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伟  房宝树 《新闻传播》2005,(11):68-68
“如今的媒体已经进入一个读图时代,人们喜欢看电视活动的画面,看报纸第一眼进入视线的是生动的新闻照片。所以一张报纸没有好的新闻照片就会失去很多读者,就会失去竞争力。”这是鹤岗日报社社长杜广成说的一番话。鹤岗日报社十分重视新闻图片在报纸上的作用,要求摄影记者多深入现场,多下功夫,多拍好照片:要求编辑们要重视图片新闻,好照片要上头题,要给大版面。  相似文献   

2.
新闻照片在报刊上占什么地位? 当今读者是如何看待新闻照片的? 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报刊在激烈竞争的局面中该如何利用新闻照片的优势,充分发挥它的功能? 谈及新闻照片的地位和运用,1979年就有一位美国记者说过一句颇为流行的话:“全世界的总编辑都是重文字,轻摄影。” 现在看来,这种状况在世界上已经发生了改变。报纸,作为传播信息的载体之一,已经变得越来越形象化。新闻要形象化,是社会发展的反映,是读者心态的反映。外国报纸的编辑先生迎接了这个挑战:加大新闻照片的刊载量! 据有关资料表明,一些外国报纸文字和照片所占版面的比例已达到2:1,有时照片的篇幅大大超过相同内容的文字新闻。 现在,国际上不接受世界大通讯社播发照片的报纸以及自己没有强大摄影记者队伍这种  相似文献   

3.
这里提供一点信息,一点关于外国报纸使用新闻照片的信息。新闻照片在外报上占什么地位? 外报的总编们是如何看待新闻照片的? 我在国外当了十几年记者,得到这么一个强烈印象: 新闻照片是报纸上的天之骄子!它对于报纸不是无所谓,而是新闻珍品。现代社会,人们需要快速的形象信息。过去流行一句话:“全世界的总编辑都重文字,轻摄影”。现在变了。报纸,作为传播信息的载体之一,正在变得越来越形象化。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经济日报在新闻摄影方面很有起色,新闻界的同志称赞它走在全国兄弟报纸的前面。人们不禁要问,这家报纸的新闻摄影工作为什么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呢?经过一番了解,我终于找到了答案,这就是:除了该报有一支精明强干的摄影队伍外,还与重视并且抓住新闻摄影不放的总编辑范敬宜有很大的关系。总编辑范敬宜曾和编委们商量好;好的新闻照片要不惜版面,突出处理;报纸头版照片要经常保持在四栏、五栏宽的篇幅;好照片可以放大到六栏宽,以便充分发挥新闻照片真实、迅速、引人人胜的作用。范敬宜对摄影记者反复强调:记者要“沉”下去,到“深水”里去抓“活鱼”,也就是到基层第一  相似文献   

5.
新闻照片与文字新闻报道一样,是报纸不可缺少的一翼。与文字比较,它反映新闻更直观、更具体、更强烈,好的图片,往往可以收到文字所达不到的宣传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照片在报纸中的地位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跃上报纸头版头条位置的新闻照片,也屡见不鲜,报纸已由过去的“图文并茂”变成了现在的“图文并重”。 在大量的新闻照片美化报纸版面的同时,我们应注意到新闻照片和其它类种照片的不同性。现在不少报纸往往注重了照片的数量  相似文献   

6.
经济摄影报道是当前新闻摄影的热点和难点。如何使这类照片吸引人,许多有识之士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下面我从一个版面编辑的角度,来谈谈对经济新闻摄影的看法。 首先是新闻,而不是“艺术品” 一张新闻照片,版面编辑是否采用,如何用,首先取决于它的新闻价值有多大。报纸是新闻纸,新闻版就更加强调新闻性。新闻就是新闻,新闻不是艺术。摄影记者的报道首先必须是新闻。没有—个新闻编辑用艺术摄影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摄影报道作品。摄影报道的“好看”,首先体现在照片较大的新闻性上,体现在照片较大的新闻价值上,而绝对不首先体现在简单意义上的照片的“美”上。那种把摄影记者的最高追求理解为应该是“艺术摄影家”的价值观,对摄影记者是有害的;当这种价值观被版面编辑接受并体现在报纸上的时候,报纸就会变得不伦不类了——由于版面上的照片比文字醒目,因此读者对照片新闻性的要求就更高,-旦照片不是新闻,版面编辑用得愈大,报纸就愈显得难看。 什么是“新闻”?这里无须做理论阐释。但我们应该时刻记住:读者看报先看什么?那些真正吸引读者的,大多是“新闻”——新闻照片的拍摄原则还是要从此入手。让读者拿起报纸,首先看你的照片!  相似文献   

