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清华 《现代语文》2006,(11):78-79
一、有字句的界定 关于"有"字句中"有"的词性向来存有争议:一是动词说.  相似文献   

2.
“形式动词”不过是带动词性宾语的动词的一个分支,因为它排斥动宾型宾语;另一分支则是可带动宾(或动补)型宾语的动词,两分支可合称为“后续动词性宾语动词”。把这类动词的宾语解释成动名词,是囿于宾语必须是名词性词语的片面认识。朱德熙称之为“主谓短语”,古汉语中亦有以“之”字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主谓短语。后续动词性宾语动词尤其是后一分支存在较为普遍。把这类动词从及物动词中分离出来进行研究,可以从新的角度分析语法现象,解决语法问题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的“是”字句,可分为表示判断和不表示判断两大类。表示判断的“是”字句的主语和宾语有逻辑上的必然联系.从语法结构上看,主语和宾语都是体词,词性一致.不表示判断的“是一字句,主语和宾语没有逻辑上的联系.从语法结构上看,主语是体词性的,宾语多数是谓词性的。“是”虽然不表判断,但却可以表示各种意义。“是”属于动词.  相似文献   

4.
《朱子语类》的“比”字句及其汉语史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考察了《朱》的“比”字句,发现“比”能表示“平比”,“较比”、“差比”三种比较关系;与之相应,“比”具有三种词性:等比动词(比1)、一般行为动词(比2)和介词(比3)。同时发现,《朱》的许多“比”字句的结构形式可以用来佐证比2是比1向比3过渡的桥梁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5.
被动句这一种语言现象在日语和汉语中都存在,两者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日语被动句可分为直接被动句、间接被动句和持有者被动句。汉语被动句可分为“被字句”和“无被字句”。日语被动句的谓语动词既可以是他动词也可以是自动词,而汉语被动句的谓语动词只能是他动词。与日语复杂多样的被动标识相比,汉语要简单得多。  相似文献   

6.
引言“把”字句的转换有它特定的规律。某些句子,可用动宾谓语句表达:“主──动──宾”,也可用“把”字句表达,将名词性宾语移前:“主──把+名词──动”。动宾谓语句转换成“把”字句,也有一定的规律,这跟动词有很大的关系,也踉宾语和“把”字后名词有关系。本文着重谈谈“把”字句转换为动宾谓语句的情况。一、谓语动词后边的补语成分“把”字句的谓语动词后面带的补语,种类很多,按补语的不同性质,分为以下几种:1、动词或形容词作补语:这里主要指“上”“下”“清”“紧”“回”“去”等动词或形容词与谓语动词构成的动…  相似文献   

7.
日语自他动词间存在着各种对应性,这种特点有助于词汇的记忆、词义的理解和句式的掌握,但自他动词并非总是单一的对应关系,在词形、数量、词性、词义、构词等方面呈现出复杂的非对应性现象,影响到自他动词的语法化转换、复合动词的词性认知以及サ变动词的词性界定等关联用法上的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回顾以往对汉语的“被”字句派生问题的研究,发现相关文献中对“被”字句的假设存在不少问题,文章提出将“被”分析为《最简方案》框架下的次动词的假设,“被”字句通过“被”字的移位而生成,长短被字句以同一模式生成,两者具有类似的句法结构,其派生可通过次动词的基本特征来解释。  相似文献   

9.
把字句研究评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章对有关把字句的几个问题的研究作了述评,认为把字句是其他句式并立的一种句式;“把”的宾语是介词“把”的宾语,它是说话人意识中的有定的事物;把字句的动词是具有使动用法的动词或是及物自主的动作动词;处置、致使等都不能概括把字句的语义特征;篇章对把字句的使用制约很小。  相似文献   

