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梦蝶  秦文竹 《传媒》2015,(17):72-74
中国动画也曾经历过黄金时代,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国产动画以别具一格的"中国学派"风格享誉中外.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动画却因种种因素走向式微,远远落后于美国、日本等动画强国.2015年7月热播的3D动画片《大圣归来》,上映单周票房突破3亿元人民币,获得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被誉为中国动画的华丽回归,似乎让人重新看到中国动漫"逆袭"的曙光.本文以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现今国产动画走向式微的原因,并以《大圣归来》为例指出中国动画在新形势下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文化工业的商品化、标准化和肯定性是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视野中的三个突出特性.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动画艺术家失去了创新的环境,动画作品失去了与社会间离的活力,动画消费者也不再追求真正的趣味.中国动画艺术繁荣的三个关键要素均遇到了问题,"中国动画学派”也随之烟消云散.  相似文献   

3.
孙蕾 《新闻知识》2008,(5):62-64
从20世纪60年代起,动画开始了自己文化商品产业化的探索之路,逐步诞生了美国、日本、韩国、英国、荷兰等动画制作强国。尤其是美国和日本,动画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进入21世纪后,美国、日本等国的动画市场开始逐步趋于  相似文献   

4.
陈闯 《出版广角》2016,(22):66-68
20世纪80年代,中国动画走上了民族化的道路,从主题设计、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到色彩设计都开始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表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动画学派”.当下,在中国动画面临外国动画不断冲击的背景下,发掘中国文化元素,传播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动画片成为我们振兴国产动画事业的必由之路.《大鱼海棠》作为一部优秀的国产动画电影,在发掘和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上取得了成功,为中国动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杨明彦 《传媒》2016,(20):64-66
动画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播和引领优秀文化的重要任务,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丰富和展现民族精神的责任.在"闯进来"的动画产品占据我国放映市场的现状下,国产动画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应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借力实现动画产业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6.
文化全球化下国产动画的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发展动画片最早的国家之一.从1918年美国动画片传入中国开始,中国就开始了自己的动画产业.早期的中国动画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1941年,作为我国动画开山鼻祖的万氏兄弟制作了中国也是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篇--<铁扇公主>,受到了热烈欢迎.建国以后,中国连续制作了多部有世界声誉的动画片,如借鉴京剧元素的<大闹天宫>,融入中国水墨画的<小蝌蚪找妈妈>,加入中国皮影、剪纸艺术的<猪八戒吃西瓜>等,这可以说是中国动画的辉煌时期,并开创了动画界的"中国学派".但是在文化全球化的格局之下,中国的动画业被逐渐边缘化,这也是中国软实力相对低迷的一个表现.  相似文献   

7.
2004年4月20日,广电总局正式向全国印发《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政府的政策启动了中国国产动画产业,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15个国家动画产业基地、4个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经由广电总局授牌成立,3个动画频道分别在北京、上海、湖南三地设立。同时,伴随着各种民间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动画产业是我国文化领域中新的一轮朝阳产业。在巨大的市场前景感召下,中国动画产业要一路走好,还需要少一些冲动,多一些理性,要坚守本土的民族意识,防范不良外来文化侵袭的政治图谋,才能规避发展中的风险,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产业。  相似文献   

9.
分析动画文化传播的特点和跨国界性,强调动画作为文化载体的重要作用和突出效果。结合中国动画产业的实际困难,提出加强市场开发,达到通过动画有效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目地。从市场开发角度,通过动画的年龄定位,把动画产业的发展分为了三个阶段,逐一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中国动画在各个阶段的现状和市场应对的方法。希望为中国动画早日拥有自己完整的产业链提供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网络环境下动画创作传播发展迅速,对社会、经济、文化甚至意识形态具有重大影响。网络传播方式的特殊性使动画的创生发展和推广优势与缺陷并存,网络环境下的中国动画面临本土坚守、产业链接、扩大受众、增进原创、产权保护五大核心问题,并应就此对相应的产业和文化策略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1.
动画作为文化传播载体之一,在跨文化传播与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运用国产动画讲好中国故事,弘扬好中国文化,已成为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通过对国产动画《一人之下》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价值表达及其传播实践策略进行探讨,分析该动画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以及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创新方式,从而为我国动画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这篇论文的视角较为新颖,将中国的动画产业放置在“全球化”的语境中进行考察,将经济学中的全球价值链理论运用到对于中国动画产业的分析中,从而清晰地展示出中国动画产业在整个全球动画价值链中的准确定位,进而指出:中国动画必须实现一种产业的整体升级。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本文从网站引导动画的中国风格设计出发,探索具象背后所蕴涵的深层次文化审美根源,提出“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的观点,借助“中国风”网站动画传播中国文化和传递东方文明。  相似文献   

14.
写在前面     
中国动画走过了八十年发展历程,而其作为产业理念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本期推出的高薇华、赵冰的《1993—2006:中国原创动画产业发展报告》通过对近十几年来国内原创动画产量的历史数据分析以及原创动画制作机构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了中国原创动画企业在产业化环境和政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动画自20世纪20年代诞生以来,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绩。如今,提及中国动画,必然提到一批经典动画片,如木偶片《神笔马良》、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折纸片《聪明的鸭子》、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牧  相似文献   

16.
宋磊 《出版广角》2019,(10):25-27
中国动画产业虽然在改革开放40年里取得了诸多成就,产生了一批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作品,培育了一批中生代和青年动画导演人才,但是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文章对中国动画产业改革开放40年进行了一次回望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动画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极大地提高了动画的生产,而且也提供了更多的表现手段和更多的可行性。我们需要将科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生产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动画。  相似文献   

18.
《青年记者》2012,(6):2-2
继“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后,另一部中国文化宣传片《文化中国》最近亮相纽约时报广场,在广场最大的屏幕“美国之鹰”上滚动播出。《文化中国》是首部以东方风格动画来演绎中国文化的系列宣传片,展露出中国文化别具一格的韵味。  相似文献   

19.
2012年,中国电视动画面临转型升级,表现在三个方面:产业政策更有针对性、动画产品更有竞争力、发展更有质量。但在动画内容、营销模式与政企关系上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展望未来,中国电视动画产业应该在动画政策环境、动画接受文化以及动画内容等方面作努力,这是实现产业良性发展的根本策略。  相似文献   

20.
徐盟 《新闻世界》2011,(2):108-110
中国动画经过上世纪60年代的辉煌之后,沉寂了近半个世纪,如今,又开始露出曙光。而日本却已在国际动画界独树一帜,中国动画应从日本动画中汲取营养,从而壮大自己的动画产业。本文分析了日本动画成功的原因,并结合当前我国动画发展的现状,探寻我国动画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