7.
西方新闻摄影界在论述新闻照片的特性时,特别强调“新闻照片必须表现真正在发生着的新闻事件”,它应该是“完全真实的”。因为“新闻照片不容许作假,每个读者都是极好的裁判员,他们会一眼辨出真伪……”,所以“真实是新闻照片的生命”等等。但是,近几年来,在西方,对于新闻照片真实性方面的责难日益增多了。人们列举了新闻照片多方面失实的情况。有人谴责“新闻摄影在走向堕落”,“这一传播工具面临毁灭”。哈罗德·伊文思在他的《报纸上的照片》一书中,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并且宣布他写这本书的部分目的就在于正视它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8.
曾薇  许亚荃 《青年记者》2007,(16):57-57
“报纸上采用的照片可分为新闻照片与非新闻照片两大类”。新闻照片是指照片信息中包含某些新闻要素的照片。[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近一段时期来,人民日报等一些大小报纸,陆续出现了一些电视新闻照片。仅据人民日报今年元月1—20日六、七两版的不完全统计,共发新闻照片82张,其中电视新闻照片21张,占25.6%。电视新闻照片一经出现,便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同时为新闻摄影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电视新闻照片的好处是“快”。中央电视台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许多报纸每天出版的页数是非常多的,平均都在二十页以上,有的多达六十页,甚至九十页。但是,每家报上刊载的新闻照片却不多,每天只不过十来张。大部分的篇幅部被无数的、五花八门的广告占去了。至于新闻照片的内容,更是糟糕,贫乏、腐朽到了极点。美国报纸刊载得最多的,要算是反映社会上各方面的悲惨事件的照片。如火灾啦,汽车撞死人啦,火车失事啦,抢劫案啦,谋杀案啦……等等。在美国反动报纸的记者看来,事件愈悲惨、他们愈感兴趣,报纸采用率也愈高,被选为所谓最好的照片的可能性也最大。例如,在1950年以前,美国“全国新闻摄影者协会”曾举行过两次全国性的新闻摄影比赛。题目是《我一生中最好的照片》和《今年的最好照片》。在  相似文献   

11.
秦刚 《新闻记者》2000,(9):46-47
互联网在新闻采编中应用的普及对传媒业产生了一百年以来最大的 影响。对纸质媒体而言,其革命性在于影像的即时传播成为可能。丰富多彩的照片,强化了纸质媒体的视觉冲击力,美化了报纸的面孔。读者和记者惊呼:“读图时代”来临了。作为国际新闻编辑,感同身受于互联网带给自己媒体的巨变,我深切体会到一流的国际新闻照片对报纸质素的飞跃提升之重要。 一、告别新闻图片的饥渴时期 1994年,刚开始从事新闻工作的我接触的第一批国际新闻照片出自天津日报社电讯组暗房。那时,新华社向全国报纸传发的照片是由北京通过电讯传输途径传感…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报纸扩版,报纸对新闻照片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各报都程度不同地出现了照片“告急”现象,迫切需要摄影记者提供数量多、质量高的新闻照片。要适应这样的形势,报社应当及时充实摄影部的力量,摄影记者则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记者素质是多方面的,这里我就据自己的实践体会谈谈摄影记者必须提高观察力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新闻摄影激烈竞争的年代,一些好的专题新闻照片越来越受到报刊和读者的欢迎。专题新闻照片与单幅新闻照片不同,其主要特点是由系列照片围绕一个主题做文章,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除了告诉读者新闻本身之外,还要介绍新闻背景和新闻外延方面为人们所感兴趣的知识或问题。拍摄专题新闻照片,一般需要摄影者花比较长的时间和较多的精力,而且要有一定的政治素质和新闻摄影实践经验,我这里就此谈点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14.
新闻照片是一张报纸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兵种,它是报纸的眼睛和脸面。但现在的大部分报纸都有一种相同的难题和症状,那就是缺少好的新闻照片。从每天大量的来稿中就可以看出,一般性的新闻照片占很大的比例,真正独具新闻价值的照片相对来说确实太少了。所谓“独具新闻价值”首先是具有独到新闻理念的拍摄者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其中包含着记者本人判断、把握  相似文献   

