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昭和24年(1949年)制定的社会教育法,规定图书馆是属于社会教育的机关,并于昭和25年制定了图书馆法。从昭和26年开始,设立由国库补助的地方公共团体图书馆设备费,力争扩充图书馆的设备。从昭和30年*以来图书馆的发展教学来看,昭和30年是742个馆(都道府县立105馆,市镇乡村合办903馆,私立34馆),逐年递增,昭和53年为1200馆(都道府县立86馆、市镇乡村合办1080馆,私立34馆),尤其市镇乡村合办的图书馆增加最显著,从30年到53年设立图书馆的市镇乡村(设  相似文献   

2.
通俗图书馆是民国初期广泛设立的文化教育机构。当时,日本社会教育的影响及国内教育改革、财政状况的现实需要使得通俗图书馆成为国内一种社会教育事业。教育主管部门把通俗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设施进行制度设计,通俗图书馆不仅在教育行政制度上有保障,而且其自身的制度建设也不断完善。针对普通民众的借阅活动集中体现了通俗图书馆的“通俗”特色,这与社会教育的理念与要求正相符合。  相似文献   

3.
吴稌年 《图书馆》2011,(6):32-36
中国近代社会在1912年正式确定了社会教育的隶属地位。中国近代图书馆是在"社会教育"的氛围中发展的。"新文化运动"开展后,社会教育运动渐入佳境,"新图书馆运动"的广泛开展,使图书馆真正成为社会教育中的重要机关。文中在社会教育思潮对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影响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是社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虽于1912年才成立社会教育司,但在清末已基本形成社会教育的氛围。在启民智的过程中,人们都将图书馆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机构,从而在中国近代图书馆产生之初,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与社会教育不可分割的态势,中国近代图书馆承载着广泛的启民智的社会教育功能。因此,中国近代图书馆是在社会教育的整体氛围中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沈祖荣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时期,西方的图书馆观念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公共图书馆强大的社会教育功能,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清政府在"新政"期间,积极倡导各地设立图书馆,于是一些地方官吏开始纷纷奏设图书馆,形成了创办新式图书馆的热潮,掀起了一场公共图书馆运动[1].  相似文献   

6.
元旦后,我接受《旧书业的郁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版)编者晓雨、安然委托,前往苏州给作者送样书和稿费,我走访了苏州文育山房旧书店的主人江澄波先生。出发前,徐雁老师拿来一篇沈延国先生所写的《苏州文学山房记》,以及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善本部主任沈津写的《发潜彰幽君独秀蜚声卓越在书林——说苏州文学山房》让我阅读,我对江澄波先生祖上开设的苏州文学山房有了更多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陈桂香 《图书馆界》2013,(6):4-6,67
晚清国人对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甲午战争前初步认识到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甲午战争以后至20世纪的前10年,明确认识到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近代图书馆建设的社会教育意识的形成和演进与西方图书馆观念的输入,知识界对图书馆教育功能的探索,以及欧风美雨的浸润和日本文明开化的影响等几个积极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胡雨人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不但注重学校教育,而且注重社会教育,兴新学,建公园,办图书馆,皆开无锡乡村风气之先.论文简述了胡雨人先生学校教育的经历,并论述了天上市村前图书馆的创办、建设与管理及其发展与影响.  相似文献   

9.
民国初期,受晚清开启民智、救亡图存社会思潮的推拥,对民众素质的强调形成了社会共识,而将教育普及于最广大民众的社会教育也因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这场以救亡图存、振兴国运为目标的社会教育思潮中,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教育的机构被寄予了莫大的期待。政府积极推动各地图书馆的设立,一些社会也纷纷设置各种有特色的图书室和阅报室。但由于经费不足、人们的观念局限等原因,以图书馆为平台实施传播知识、普及教育、唤醒民众的期望并未能如愿。  相似文献   

10.
在探讨高校图书馆社会教育内涵的基础上,深刻剖析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的必然性并提出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的几种方式。参考文献11。  相似文献   

