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研究从"认知型学习风格"、"感知型学习风格"和"个人情感、性格型学习风格"对"学习风格"进行了多层面多角度的界定。在此基础上,选用了一套比较全面的学习风格调查问卷对吉首大学土家族英语学习者进行了调查,并利用SPSS(13.0)对该校英语学习者学习风格偏好大致分布规律、男女土家族学生学习风格差异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就如何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现代外语教学研究越来越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学习风格被认为是引起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对高职高专新生英语学习中的学习风格偏好做调查研究,了解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的学习风格偏好,可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基于“学习风格理论”的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风格作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素,日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同时,视听说教学的日渐兴盛,成为英语教学与学习风格的有效融合创造了条件。本文基于对学习风格理论、高职学生特点及视听说教学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以期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更好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大学英语教学时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来随着学者对大学英语教学重点的转移,对学习者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本研究通过对非英语专业的220名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旨在研究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的学习风格以及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之间的相关性,并希望从研究中总结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建议,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进行改革,课程教学设计思路更要体现改革理念。要满足学生的学习目标与学习期望、符合学生的学习风格、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需求、创设情境化英语教学环境、创建真实性英语教学资源、设计情境化英语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6.
近20年来,英语教学研究的重心已从教学法转向了学习者及其在学习中的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习者进行教学"已成为当今国内外外语教学界的一个时髦话题,学习风格———作为构成学习者个体特征的主要因素之一,已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及外语教师的关注。通过实施对中学生学习风格的系统性研究,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有效地进行教学。对于学习者而言,了解自身的学习风格,并通过拓展自己的风格类型,则有利于他们去主动适应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学生为本"的动式教学强调教学模式向学习模式的转变,充分尊重和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交互式教学理论恰是以实现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向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方法的转变为目的,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笔者在交互式教学理论的支持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了交互式教学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外语学习风格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外语教学界对学生的学习风格了解较少。本文从学习风格的定义入手,概述了学习风格的基本特征、研究趋势以及前人对中国学生学习风格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作者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了调查,并利用SPSS对各种学习风格的大致分布规律、不同群体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及其显著性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现实,提出了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意义。本文还试图唤起中国学者对学习风格这一学习者个体差异的更多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综速了国内外对学习风格的研究状况、以及与学习风格相关的诸多问题.然后使用JoyM.Reid(1987)设计的学习风格问卷表,调查了某高职高专院校二年级英语专业学生对学习风格的认识情况,从不同的维度对英语学习风格进行了较为科学的、系统的琉理,并分析了如何针对学生的学习风格特点和差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进行有效的协商性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0.
学习风格是影响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分析学习风格的定义及分类出发,区分学习风格与认知风格,简要介绍学习风格的特征,指出学习风格研究对英语教学具有的研究价值及启示,对如何将学习风格理论与英语教学有机结合提出具体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1.
对农村高三学生的英语感知学习风格进行的调查结果分析显示:农村高三学生喜欢多种英语感知学习风格,最喜欢动手学习风格,最不喜欢单独学习风格;女生比男生更喜欢听觉学习和体验学习风格;英语水平对感知学习风格没有显著性影响;动手学习风格和写作技能有一定的相关性。英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感知学习风格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调整和丰富多种感知学习风格以促进教与学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学习风格是学生个性化差异因素之一,是学习者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整体性、持久性的并具有个性化的认知方式和处理信息的方式。本文通过问卷的方式对高职学生的外语学习风格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发现高职学生主要学习风格为视觉型和动手型。同时也分析了高职学生学习方式上的性别差异,并对高职教学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英语教法既是英语教育专业的一门实用性、实践性、技能性很强的课程,也是连接师范英语教育与中学英语教育的桥梁。基于此,通过对学习风格理论的分析梳理,立足于教法课实践性强的优势,结合当今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教法课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以适应不同的学习风格和认知特点进行探索分析。教师的教学不仅要涉及所教内容,更重要的是应当个性化,掌握学生的学习风格,发挥学生的长处,有针对性地加强他们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4.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中的确存在普遍喜欢或不喜欢的英语学习方式:学生最喜欢的尊习方式是体验学习;而最不喜欢小组学习。从学生的英语成绩、年级、性别和专业不同变量比较,其学习方式倾向确实存在个性差异。例如成绩较好的学生比成绩较差的学生更不喜欢小组学习。各变量中英语学习成绩与学习方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因材施教是每一位教师必须遵守的教学原则。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如何使自己的教学方法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目的?本文通过对比,论述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即“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所各自拥有的优势和不足。由于学习者之间的差异,本文认为:作为一位专业的英语教师,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学生不同的英语学习风格和方法,并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使自己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学习风格尽可能地协调和统一,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6.
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风格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式,就学生学习的感知模式和课堂学习模式对某大学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了探析,发现了不同学生的多种学习风格。分析学生学习风格倾向的原因后,提出了不同的对策,教师可以据此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提高成绩。  相似文献   

17.
王艳峰 《家教世界》2012,(14):31-32
学习风格差异是影响英语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学习风格,而不同的学习风格又反映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学习风格上的差异,选用适合学习者学习方式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8.
Recent decades have witnessed a growing number of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ese classroom. However, their teaching does not gain expected ends. Extensive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the mismatch between learning styles and teaching styles is a possible reason for this phenomenon. This paper aim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teaching styles of NS English teachers are matched with learning styles adopted by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with quantitative methods.  相似文献   

19.
所罗门学习风格量表是用来检验学生学习风格的量表。运用此表对某高校2008级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认知风格进行了调查,以了解文理科与工科大学生在学习风格上是否有倾向性;同时访谈了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根据自身学习风格所采取的学习方式以及希望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试图探讨多媒体教学模式是否能适应当今大学生的个体需求,教师该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才能真正与学生达成教与学的一致性,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学习风格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照感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和触觉型,即学生在接受信息时更偏向的方式。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文章主要分析利用学习风格的研究成果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以提高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