15.
一张报纸要办得生动活泼,不可不注意加强新闻摄影报道。目前,大家一方面在强调改进报纸工作,力求把报纸办得引人入胜,另方面却又越来越忽视新闻摄影报道。这种情况需要加以改变。为此我发出呼吁,以期引起人们的重视。翻阅近年来的各种报纸,不难发现在报纸版面上,新闻摄影有逐渐冷落的趋势。新闻照片的利用率在下降,真正具有新闻价值,质量较高,看后令人深受感染的新闻照片极少,报上刊登出来的照片,篇幅越来越小,有不少只给“豆腐干”大的地位;有的小得象是“纪念邮  相似文献   

16.
突发性新闻照片,是将出乎人的意料、突然间发生的新闻事实拍成照片。如《舍身忘死战井喷》、《洪水袭来之际》、《飞船在抵达终点时爆炸》、《美国总统里根遇刺》等。突发性新闻照片,抓住发展迅速的新闻事实,反映变动的世界,并以情节生动,现场感强吸引读者。我国报纸经常刊登突发性新闻照片,给图片报道带来了勃勃生机。本文试对突发性新闻照片作点探讨。一、突发性新闻照片的特点新闻价值大。突发性新闻照片,一般对社会影响较大,为大多数人所普遍关心。如《舍身忘死战井喷》、《“宜昌轮”失火》、《美国总统里根遇刺》。这些惊心动魄的照片,特别能引起读者关注,曾拨动了不少读者的心弦,成为当时重要的新闻。可见,突发性新闻照片的新闻价值大于一般新闻照片。  相似文献   

17.
摄影记者应该下功夫拍好新闻照片,这是毫无疑义的。然而,照片又脱离不开文字的作用。文字不仅可以补充照片画面形象之不足,而且可以为照片提供“画外音”,两者相得益彰。为什么必须重视新闻摄影的文字手段呢?一。新闻摄影固然有“一图胜千言”之长,却也有“天文不成图”之短。没有文字说明的新闻照片不可能成为新闻照片。“让照片说话”,是强调抓好新闻现场瞬间形象,拍出更好、信息量更大的照片来。绝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或轻视文字写作。二、同一幅新闻照片,好的文字说明为照片增辉,文字平平也会使照片失去进力。三、文字可以弥补照…  相似文献   

18.
改进新闻摄影宣传,一是提高认识,一是提高质量。先讲提高认识,新闻摄影确实有文字报道所起不到的独特的作用。好的新闻照片、直观、形象,意思一目了然,读者一看就懂,给人印象深刻。所以新闻宣传要重视新闻摄影,应该是一种起码的、基本的意识。把新闻摄影作为报纸宣传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来看待,这不仅总编辑应该明确,也是全体办报人员所应有的共识。要提高新闻摄影作品的质量。总的来说,要承认我国新闻摄影的水平还不高,使人喜爱、给人启迪、引入思考的新闻照片还不多,一般化的照片多,质量高的照片少。怎样才能称得上是好的新闻照片呢?我个人认为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导向正确,照片所反映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图文并重”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各家报纸都力争版版育照片,必要的情况下,不惜版面用大照片。但是在图文并茂的热闹背后,还存在一个新闻照片的表现力尚显不足的问题。如何增强新闻照片的表现力,已经成为进一步提高运用照片质量中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新闻照片的表现力是指新闻照片对于新闻事实表达的深度和力度。由于新闻照片反映事实具有瞬间性的特点,增强新闻照片表现力,也就是尽量使瞬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报纸舞台,新闻照片以其独特的魅力,越来越受到诸多总编的重视和广大读者的喜爱。许多优秀的新闻照片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以其鲜明生动的形象深深刻进了人们的记忆,历久难忘。今天的报纸,当新闻照片再也不当“插图”和“陪衬”时候,人们说,新闻摄影实现了其真正的“回归”。但这种“回归”在中国报坛不是那么均衡。当《人民日报》、《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