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当代太阳能技术和生产发展的总的形势之一,是“第三代”光伏发电技术,或绿色发电技术严重冲击第一代、第二代光伏发电技术。  相似文献   

2.
下一代发电法冷、热只要与周围存在着温差就可以转化成能源,并且这种天然资源基本上都是免费的,也不产生废弃物和二氧化碳。目前,专家正在研究如何利用海洋温差发电,这是不使用石油、核能的下一代发电法。占地球表面积2/3的海洋表面,经太阳加热后储存了庞大能量。海水越到深处越冷,在低纬度地区,海面以下千米处和接近海面之间的温差能达到20℃至25℃。海洋温差发电法是利用海洋“寒冷深层水”与“温暖表层水”之间的温差来发电的发电法,这种方法只需要海与太阳,便可无限利用该巨大能量。简单的说,海洋温差发电的原理就是利用温暖的表层海水,…  相似文献   

3.
海洋是巨大的能源宝库,海洋能被誉为“蓝色的能源”。目前潮汐能、波浪能和海洋温差能是海洋能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根据我国上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的两次海洋能储量调查,海洋温差能占到我国海洋总能源的90%以上,所以海洋温差能被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是最具开发利用价值和潜力的海洋清洁能源。在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日渐枯竭和全球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形势下,海洋温差能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是人类解决长远能源问题的一条有希望的途径。2008年4月启动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5千瓦温差能发电装置研究及试验”项目由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负责牵头管理,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为主要承担单位。  相似文献   

4.
文本利用CCMP风场驱动国际先进的第三代近岸海浪模式SWAN,对渤海一黄海北部的波周期、极值波高进行模拟研究,为海洋水文保障、海洋能开发、海洋工程等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海洋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及海水盐度差能等。国外学者估计,全球海洋蕴藏的总能量理论再生的总功率为766亿千瓦,其技术允许利用功率为64亿千瓦,相当于目前全世界发电装机总容量的两倍。海洋能具有蕴藏量大,发电不耗燃料,不存在对空气和海洋的污染,不占用土地等优点,各先进工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开发。我国有47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城,逶迤曲折  相似文献   

6.
湛蓝的海洋,生活着丰富多彩的生物,是人类的天然食品库,它那占地表71%的洋面,还是巨大的太阳能接收器。据科学家测算,海洋聚集的太阳能相当于当今世界发电量的4000倍。从古到今,科学家们一直想把海洋能取出,为人类服务。经过几十年的研究,随着技术的完善,利用海水温差发电的设想,即将实现。海洋温差发电初战捷科学家们认为,热带海洋表层的水温约44℃,深层海水则在冰点附近,如同时抽取800米深处海水与表层热水进行循环,用低压蒸气推动叶  相似文献   

7.
继海浪、潮夕和海流中的海洋能开发之后 ,海洋中储存的热能是人类又一取之不尽的洁净能源。未来学家认为 ,它同无污染的氢燃料一样 ,是人类未来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一个有发展前途的计划可直接将海洋中储存的热能开发出来 ,这就是海洋热能转换 ,简称OTEC。现在运行中的 OTEC装置的原理 ,都是利用热带洋面的温海水同 760米深处的冷海水之间的温度差发电。这类 OTEC装置需要不断地从 760米深处抽取冷海水 ,因此净发电热能转换率较低 ,且结构庞大、复杂、成本高。本文力图从新的原理出发 ,提出一种不需要利用温差 ,就可以在温度相同…  相似文献   

8.
德国科学家日前研制出一种能利用太阳能发电为海水脱盐提供能源的新型装置。据报道,德国佛朗霍夫太阳能系统学院科学家开发的这种装置  相似文献   

9.
姜斌  薛璐  李楠 《科技风》2012,(15):82
一种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主要是基于波浪冲击压力理论和模比影响,计算出斜坡上波浪的最大冲击压力值,以此计算出海浪冲击在发电装置上的冲击力,并选择合适的冲击面积和液压马达,从而计算出海浪能转化成的电能。  相似文献   

10.
《大众科技》2008,(3):7-7
据德国媒体近期报道,德国科学家日前研制出一种能利用太阳能发电为海水脱盐提供能源的新型装置。 据报道,德国佛朗霍夫太阳能系统学院科学家开发的这种装置由一个6平方米的太阳能吸收板、一个小型光电转换模块,以及海水脱盐设备等组成。海水在这种装置中经过加热、膜渗透、蒸馏等过程,最终成为干净、卫生的饮用水。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一种矿料传送带重力势能液压回收发电装置;阐述了该装置的势能回收和发电原理;最后建立了控制该发电装置的电控系统。该装置实现了重力势能的回收利用,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大众科技》2008,(4):10-10
据报导,美国和加拿大的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固定在人膝盖上的发电装置。这种装置可通过收集人走路时损失的能量发电,足够给10部手机充电。 美国密歇根大学工程师阿瑟·郭说,这种装置的发电原理与靠刹车供电的电瓶车相似。  相似文献   

13.
为缓解传统能源资源压力、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日益重视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否会导致“技术进步型失业”.为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海洋能为例,从技术溢出的视角出发,通过构建行业间技术距离公式得到海洋能产业对其他行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据此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海洋能产业研发活动对就业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海洋能源开发技术经费收入增加对本行业就业具有创造效应;通过直接的知识性与产业关联性机制同时伴有市场性溢出特点,对海洋工程技术研究各行业带来技术溢出效应,由此产生的就业效果显著;通过间接的知识性溢出与产业关联性溢出机制对海洋基础科学研究和信息服务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该效应对就业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影响效果较弱.为进一步增强海洋能产业研发活动对就业的积极影响,为沿海地区带来“资源福利”,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冲击回波法是一种新的无损检测方法,其检测原理为:利用一个短时的机械冲击产生低频的应力波,应力波传播到结构内部,被缺陷表面或构件底面反射回来。  相似文献   

15.
产业资讯     
中国海洋大学研制出新型海洋波浪能发电装置 由中国海洋大学主持研制的“10kW级组合型振荡浮子波能发电装置”近日在青岛市黄岛区斋堂岛海域成功投放并进入试运行,这标志着我国在波浪能阵列化开发与工程应用领域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中国海洋大学介绍,这套装置的研制得到了国家海洋局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资助,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6.
通过蒸发、冷凝等简单的物理原理制作实验装置,利用太阳能高效海水淡化。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6):12-I0006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这一发明为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开辟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20,(3)
摆式波能发电装置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近年来获得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首先基于势流理论在频域分析了摆板厚度对于摆式波能发电装置水动力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求解考虑动力摄取系统的Cummins方程计算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进一步分析了摆板厚度对摆式波能发电装置瞬时功率的影响和动力摄取系统的阻尼系数对摆式波能发电装置平均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海水产生波浪的特性,设计出了这种波浪发电装置.其主要技术特征是,线绳固定在海底,利用波浪高升,带动装置浮起,装置内部橡皮筋拉伸,链条转动,经过齿轮组的增速带动直流发电机发电.其优点是:效率高,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20.
由美国能源部主办的第八次海洋能会议将于1981年6月7日至11日在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举行,会址设在首都希尔顿旅馆。会议的主题是:“海洋能——成了国家的目标”。海洋几乎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四分之三,并且吸收和贮藏了大量的太阳的辐射能。根据海洋热能转变(ocean thermal energy conversion,OTEC),即热转变成电的过程,在低温热形态下可以从海水中经济地提取能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