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会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是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步骤,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有根本原因、主要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因、外因、具体原因等等。因此,首先要学会分清原因含义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正>学习历史事件首先要搞清楚历史事件的原因,在历史试题中经常涉及历史事件的原因。历史事件原因的分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从事件不同的角度分析,就有不同的原因。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原因主要有内因和外因、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等等。一、历史事件的内因和外因内因是事物的内在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外因是事物的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37):131-132
影响名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事物的内因是影响其发展的决定因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就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受到的外在威胁性刺激因素,刺激其成长,并向名师方向发展。通过对这些刺激因素的讲述,有利于中学历史教师利用这些刺激因素或者创造刺激因素激发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辅助教学。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犯罪从总体上看有两个类型的原因,即内因和外因。“需要层次”理论可以解释其犯罪的内因;而“亚文化”理论可以解释其犯罪的外因。从社会学的理论来解释这些原因,有利于从理论的层次进一步了解青少年犯罪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犯罪从总体上看有两个类型的原因,即内因和外因。“需要层次”理论可以解释其犯罪的内因;而“亚文化”理论可以解释其犯罪的外因。从社会学的理论来解释这些原因,有利于从理论的层次进一步了解青少年犯罪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犯罪现象日趋严重,呈现出许多特点,其原因非常复杂,归根结底是内因和外因。预防和阻止青少年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在平时的历史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经常把历史事件的各种原因弄混,本文就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分类做了探究,分别从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内因和外因三大方面做了阐述和比较,给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8.
试论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同时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有着现实指导意义:在个人成长中要正确处理主观努力与外部条件的关系,要用内因、外因结合的观点观察和解决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路 《考试周刊》2009,(42):10-10
目前,在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日益严重,其成因有内因和外因,学校与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原因制订不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历史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剖析史实应注意偶然之中存在必然,观察历史问题应透过现象看本质,处理教材应注意内容决定形式,优化教法应博采众"法"之长,指导学法应明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词义演变,有其社会发展的外部原因,也有语言发展的内部原因。外部原因受制于内部原因。词义发展的内因与外因都是社会文化现象,在对语言发展内因的深入考察中,对社会发展的外界因素也会有更为透辟的体会与理解。  相似文献   

12.
正确认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陈哲中学哲学常识课本在阐明事物发展的原因时指出:1.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2.事物的内部矛盾为内因,事物的外部矛盾为外因,事物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3.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历史实践教学进程中学生经常将各类历史事件原因混淆的现状,进行了分类探究,分别从直接、根本原因,客观、主观原因,外因及内因等层面入手进行了比较与阐述,对提升历史教学水平,营造良好的教学效果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中历史教材是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为指导而编写的。下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常用的史学基础理论观点。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1、原因和结果。"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活动大都具有因果关系。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有:①根本原因指引起结果的种种原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原因。一般应从引起历史事件的重大方面去分析,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内因等。如选择题"启蒙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文艺复兴运动奠定的基础;B.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15.
音乐的起源问题一直是音乐史学界的热门话题,同时也是研究中国音乐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关于音乐何时起源尚无定论,各家之说都有其合理的因素,但似乎又都有不足之处.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其内因、外因.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也许正是在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音乐才产生的.  相似文献   

16.
战后日本经济是怎样起飞的?这是一个令全世界关注的问题,人们从多角度,多侧面、长时间地著书立说寻找其基本原因。一些人以日本为例,大肆叫嚷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不少人也常困惑其中,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有必要浅析一下战后日本经济起飞的基本原因。 为了能正确认识每一具体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根据唯物辨证法原理,就要了解事物的内因和外因及其辨证关系。同样,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也有其内因和外因,并在其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下实现了起飞。  相似文献   

17.
从中学欺侮行为的研究看心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欺侮行为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危害甚深。研究其产生的内因外因,进行比较,心理因素是主要原因。据此,在中学开展心理教育和正确引导十分必要。此外,还要有具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腐败产生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内因是个体主观因素,外因是社会因素,遏制腐败,必须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  相似文献   

19.
注重能力考查是历年高考命题的基本指导思想。其中对历史原因分析能力的考查更是近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在选择题题干中经常出现“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客观原因”等认识历史原因的分析题。这些原因分析题对学生来说比较难以把握。本文归纳以下题例并略作分析 ,以便帮助考生更准确地把握这类试题的特征。一、根本原因在同一历史事物的若干原因中 ,起着决定作用并带有必然性的因素是根本原因。我们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阶级本质、内因等方面去分析。第一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原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洞察力,即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论述上的结构性,而SOLO评分法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基本特征的评价方法,近年来上海等地历史高考的一大特点就是用SOLO评分法测量材料分析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