偶娃娃,再配上一顶帽子,小明可以有多少种选配方法?  相似文献   

9.
木偶没有眼泪,木偶没有爱。木偶是有心的——木头做的心。 木偶在一个城市里,木偶是演员,很出名。后来,木偶长大了,但是他的样子从来没有变过,依旧是一个小孩子,短头发,大眼睛。  相似文献   

10.
正3月11日晴现在,小木偶会哭、会笑、会生气、会着急,也会向别人表示同情和关心了。小木偶背上向小红狐要回的红背包,开始了他新的旅途。小木偶来到了一个小镇,这个小镇的居民都是陶瓷人、水晶人和橡皮泥人。小木偶刚一进小镇,就有一大群居民围住了他,议论纷纷:"咦,这是谁呀?""不是咱们镇的吧!""他好像是一个陶瓷小人,他是棕色的。"小木偶大声说:"我是一个小木偶!"一个居民  相似文献   

11.
木偶人生     
小时候很喜欢玩“过家家”。一个人扮演好几种角色。在木偶人身上加着自己的感情,演绎我所向往或是讨厌的人生从窗帘上剪下大大小小的布给木偶做衣服。漂亮的木偶穿漂亮的衣服,而丑陋的木偶则配上难看的打扮,并且一直偏执地认为:我既然是木偶的主人就有权力决定它们的快乐或悲伤。  相似文献   

12.
小木偶有了各种表情后,又开始流浪了。有一天,他又碰到了小红狐,狡猾的小红狐暗想:反正小木偶只会笑,大家都不会相信他,我可以再从他身上抢点东西。于是他悄悄地走到小木偶身后。  相似文献   

13.
木偶是我国古老而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木偶的形象生动可拘、动态灵活,集动手操作、动脑想象、动口编述为一体。利用木偶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指发挥木偶独特的教育价值,优化教育教学活动效果,让幼儿在与木偶环境充分交互作用中获得发展。利用木偶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一、问题的提出泉州是木偶之乡,泉州的木偶艺术享誉中外。木偶形象夸张,富有动感,表演起来生动灵  相似文献   

14.
老木匠做了个小木偶,并且用他的神奇雕刻刀,给了小木偶一个笑嘻嘻的表情。于是小木偶带着这唯一的表情,走向了偌大的世界。碰壁是在所难免的,因为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要谋求生存并且获得幸福,仅仅有灿烂的笑容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有足够的智慧、  相似文献   

15.
正【"望":病例观察】"事物搭配的规律"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教材例1的情境图是木偶搭配帽子——师:小明就要过生日了,妈妈要送他一件礼物,小明来到玩具柜台旁,(出示挂图)小明要买一个木偶,再配一个帽子。像这样一个木偶配一个帽子,我们就叫搭配。柜台上有三种不同颜色的木偶和两种不同颜色的帽子,小明在思考买什么颜色的木偶配什么颜色的帽子好看,请同学们给他提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小木偶的鼻子越长越长,长得快要碰到地上了。小木偶经常被长鼻子绊倒。一天,小木偶和小伙伴们做游戏,长鼻子又绊倒了小木偶,他正巧掉进了敞着口的井里。大家费了好大劲,才把摔得鼻青脸肿、神志不清的小木偶从井里救上来。小木偶下定决心要严惩罪魁祸首长鼻子。"我要做手术,把长鼻子  相似文献   

17.
从1949年到1966年,作为世界偶戏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木偶皮影戏艺术家频繁与国外特别是苏联、东欧木偶戏院团和艺术家展开交流活动,既推广了我国木偶艺术,也吸取了国外艺术精华。笔者以《人民日报》所载中国木偶皮影戏对外交流史料为基础,兼取其他文献材料,尽量以史料说话,力图展现十七年间木偶皮影戏艺术对外交流的史实,并通过对史实的分析,探索这一时期木偶皮影艺术对外交流的若干特点,总结这一时期国际木偶交流对中国木偶皮影戏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记得以前我任教的班上有一个学生是“木偶迷”。这个“木偶迷”把他自制的木偶套在十个手指头上变戏法,吸引了许多同学。在上课时,他也趁老师板书的时候偷偷地放在课桌下面耍弄,引得同学们挤眉弄眼,抿着嘴笑,课堂纪律很不好,科任教师很有意见。我作为班主任当时没有责罚他,只是说:“你做的木偶很好,表演也非常有趣,我要你在课外活动时专门为同学们表演一场,你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9.
五华木偶戏于明朝初年由福建传入,流行至今已有 600 多年,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剧艺术,底蕴深厚,表演奇特,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木偶形象可爱,造型精美,色彩鲜艳,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教师因势利导,积极营造氛围,把木偶的精华渗透到幼儿的一日常规活动之中,引导幼儿参观、欣赏、感受、体验,充分让幼儿认识木偶、制作木偶、观看木偶表演、学习操作木偶表演,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做,有效促进幼儿的认知水平、身心发展、人格塑造,感受到祖国文化的神奇与丰富,增进民族自豪感;也能有效拓展幼儿教育的内涵,丰富教育内容,促进保教工作更充实、更丰富、更有乡土特色。  相似文献   

20.
刘烨君 《特区教育》2011,(5):F0002-F0002,1
小木偶因为只有笑这一种表情而被熊警官等人误解了,让小木偶吃了大亏。后来让蓝鼻子小巫知道后.把人类所有的表情都送给了小木偶,使小木偶重新获得了生动有趣的生活。现在小木偶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请接着往下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