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人颜石(岩石),原名颜世信,安阳钢铁公司《安钢报》的编辑。文革期间,与著名诗人艾青在新疆患难相交,受其熏陶,走上了诗歌创作道路。其诗豪放粗犷,20年来不断进取,颇见成绩。已出版有反映当代钢城风貌的诗集《玫瑰城》、《希望城》和纪实文学集《星城》,被文友戏称为“颜三城”。  相似文献   

2.
何斌 《东南传播》2012,(12):162-163
1958年"大跃进"时期的新闻报道的"跃进体"和"文化大革命"中的"文革体"完全阻断了新闻事业的正常发展。本文以"文革"期间的报刊文字为蓝本,从词语、句式等方面探析报刊文革体的特征与报道模式,并分析当前新闻报道中存在的文革体遗风。  相似文献   

3.
微记录     
<正>@微尘:一名诗人在二十刚出头的某天,走进一家饭店,对老板说:"我给大家朗诵我的诗,能不能给我酒喝?"他觉得以诗换酒是对诗人的礼遇。"我可以给你酒喝,但你别在这儿朗诵!",老板漠然地回答。对此,诗人的创作热情却丝毫不减。他名叫海子。  相似文献   

4.
回望     
《以诗之名》为席慕蓉的第七本诗集,收录了其最新的诗歌创作。诗人近年多次往返于台湾与蒙古草原之间,并终于在心中、在诗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乡。关于原乡经验的书写,终于靠着一次又一次的行走,将故乡草原上的月光引入诗行。本文为诗人所写书前序言,文尾两首诗选自新诗集第一部分"执笔的欲望",供读者欣赏。  相似文献   

5.
一、政治体制改革工作的创举 我国的领导体制是在建国初期,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形成的.在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文革"期间,把以往领导体制权力集中的弊端推到极致.  相似文献   

6.
稍稍认识几个英文的人都会起疑,first 这样的小词儿也要赵萝蕤这样的大教授来说吗?当然。这里有故事。1989年5月采访这位号称“带傻博士的穷教授——又穷又傻的人”时,她十二分遗憾地告诉我,她三十年代与其夫、新月诗人陈梦家一同写新诗,跻身诗坛(一些诗在八十年代又重新发表)。冠之诗人称号是情理之中的事,但她说她不算诗人。因为她苦心沥血而成的几百首诗稿在“文革”中被红卫兵付之一炬——她是准备数十年磨一剑,一次推出这些诗真正摘取诗人桂  相似文献   

7.
2015年9月的某一天,诗人小庄在微信朋友圈里贴出了一首题为《问答》的诗,让大家猜猜那是谁的作品,并提醒了我去看.诗只有寥寥十行,繁体铅字印刷,在语体方面,似乎并没有沾染时下的风气,综合来看,应是民国期间出版诗集中的一首.我猜不出作者,在网络搜索了一圈,也没有得到有效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赠答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非常特殊的一类诗型,它注重于诗人彼此之间诗歌的回环往复,进而实现诗人情感的交流互动.六朝是一个重视情感,重视人际交往的时代.六朝赠答诗的蔚然成风,意味着在文人之间已经形成一种特殊的交往方式.六朝赠答诗分担了书信的一部分功能而被诗人用来处理日常事务.  相似文献   

9.
陈三立(1853-1937),字伯严,号散原老人,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为"同光体"的旗帜和领军人物、赣派诗人的代表.在清末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号称清末"四公子",是清末"诗界革命"的八贤之一.他是具有改革思想、民族气节的爱国诗人.他是以国家安危、民族存亡来考虑自己的进退出处的,故能长期有官不居,宁愿助父变法,"以改革天下"为己任.  相似文献   

10.
清乾隆年间,李怀民裒辑中晚唐诗人32家,分为张籍、贾岛两派,编为<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一书.是为中晚唐诗研究中的重要一说,但历来为人所忽视.本文考查"张、贾两诗派"说的建立始末,并对李怀民之说的主要内容略加介绍和评析.  相似文献   

11.
高启以诗著称,且兼长众体,摹拟取法,不限于一代一家。曾被推为明代首屈一指的诗人。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称:"启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毛泽东称高启为"明朝最伟大的诗人"。并  相似文献   

12.
王建君 《北京档案》2000,(10):10-12
诗的风格和意境像诗人的心性,有的清新隽永,有的忧伤缠绵,有的千般柔情,有的豪情万丈.而石祥的诗既富"日月星"的浪漫,更有"兵之歌"的壮美.  相似文献   

13.
翻阅着刚出版的《郭小川诗选》,我想起了这个在创作生活的后期被打击、被诬陷的诗人,想起了他的一生.在他这最值得一说的创作生活期间,我正好也在同一环境里.我觉得应该做个见证人,帮着证明这本集子里最后这部分乐观的诗,坚强的诗,勇敢的诗,是在什么环境下写出来的. 我们那地方在湖北,叫文化部咸宁“五七”干校.  相似文献   

14.
<正>早期的"内参片"现在人们提到"文革"期间的文化现象,常常会出现"内参片"这个词汇。"内参片"是"内部参考影片"的简称。其实它早在"文革"之前就有了。但是,"文革"前的"内参片"和"文革"中的"内参片"含义不完全  相似文献   

15.
历代诗人们以茶清兴,以茶入诗,以茶抒情,茶情茶事,皆入诗中.但唐代前期写茶事的诗文较少,以咏茶为主题的诗词则更少.唐代最先咏茶入题写诗的是大诗人李白(701-762),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李白获其族侄僧中孚所赠新茶,细细品饮之后,觉得此茶"其状如掌",口感"清香滑熟",与自己品茗过的许多名茶相比,饮之清芬,舌有余甘,风味独具,齿颊留香.  相似文献   

16.
笔者近日访得清初文人范国禄编纂的《狼五诗存》,这是通州地区诗歌总集的开山之作。是书遵循"以人存诗"、"以诗存人"的双重标准,辑录了该地宋代以至清初231位诗人作品,规模庞大,体例明晰,多维度呈现了通州地域诗歌发展状貌和诗人群体图景。同时,《狼五诗存》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范氏阐幽发微,救亡辑佚,保存了通州地区文人大量信息材料,其富有广度与深度的文献收辑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7.
<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诗,诗人漫步山间,来到一个地方,山径、白云、茅舍、枫叶,于是诗人把车停了下来,留连忘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这个地方在哪?我不知道,只知道,岳麓山的"爱晚亭"因"停车坐爱枫林晚"而得名,不少学子不远千里相约岳麓山,欣赏"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色.  相似文献   

18.
纠错二则     
"小诗"当为"小令"上海莱晚报B第2版《春来荠菜香》一文中,作者告诉我们:"‘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这是宋朝诗人辛弃疾描写荠莱的一首小诗。"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清初诗坛是一位颇具影响的诗人。他在"束发"时"即以诗词经义惊动长者","弱冠"时,其诗"清深老成"。后充任侍卫、迁任内务府郎中、继任织造、巡视两淮盐务,公余皆有诗作,诗由风华而峭茜,由峭茜而精深,晚年则归于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教育部对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有关京剧的教学内容,在教育部指定的15首曲目中.有9首是"文革"期间风行一时的样板戏中的唱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