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的夫语法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变体",它是福赛特等人在韩礼德悉尼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加的夫模式主要研究的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句法部分,它的创新体现在:一方面,对语言意义的研究更加细化,另一方面,福赛特注重"形式是意义的体现",对语言形式的描写具有"生成"性。所以与悉尼模式相比,加的夫语法对形式和意义的表述更加清晰,具有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观的比较研究,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的问题。二者体现出来的不同的取向引起了不同学者的不同的看法。对于语法隐喻,其本身属于一种认知现象。本文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观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
结合功能语言学理论,以“A Soldier’s Last Letter”中的部分段落为例进行分析,可以展示如何通过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来进行选择形成语篇,从而突显语言选择对语篇人际意义实现的重要性以及功能语言学在分析文学作品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认知和语篇有很密切的关系。在介绍语篇信息结构的基础上,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主要内容——突显现和注意观的角度分析了语篇信息结构的分布及其动态变化,并指出信息结构的认知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5.
加的夫语法是建立在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一种语法模式。作为系统功能语法的一种模式,它对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在词汇语法方面作了简化和扩展,在描述英语中为含有of的名词词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根据加的夫语法,英语名词词组中的of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作为介词,二是作为挑选语,这一点和传统语法不同。名词词组中of作为介词还是挑选语,可以通过对其所包含的指称对象的关系进行识别,而“被选项”的引入对含有挑选关系的名词词组中心语重新进行界定。同时,把of作为数量词组结束成分是分析含有anumberof名词词组结构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鉴于语块的普遍性和加工优势,语块已成为21世纪国外语言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对相关语言学研究思想和期刊文献进行历时梳理和阐释,本文发现:语块已走出语言系统的边缘化状态,上升到核心位置。基于短语学的研究思想为语块的后期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认知语言学领域内"基于使用"的构式语法理论拓展了语块的研究深度和应用价值,语料库语言学更新了语块的研究路径,推动了语块研究方法从自上而下的基于"语言能力"转向自下而上的基于"语言表现"。基于复杂动态系统理论的跨学科研究将成为语块的未来研究趋势,认知加工实验研究及概率学习有望成为语块的研究热点,推动了现代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关于情态的人际意义论述及评价理论为出发点,以学术语篇、自传体语篇以及侦探小说等三种文学体裁为蓝本,具体分析了认知情态在不同语篇中的多重人际意义。研究发现,说话者对于认知情态的取向及量值的选择和变化与说话者所处语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系统功能语言学近10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翻译对应语篇分析中,但其后的理论动因很少有人论及。同时,描述翻译学近年来在翻译理论研究界影响虽大,但总缺乏实质性的、突破性的成果。究其理论根源,系统功能语言学和描述翻译学具有相通的语言观、系统观和功能观,即,二者都把语言系统的实例——语篇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采用了系统分析和功能分析的方式。基于此,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系统理论、功能理论、语境理论,可以为描述翻译学提供一种更加细致有效的互动研究模式:系统的语言学理论以某一入列条件出发,可以避免描述翻译的盲目性,提高描述的有效性;功能的理论以某一结构或意义出发,可以佐证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功能;语境的理论以语域和体裁为中介,可以贯通译文语篇和译语文化的桥梁。  相似文献   

9.
<正>认知语言学经过40多年的发展,其研究范围表现出三个轴线和三个层面(Divjak et al.2014;张辉等,2018),其中三个轴线反映了其研究的三个取向:"还原论"取向,"社会"取向与"方法论"取向。"社会"取向指的是,最近十多年来认知语言学开始考察语言的社会层面,把塑造语言的社会动力纳入到语言结构的解释之中,衍生出认知社会语言学与批评认知语言学,产生了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与"批评转向"。为了进一步促进认知语言学这一新领域的发  相似文献   

