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1 毫秒
1.
10月13日,由南京图书馆与台湾汉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玄览论坛: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在宁开幕。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曹卫星出席开幕式,宣布首届玄览论坛开幕,并为《四库全书》专藏室开放揭幕。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徐耀新,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南京图书馆党委书记方标军,台湾汉学研究中心主任曾淑贤、中国图书馆学会原理事长詹福瑞、南京大学资深教授赖永海分别代表主办单位和专家学者致辞。  相似文献   

2.
2014年10月13日,经文化部批准,由南京图书馆与台湾汉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玄览论坛: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在宁隆重举行。大陆与台湾共60余位代表出席论坛。本次论坛分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及其传播与影响、珍籍保存与玄览堂丛书、近代图书馆事业及缪荃孙的学术贡献三个部分。两岸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上述主题作精彩发言。  相似文献   

3.
尊敬的曹卫星副省长,各位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主办单位之一南京图书馆,向海峡两岸出席首届玄览论坛的各位领导与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和美好的祝愿!  相似文献   

4.
海峡两岸图书馆曾成功合作主办“玄览堂珍籍合璧展”,此次首届“玄览论坛”也必将栽入中华民族文化史册。与此同时,国内已出版的有关郑振铎与其他学者书信交往的资料以及其他文献,对于我们认识民国学者在国难时期抢救民族文献所付出的努力与心血具有较大意义,但仍有遗漏,郑振铎与“文献保存同志会”的人士交往的书信、搜求图书的原始文献有待进一步发掘。期盼两岸图书馆能将相关文献合璧展出,、  相似文献   

5.
继2012年10月18日假南京图书馆所举办之“海峡两岸玄览堂珍籍合璧展”后,依两馆合作计划,由本馆筹备于2013年10月25日续办玄览堂珍籍台北展及玄览论坛,惟因古籍展品临时无法顺利成行,该计划遂暂缓进行。今年(2014),适为图书馆事业先驱缪荃孙先生诞辰170周年纪念,6月间,南京图书馆徐小跃馆长再度邀约本馆赴宁参加“玄览论坛”,为成就未竟计划,本馆再度共襄盛举前来与会。本文拟就本馆所藏《玄览堂丛书》底本之选印过程及其内容与特色作进一步的分析。古籍的保存与整理,是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一步一步的往下扎根、持续耕耘的志业。本文的正题名“劫余珍籍‘玄览’情”,也是在前辈卢锦堂主任(现为台北大学教授)的建议下增修,谨在此一并感谢。  相似文献   

6.
今天(5月8日)上午,传媒研究所暨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成立.以及“中国传媒经济30人论坛”正式启动,我被推选并获任命为首任所长。这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湖北传媒业界和学界的一件喜事。  相似文献   

7.
肖珺 《网络传播》2007,(9):46-47
2007年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网络新闻作品的评选延续了首届网络新闻评选的基本标准。此次参评中国新闻奖的网络新闻评论及专栏(论坛)作品为研究对象,以期展现我国网络新闻作品发展的基本状况。2007年5月下旬,我国各级新闻工怍者协会及中央新闻单位共计报送16件网络新闻评论、20件网络新闻专栏(论坛)作品参加了中国新闻奖网络新闻作品的复评,经过复评阶段的评选,6件网络新闻评论和4件网络新闻专栏(论坛)作品进入了中国新闻奖最后的定评。  相似文献   

8.
“第六届玄览论坛”的主旨在于“金针度人:活化古学,提炼新知”,期望透过议题的互动讨论以及业务经验分享,齐力提升公众阅读素养,促进心灵契合,进而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作为海峡两岸文化盛事,此次论坛在台湾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加强和推动了两岸文化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9.
2002年金秋,举国上下喜迎党的十六大召开,江城南通更是喜事不断,好事连台。申办2006年省运会一举成功、港口经济洽谈会盛况空前、苏通长江大桥胜利奠基……一件件喜事令人振奋,一个个亮点令人关注。此时,又一个新亮点吸引了上至80多岁的老人,下至怀抱婴儿的年轻夫妇的目光,这就是南通市首届家庭档案大赛。创意在互动中产生2002年8月10日上午,灿烂的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热情地铺洒在南通江海晚报社宽大的会议桌前。此时,南通市档案局的领导和法规宣教处的同志正与报社的领导商讨纪念《档案法》颁布15周年的方案。档案宣传如何更加贴近百姓,…  相似文献   