11.
论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图书馆作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在实施社会教育方面,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呢?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加强图书馆的自身建设,它是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基础和保证;面向读者和社会,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寻求政府和社会等外部力量的支持,以利于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2.
台胞彭振初得知湖南魏源图书馆建成开馆,便毅然把自己心爱的藏书全部捐赠给该馆。图书馆专门设立了“彭振初先生捐书专柜”。隆回县台胞彭振初先生年已逾古稀,长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对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认识历经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甲午战争以前,初步认识到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甲午战争以后至20世纪头10年,明确认识到图书馆的社会教育的巨大作用,中国图书馆开始从单一的文献收藏机构向民众教育机构转化;民国初期,图书馆作为普及和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社会教育设施,是一种根本的、永远的教育机关,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中国近代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形成与演进,对后世图书馆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经济社会和技术的全面进步正在推动全域教育迅速发展,教育表现强烈的开放性、自组织性和互动性特征。教育走向融合、共享、泛在的趋势和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与技术条件。教育发展的新特点推动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定位、目标、要素、管理等进行深刻调整。新时代,对图书馆的资源、空间、服务赋能,是图书馆社会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式;实现图书馆内部资源、图书馆与外部机构、图书馆与学习者之间的泛在连接,是图书馆社会教育发展的中心任务;推动图书馆、学习者和社会教育实现多重超越,是图书馆社会教育发展的远景使命。  相似文献   

15.
试论图书馆的馆藏利用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冬生 《图书馆》1993,(6):49-51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宝库和信息交流中心。早在1975年,国际图联总结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有:①保存文化遗产;②开展社会教育;③传递科学技术情报;④开发智力资源(1)。我国图书馆界进一步归纳为社会教育和传递情报两大职能,即图书馆根据  相似文献   

16.
社会教育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之一,研究突破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与办馆宗旨局限的社会教育策略,面向所有公众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对实现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将MOOC引入高校图书馆社会教育,借助MOOC平台和理念,以线上慕课方式,将高校图书馆的科研讲座等资源,面向公众开放,开展社会教育,使社会读者不必走进实体高校图书馆,不受地域和空间限制,自由学习和利用高校优质资源.MOOC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通过信息资源、信息服务为基础的社会教育或信息素养类直接教育等社会教育策略,低成本、高效益地实现其社会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7.
钱存训教授所赠母校书刊的价值和意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强  潘文年 《图书馆杂志》2008,27(2):24-28,17
2006年,享誉海内外学术界和图书馆界的钱存训先生将他收藏的部分图书赠送给了他的母校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设立了"钱存训图书馆",以感谢他对母校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2006年,享誉海内外学术界和图书馆界的钱存训先生将其收藏的部分图书赠送给了母校金陵大学之后身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设立了"钱存训图书馆",以感谢钱先生对母校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于厚海 《图书馆》2015,(1):85-88,100
民国初期的图书馆社会教育,是在清末新政时期以"开民智"为主旨而建立的公共图书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国政府对图书馆社会教育的性质和地位等进行了制度上的规范。图书馆社会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向民众提供图书的阅读服务,因此,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的过程也是推行社会阅读的过程。如果以社会阅读的视角去加以审视,民初的图书馆社会教育不仅推动了社会阅读生态的重要嬗变,而且还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现代阅读理念。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许培基先生是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多年来辛勤耕耘,在图书馆事业建设和学术研究上均有建树,本刊"学者之路"特发表署名文章,献给许老及广大读者.也欢迎读者朋友推荐在江苏地区长期生活和工作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专家学者,走进我们的"学者之路" 1998年12月下旬,苏州市人民政府、文化局在苏州人民大会堂邀集建筑专家、图书馆学专家举行已列入市府为民办实事重点工程的苏州市图书馆新馆投标设计方案评审会,我有幸列席这次会议,见到了睽别已久的著名图书馆学者,在苏州市图书馆工作35年之久的老馆长许培基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