10.
孙小孟 《英语辅导》2014,(1):124-127
作为语用策略的模糊限制语在口头和书面语篇中应用广泛,具有重要的语言学应用和研究价值。文章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功能的元理论意义,结合认知语用观和语篇分析,探讨了模糊限制语在文学语篇中特有的语篇功能。表现在构建语篇内在语境,传递语篇信息;实现语义衔接,表达深层含义;凸显语篇宏观结构,表达作品主题等。把模糊限制语与语篇功能相结合对文学语篇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语用能力与作品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11.
英语名词化的结构特征语用功能及形成理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词化是英语表达中极其普遍的语言现象。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背景来探讨英语名词化的结构特点、语用功能及其形成理据。文章认为名词化具有语篇衔接和语用预设功能:名词化是语言象似性、图形一背景突显理论以及语言系统的运转机制相互矛盾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探索认知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理论工具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认知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语言学理论分支,谊理论通过意识与语言的表里关系,来透视语言发生与认知过程的契舍,从人的认知过程来探讨语言表征实现的语言学意义。认知语言学的主要观点有经验观、突出观和注意观。本文在简迷其基本主张的基础上,探索其对外语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的理论工具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王寅先生新近构拟的认知语言学翻译框架,即认知语言学的体验-互动翻译思想,以及当代语言学中的科学语义观,本文探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入语意义的多维建构。即翻译时除传达源语之概念意义外,可能条件下还需在目的语中努力实现其内涵意义、联想意义、风格意义和主题意义等维度的动态建构。分析表明,认知语言学的体验-互动翻译观对翻译实践确实具有一定的阐释意义与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应用语言学领域引入动态系统理论的研究仅有十余年。该理论把二语习得看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融合了认知观和社会观的非线性、变异性的复杂过程。基于动态系统理论,探讨动态系统理论的概念、原则以及对二语习得的研究内容、方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语篇间接回指的转喻问题。语言学界公认转喻的主要功能是指称。语料分析表明,在语篇中间接回指的转喻机制受到语义关联关系、认知框架转化和概念突显属性的制约,语言具有转喻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6.
大文化语言学是美国学者帕尔默创建的年轻学科。它以认知语言学为框架,整合了语言人类学对文化和语言的研究。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与我国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文化语言学思潮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认知性和意象性。文化语言学认为言语交际是人类认知活动,并把认知语言学核心概念运用到语篇分析中,构建出“语篇情节”。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语言学的研究热点逐渐转向与跨学科、跨方向甚至是跨文化相关的研究。本研究将认知语言学与语篇语言学相结合,以理想认知模式理论为基础对间接回指加以分析探讨。对三种不同形式的间接回指进行详细的例证分析,最终发现这一理论的运用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准确地理解语篇,同时对理论本身也有一定的深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式理论是现今二语习得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图式理论是关于知识表征的理论,在心理学、教育学和语言学等领域得到了深入地研究。在现有的基于图式理论的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大多数学者将该理论的运用局限于语篇理解,本研究认为,无论是运用输入技能的语篇理解(阅读语篇、听力语篇),还是运用输出技能的语篇生成(写作语篇、口语语篇)都可以且应该与图式相关联。研究图式理论与英语语篇的内在联系,使图式理论的学习观、教学观作用于英语教学,是高效处理英语语篇的必经之道。  相似文献   

19.
认知语言学充分强调互动体验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文章基于这一理论基础,主张高中英语教师以互动体验为教学新理念,在教材的使用上,在语篇、词汇、句法、综合运用四个板块上人本互动、师生互动,体验“突显”、“隐喻”、“情景”、“词形”、“词义”、“句法”、“语言能力”,以最大限度地加强学生在语言技能习得方面的体验性和互动性.  相似文献   

20.
在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看来,语言学与诗学不是截然分离的两个部分。他认为,诗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及组成部分。诗学是在语言信息这个总的背景和在诗这个具体背景下,对诗歌语言功能的研究。同时,语言学是研究诗学的一个重要工具。他认为语言学与诗学应该结合,也必须要结合,因此他提出了“语言学诗学观”。本文主要阐述了雅各布森的“语言学诗学观”,并且把他提出的“等价”原则运用于中国古代近体诗歌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