10.
信息集萃     
业界活动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新闻合作论坛开幕4月23日,为期两天的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新闻合作论坛在北京开幕。论坛期间,中阿双方发表了论坛公报,并签署了关于中国与阿拉伯联盟成员国新闻友好合作交流谅解备忘录。参加论坛的阿盟副秘书长、新闻与通讯部主任穆罕默德·哈姆利什·巴西尔·哈尔贾尼认为,论  相似文献   

11.
上海正在筹备首届传媒高峰论坛。近年来 ,有关传媒的论坛各地都在办 ,越办越多 ,收费也越来越令人咋舌。这固然是传媒业在改革开放中趋于活跃的一个表现 ,但不可否认 ,有相当多的论坛志不在“论” ,在乎敛财也。所以有些“论坛”创收的“含金量”虽高 ,却贬值了。那么上海为什么现在要举办传媒论坛 ?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首届传媒论坛的名誉主任王仲伟在答本刊记者问时 ,就此作了详细明确的回答。已经进入2002年的最后一个季度了 ,不少报纸 (当然也有不少广播电视节目 )正在酝酿新一轮的改版。这些年 ,改版已经成为一件经常性的工…  相似文献   

12.
淮海报创刊二十周年了!这是一件喜事。不仅是新闻战线上的喜事,而且是我们党的生活中的喜事,也可以说是淮阴全市人民的喜事。因为它标志着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壮大,标志着广大劳动人民在政治、文化上的彻底翻身。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当社会上还存在着阶级斗争的时候,它不为这个阶级服务,就必然要为那个阶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 全国500强国有企业之一、连续两年荣获北京市百强企业称号的北京北辰实业集团公司,最近又迎来了一件值得庆贺的喜事.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年底有两件大事引起了新闻界的强烈关注。 其一:2007年的报刊征订大战虽然尘埃尚未最后落定,2006年12月24日,中国报业首届“文明论坛”就在北京召开。广州日报社社长戴玉庆在论坛上说:“广州日报已主动要求参与国家新闻出版数据统计机构的公开检测,愿以实际行动维护报业公平竞争的环境。”他的讲话引起了代表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尊敬的江苏省政府曹省长,文化厅徐厅长,这次主办单位方书记还有徐馆长,各位贵宾,各位先生女士,很高兴今天能够再度造访南京图书馆。而且特别的是这次除了汉学研究中心之外呢,我们有台湾从北到南、从东到西的各个公共图书馆,都是卓越图书馆的代表来到南京参与这一次的玄览论坛。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分别主持评选的“首届中国新闻奖(1990年度)”和“首届范长江新闻奖”,12月10日在北京揭晓。153件佳作(其中荣誉奖1件、一等奖17件、二等奖49件、三等奖86件)喜获“中国新闻奖”殊荣,9名优秀新闻工作者荣登“范长江新闻奖”奖台,另有30名获“首届范长江新闻奖”提名荣誉奖。江苏新闻界在这次全国两项  相似文献   

17.
吴立刚 《新闻实践》2006,(12):47-48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进入10月份以来,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喜事大事盛事不断,硕果累累。国庆57周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和举世瞩目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全国文代会作代会召开、北京隆重集会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等。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是党和国家喜事大事盛事的首播者之一,承担着播发国内时政  相似文献   

18.
刘兆麟 《新闻前哨》2014,(11):10-10
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农村新报》复刊30周年,研讨“三农”宣传大计,是我省加强“三农”工作的一件大事、好事,也是一件喜事.  相似文献   

19.
2008年是中国大悲大喜的一年。大悲莫过于汶川大地震,大喜则包括两个北京奥运。这二件大事一个是国内问题,一个是国际性活动;一个是灾难,一个是喜事。它们对媒体都不啻是一次极富历史意义的历炼和洗礼。  相似文献   

20.
金平  佚鸥 《现代出版》2008,(3):31-36
地处重庆的西南师大出版社近年来发展迅速,成绩卓著,尤其是2007年更是喜事不断,不仅获得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和装帧设计提名奖两项大奖,而且争取刘出版国家重大文化出版工程《域外汉籍珍本文库》,同时,2007年西南师大社行业竞争力排名在全国同行业中也有了显著提升。这些令人瞩目的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获得者周安平社长。通过这篇访谈,让我们走近周社长,走近不断前进的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