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思政课”建设背景下,提升运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成效,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首当其冲。充分吸收和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着力布局思政课全新课程群、培育思政课课堂新形态、形塑思政课教材新格局,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的三个着力点。立足“大思政课”建设全局、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改革格局,直面高校思政课改革过程中的问题,探讨既有改革困境的破解之道,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唯物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切实提高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方法密钥。“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辩证法自觉既是思政课之需,也是辩证法之要,善于以辩证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哲学辩思中审视和厘清“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辩证法逻辑,在对立统一规律中擎画和推进“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辩证法进路,不仅是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应然之义,而且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然之道。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中融入艺术教育是实现德育与美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课题。"艺术兴学"办学特色的贯彻与落实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切入点,有力地促进了"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启发思维、形成品格、成就德性的系列课程,德性创新教育的基本任务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坚守式"立场教育,二是培养学生"超越式"创新教育。长期以来,大学思政课只注重前者,忽略了启思睿智,难以造就"超越式"创新教育,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活力,不能满足创新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品格和能力的要求。要消除这一困境,大学思政课应从培养学生的问题素养教育入手,进行开发学生的德性主体素养和德性能力的教育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儒家"为己之学"教育观是道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尤其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道德教育中值得借鉴。挖掘"为己之学"的传统教育理念,可以进一步为当前的道德教育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6.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四史”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切入点,对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论品质、拓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历史视野、增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育人实效等具有显著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四史”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聚焦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奋斗历程和精神谱系、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艰难曲折和伟大飞跃、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和辉煌成就、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演进和开拓创新。具体实践方面,要构建一体化“四史”学科框架体系、创新一体化“四史”教育教学方法、搭建一体化“四史”教育交流平台、整合思政课与其他课程“四史”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7.
思政课教学的效果是思政课存在的合法性基础,也是广大思政课教师孜孜以求的职业向度。在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改革开放步入"深水区"、国际国内矛盾极为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高薪养师",促进思政课教师回归本位,"保证出路",促进大学生回归本位,"净化环境",还大学生一个健康的"磁力场",是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思政课是民办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民办院校应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增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开展读书竞赛、交流活动,举办技能大赛、体育竞赛,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推动"扬德学、促五进"思政教育模式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9.
深入理解“立德树人”基本任务中的三个关键要素——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建设、教师角色,是理解课程思政“道”与“术”的基础。其中,思政课程是实施“立德树人”任务的核心课程;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该任务的关键步骤;教师是成功开展课程思政的主力军。这三个要素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各有重要性,并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共同完成“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任务。为了推动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在理论上理解这三个关键的关系和大思政课的实质,还需要教师追求育人之“道”,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学之“术”。课程思政的“道”与“术”不仅是建立新时代大思政课框架的必经之路,也是对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意识的必然要求。只有掌握了课程思政的“道”与“术”,才能真正理解并掌握教书育人的“道”与“术”;只有“道术相济”才能系统培养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后继人才。  相似文献   

10.
在艺术教育上,丰子恺以艺术普及作为“入门之道”,以“纯正之学”作为艺术教育的核心,二者共同引导大众走向审美的人生,首先迭致“器”的层面的生活美化即生活艺术化,进而实现“道”的层面的精神提升即人生艺术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之治”是实践、理论、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包含中国之“治”、中国之“制”和“中国”之治三层意义,蕴含着丰富的意识形态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国家治理功能,是一种意识形态“软治理”。将“中国之治”的价值理念、制度逻辑、生动实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增进国家治理共识和培育国民政治素养。“中国之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结合大思政课的价值观教育、历史教育、法治教育、时政教育进行,并从理念创新、队伍建设、内容拓展、载体选择等方面调整优化教育教学范式。  相似文献   

12.
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深刻把握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系统的“系统”意蕴,以系统观念审视“大思政课”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系统观念赋能“大思政课”建设实践路径的“道”“法”“术”“器”四个层次,用系统观念来认识规律、审视矛盾、明确举措,“大思政课”建设才能做到有章法、有力度、有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李鸿显 《考试周刊》2010,(36):45-46
对《论语》中"君子不器"这句话,解释几乎千篇一律——君子不是器具,君子要做通才。但据《论语》整篇表达之意,"君子不器"应解释为"君子不谋器",因为器是由小人于肆中造作而成;君子谋道,学习治国平天下之术,维系和指引整个社会关系,实现治国平天下之大业。  相似文献   

14.
顾竹平 《文教资料》2011,(22):146-147
"思想品德知识"与"数理化知识"的区别相当于中国古代"知识观"中的"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的区别。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适当解释和强调诸如"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的区分;"德性之知"是"见闻之知"的根源;以"德性"主"见闻"等基本命题,有利于学生自觉重视和认真对待思想品德教学,真正认识到思想品德课不仅"有用"而且"有大用",不仅"实在"而且"最实在"。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思政课"教学的内外环境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是学生利益要求的向"私"性与国家利益要求的向"公"性的矛盾日益突出,二是大众社会实践的复杂性和教学内容理论的简单性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是学生求新求异心理与理论的枯燥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面对这些矛盾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坚持科学发展,以生为本,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注重"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与创新,积极化解矛盾,迎接挑战,切实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时效性是高校教育与大学生发展的瓶颈,从事一线教学的思政教师应不断反思当前影响教学实效性的原因:高校思政教师、大学生与环境氛围等主客观因素。文章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具体实证为例,总结出建构其实效性的五种路径:转变教学观念,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精心组织课堂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思政教师队伍的素质;优化高校德育的氛围。  相似文献   

17.
曹水群 《文教资料》2013,(2):176-178
要使"思政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就要构建科学、高效的"思政课""三贴近"教学体系。做到:课前备课"三贴近",为增强教学效果打基础;课堂教学"三贴近",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课后考核、实践"三贴近",深化学生思考,提高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王萌 《文教资料》2010,(25):121-123
艺术教育是培养全面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普通高校运用艺术教育的"辅德性"、"益智性"、"创造性"等特点对学生进行熏陶和影响,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促进大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  相似文献   

19.
反思现代教育困境,乃在于教育已被作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之工具、国家竞争之根基、个人获得知识技能以求未来幸福之手段而倍受青睐。这就根本地决定了教育只能蜕变成工具性的驯化与生产,沦为职业的附庸和工具。而本真的教育绝非成“材”、成“器”之育,而是成“人”之育,因为教育的本义乃灵魂的触动、思想的唤醒、情感的充盈,从而德性的养成、善性的提升、精神的丰盈、最终人的生成。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理念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开拓了新视野,指明了新方向。“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责任。善用“大思政课”推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创新是新时代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和时代使命。通过“大思政课”拓展大课堂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建设大师资体系,完善育人队伍;创新教学大平台,优化教学方式;瞄准育人大使命,回应时代需求,进而实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