10.
普通话“把”字作为动词、介词以及量词的用法在安庆方言中均有体现,此外,安庆方言中“把”字的用法还有自身的独特之处。在动词词性上,它所表示的动词义更加丰富,可以替代多个动词;在介词词性上,它除了介引一般宾语外,还具有介引双宾语中直接宾语的功能;在量词词性上,它可以表示动量词“遍”、“次”等,及与数词“一”组成“一把”表示副词“一起”义。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有VP”句仅限于“有”和动词的直接搭配,它的兴起是汉语方言和港台普通话共同作用的结果。“有VP”句中“有”的性质对句式的成立和结构有着决定性作用,它用来表示确定或者强调,应归属副词词性,甚至是完成体的“体标记”。  相似文献   

12.
在汉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是"这个词的词性产生了很大的争议。在汉语教学实践中,汉语判断动词"是"在维吾尔语中没有具体的词与它对应,只能根据语义和语境把"是"翻译出来。拟就对汉语"是"的发展演变及其为判断动词时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关系作一探讨,以便在教学中能准确理解使用。  相似文献   

13.
“适用“一词在普通语言和法律语言中都使用得很频繁,但两者的意义和用法有很大差距.在普通语言中,“适用“是合成词,作“适合使用“讲,可以作形容词用,也可以作动词用,在句中常充当谓语、定语和宾语;法律语言中的“适用“是一个偏义复词,作“运用“讲,用作动词,在句中充当谓语.  相似文献   

14.
句法上,“上去”可用作一般动词,但更多的是用作补语;位于其前的动词有的具有[趋上]语义特征,这是“上去”的典型用法。语义上,“上去”的典型特征是表示客体在空间领域由较低处向较高处某一目标位移,这一语义特点可以分解为[趋上]、[空间]、[位移]和[到达]。其他用法都是对典型用法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的偏离。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阐述了建设云南开放大学的社会和历史的必然性以及云南开放大学的建设目标、定位、任务和构架设想,然后提出了办好云南开放大学要以办学和服务为核心理念,以让学习者方便快捷地学习和让学习者时时处处能学为基本要求,从满足学习者需求并开展到位、实效的支持服务,确保质量标准和开展科学的学习评价等三个关键环节进行云南开放大学的整体架构和设计,并要重点建设好课程专业体系、学习者管理体系、学习者支持服务体系、质量保证和综合评价体系等四个体系.此外,在开放大学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开放大学与政府、地方开放大学与其他高校、国家开放大学与地方开放大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对《荀子·劝学》“非能水也”一句的解释,不少注本皆以“水”为“名词用如动词”。本文分析研究了《荀子》中“能”与“水”字的全部用例,指出“能”为动词,乃“禁得起”、“胜过”、“善于”之义;“水”为名词,不必讲成词类活用。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连动结构方式构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代汉语中,连动结构方式的复合词是指由两个动词语素构成,并且动词语素按照所表示的动作先后顺序排列,两个动词语素之间具有一定的语义关系。连动结构方式构词与其他构词法有一定的区别,连动词可以采用"v1 之后再 v2"的格式来验证。  相似文献   

18.
心理动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研究心理动词,分析这类词不同于一般动词的语法特征及作用:一、心理动词能带宾语,共同接受程度副词修饰.二、心理动词能带货真价实的动词宾语.三、心理动词多数具有名词用法.  相似文献   

19.
作偏句的“名则动”结构的形成有这样一个路径:一是它需要出现在“名动。+名则动+名动2”语境中,二是“名则动”与“名动。”关系疏离,三是“名动。”隐去,且“名则动”与“名动:”形成逻辑上的关联。“名则动”中主谓同词的“X则X”结构往往有一种弱化语义的力量,即说话人借“X则X”结构消减了“X”的语义分量,使“X”在句子语义结构中处于次要的位置。“名则动”结构蕴含有说话人的推断义,其假设和让步义是整个复句结构赋予的。  相似文献   

20.
“动 将”式是近代汉语中一种极有特点的结构,它始于魏晋,晚唐五代统一为“动 将 趋向补语”这一形式,于元为盛,明中后期逐渐衰落,最终为“动 了 趋向补语”所取代。《二刻拍案惊奇》中“动 将”结构的两类,也大体统一为“动 将 趋向补语”形式,出现在多种句式之中。“动 了 趋向补语”结构亦在该书中频繁出现,并已开始了取代“动 将 趋向补语”结构的步伐,但尚未成为主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