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运用球面几何理论,将平面规划中的一类经典问题推广到球面,建立了在球面大圆上寻求一点,到已知两点的距离之和最短的模型和算法,并得到了最优点坐标的计算公式以及最优点的几何求法,其结果在球面规划中有一定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高中三年级数学课本中有一个关于球面距离的结果:“可以证明,在联结球面上两点的路径中,通过该两点的大圆劣弧最短,因此该弧的长度就是这两点的球面距离.”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证了全脐点曲面必为球面或平面 ,并讨论了球面曲线的一系列性质 ,揭示了这类曲线的曲率和挠率之间的特殊关系 ,从而刻画出其几何特征。  相似文献   

4.
我们知道: 一、在已知直线(曲线)上求一点,使它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最短的最小值点的几何作图法. ①当两定点A、B在已知直线(曲线)l异侧时,则连结A、B两点的线段与已知直线(曲线)的交点P就是所求之最小值点,其最小值S-|AB|. ②当两定点A、B在已知直线l同侧时,作两定点中的其中一个定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与另一定点的连线段与l的交点P就是所求之  相似文献   

5.
球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就是经过这两点的大圆在这两点间的一段劣弧的长度,我们把这段弧长叫做两点的球面距离.常见问题是求地球上两点的球面距离.对于地球上过A、B两点大圆的劣弧长由球心角AOB的大小确定,一般地是先求弦长AB,然后在等腰△AOB中求∠AOB.下面我们运用坐标法来推导地球上两点球面距离的一个公式.  相似文献   

6.
球面距离的概念和球面距离的求法是中学数学教学中颇感棘手的问题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 )》对于这一知识点的处理方法是就题论题 ,许多教学参考书也未给出详细的球面距离计算公式 .为此本文介绍球面距离公式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一、球面距离的概念经过球面上两点的大圆在这两点间的一段劣弧的长度叫做两点的球面距离 ,即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 .二、球面距离公式的推导如图 1 ,如果球O的半径为R ,球面上两点A、B的经度分别αA、αB,纬度分别为 βA、βB,那么A、B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AB =Rarccos[sinβAsinβ…  相似文献   

7.
在求解关于曲线上的点与定点的距离的最值问题时,通常是把这距离表示为一个x或y的函数,再求此函数在某区间上的最值。这里,我们不妨看看利用同心贺圆解决这类题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Geo Gebra软件环境支持下,从几何作图、方程绘图、函数析图、曲线性质等方面研究了平面内到两定点距离的倒数和为定值的动点的轨迹曲线.  相似文献   

9.
在求几何中关于“定点到动点距离之和(差)”的最值时,我们常用到对称点.关于该方法的证明及应用,现给出三类情况.1.已知两点在一条直线同侧,在直线上找一点。使其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寻找方法:作出任一定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连结该对称点与另一定点交直线的点即为所求,且上述的最小值为该对称点到另一点的距离.图1  相似文献   

10.
球是最常见的几何体。球的面积、体积及基本性质是解决有关问题的重要依据,它的轴截面图形、球半径、截面圆半径、圆心距所构成的直角三角形是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的主要切入点。考纲要求对球的考查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①球的截面的性质;②球的表面积和体积;③球面上两点间的球面距离;④球与其他几何体的组合体。计算A、B两点间的球面距离的关键是搞清纬度、经度、纬度差、经度差等概念。正确地区别球面上两点问的直线距离与球面距离。  相似文献   

11.
射影几何中抛物线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射影几何中,作为二级曲线的抛物线可以看作由定点与定直线上的动点连线的中垂线构成.二阶曲线若存在一个外切三角形,其外接圆过二阶曲线的焦点,则该二阶曲线为抛物线.过定点的二阶曲线的三条弦,若每条弦的两端点处切线正交,则二阶曲线为抛物线.给定三角形外接圆上任一点(不是顶点),存在唯一抛物线以给定点为焦点,与已知三角形三边相切.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平面散乱数据点集曲线重构的最短路逼近算法,它创造性地把散乱数据点集的曲线重构问题转化为图论中带权连通图的最短路求解问题。新方法根据散乱数据点的分布情况构造平面上的势函数,并对散乱数据点集进行Delaunay三角化。根据势函数对Delaunay三角网格的每条边赋一个权值,生成带权连通图。在带权连通图上生成重构曲线两端点间的逼近路径,简化逼近路径,找出该路径上的关键点。以关键点为控制点,势函数值为权值,生成有理B样条曲线。最短路逼近算法在实验中取得很好的效果,成功解决了移动最小二乘法难以解决的具有尖点特征的数据点集的曲线重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通过约束优化改变控制顶点相应的权因子, 进行NURBS曲线形状修改的新方法. 运用该方法可使得修改后的NURBS曲线满足给定的几何约束, 如单点约束和多点约束. 同时引入了一些自由参数,可以在不破坏几何约束的条件下能进一步改变NURBS曲线的形状,而且能使修改后的曲线形状更自然.由于推导出了明确的公式来计算修改后曲线新的权因子, 因而该方法简单且易于编写程序. 实例表明该方法适用于CAD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基于某种约束条件的有理Bezier曲线的形状修改,约束条件为曲线通过某个单点或多个点,或在端点处满足某种切矢条件。方法是修改控制点。目的是使得修改前后的曲线的控制点的改变量最小。给出了具体控制点的扰动的计算公式,且给出了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15.
Optimal approximate merging of a pair of Bézier curves with G2-continuit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 present a novel approach for dealing with optimal approximate merging of two adjacent Bezier curves with G2-continuity. Instead of moving the control points, we minimiz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original curves and the merged curve by taking advantage of matrix representation of Bezier curve's discrete structure, where the approximation error is measured by L2-norm. We use geometric information about the curves to generate the merged curve, and the approximation error is smaller. We can obtain control points of the merged curve regardless of the degrees of the two original curves. We also discuss the merged curve with point constraints. Numerical examples are provid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algorithms.  相似文献   

16.
根据地球表面上两点所处位置的不同,利用地理坐标系中两点的经度、纬度及球面三角形等有关知识,用不同方法来求算地球表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7.
Cubic algebraic hyperbolic (AH) Bezier curves and AH spline curves are defined with a positive parameter a in the space spanned by {1, t, sinht, cosht}. Modifying the value of a yields a family ofAH Bezier or spline curves with the family parameter α. For a fixed point on the original curve, it will move on a defined curve called "path of AH curve" (AH Bezier and AH spline curves) when a changes. We describe the geometric effects of the paths and give a method to specify a curve passing through a given point.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一种新的曲率分析算法对散乱数据点云分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出了数据分块系统性方案, 即从仅含有三维坐标的散乱的点云中自动提取几何曲面特性. 首先基于局部基面参数化估算散乱数据点云的局部表面曲率分析是其方案的关键性技术. 再采用由高斯曲率和平均曲率的记号得到的8种曲面类型, 就形成初始数据分块. 通过区域增长法可以使粗略数据分块进一步被提取, 得到更小的噪声影响及更精确的区域划分. 其方案得到了实例验证,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基于新曲率算法的分块方案使数据分块技术能够直接运用于散乱数据点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