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 1.在朗读表演中学习 善于表现自己,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表现的机会,学生能乐于学习,并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例如<苦柚>这篇课文语言优美生动,故事性较强,特别是"老华侨"与"小姑娘"的一段对话,十分符合人物身份、年龄特点,特别能激起学生的表演欲望,教学中,在充分自由读的基础上,适时指导学生分若干小组分角色朗读表演,使每个学生都有朗读表演的机会.在表演过后,让大家评议,谁朗读表演得好?为什么?使学生个个兴趣盎然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2.
1.放读。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才能有效地调动其学习兴趣。“放读”朗读训练,就是让学生充分放开手脚,自主选择最能激发自己情感体验的段落、句子或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朗读形式进行美读。在放读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选出自己读得最棒、最好的、最喜爱的语段、语句朗读。教师此时稍加点拨,即可达到理想的境界。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各种最喜欢读的形式来朗读,学生或自主选择角色、或自主分配角色(包括分配教师参与朗读角色),或  相似文献   

3.
"感悟式教学"是以引导学生充分感知为前提,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思考解破疑惑为关键,以获得顿悟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感"和"悟",学生能获得许多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下面我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教材为例,与大家探讨。一、通过赏读感悟文本赏读,便是"赏语言,赏人情,学表达,明事理",以朗读为抓手,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与思考,达到以读悟义、以读悟情、以读悟理。具体的朗读方法灵活多样,但所谓殊途同归,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精心  相似文献   

4.
师:请大家齐读《我爱这土地》。(学生齐读。一读)师:刚刚大家确实齐读了一遍,但也仅仅是读了一遍(有意强调"读"字)。"诗读百遍,其意自见",可见读的重要性。但如果是无心地读,读两百遍也未必有用。读的时候要注意讲究朗诵艺术及技巧。希望大家通过自己读的实际行为来理解和区分它们。下面请同学们一齐再朗读(强调)一遍这首诗。  相似文献   

5.
<正>一、读的能力培养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最常见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很多问题,下面结合教学经验谈谈有关优化朗读教学的方式方法,以供大家探讨。1.要有充分的劳动时间。"讲问式的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的朗读时间却在几分钟之内。如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如预习性的朗读,学生除要读通课文、读准字音外,还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进一步读懂课文,不要以学生连一遍都未读完就鼓  相似文献   

6.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式,其中"读"尤为重要,学生通过读感知、理解课文,通过读来表达感悟。可以说,读的成功与否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朗读,通过梯度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一、兴趣引路,制定分层目标1.示范引导,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驱动力。朗读教学也是如此,当学生对朗读产生了兴趣,就不会把朗读看成是一种任务或负担,会主动读,乐意读。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笔者常常把电视台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课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对朗读指导的看法与建议.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朗读指导首先在于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兴趣的培养需要靠语文老师在每一堂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采取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朗读方式,比如合作读、表演读、分角色读、比赛读等,让学生体验朗读的兴趣,从而爱上朗读.  相似文献   

8.
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目标条提出"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是: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在日常的听课过程中,老师们都非常注重"朗读"形式的多样化,诸如教师领读,自由读,同桌互相读,分小组读,全班齐读,分角色朗读等等,倒是做到了"书声琅琅".但这样的朗读并没有多少效果,许多文质兼美的课文,学生读起来味同嚼蜡,枯燥无味,"小和尚念经"式朗读,莫说是有感情,甚至连起码的流利及准确都达不到.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学生对文字理解得浅,对文字所隐藏的内涵挖掘得少.下面是于永正老师的一则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是从朗读技能的训练开始的,而学会准确地评价他人的朗读,则有助于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一、感动自己,激起共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让学生先感动自己他们才能与评价对象产生共鸣。1.务必让学生读准确。读准确是朗读的基本要求。我们要给学生讲清正确读文的重要性,还要善于抓住第一次出现的字词,在第一时间进行形近字的辨析、同音字的  相似文献   

10.
一、朗读的目标要明确、具体朗读不是乱读或滥读,有的教师把朗读当作了解课文内容的一种方式,每堂课都让学生读,却没有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和要求,学生只是泛泛而读,注重内容理解,忽视朗读习惯与方法的培养。甚至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没有认真听,忙着板书或自己思考着下一个教学步骤,对于学生的朗读情况自然就心中无数了,更谈不上对刚才的朗读情况指出是与非,这只是一种“放羊式的朗读”。我认为朗读前应给学生一定的要求或目的。在学生初读前,教师可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扫清阅读的基本障碍。也可设计几个简单的思考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朗读,在读…  相似文献   

11.
封潇老师执教的《两小儿辩日》,在全国"教育艺术杯"课堂教学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这堂课有两个特点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重视朗读,言文并重;二是以学为主,少教多学。这堂课最明显的特色就是以不同形式的朗读贯穿始终,从教学设计来看,一共安排了五个环节的朗读,每一环节都独具匠心:一读识文,这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二读说文,重在疏通文意;三读辩理,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课文的论辩特色;四读析人,抓住关键字词,让学生赏析文中的人物形象;五读启智,总结学习方  相似文献   

12.
因为初中生的生活经验普遍不丰富,学生在写作中往往喜欢虚构情节,造成文章"空洞"、读而无味。针对这种现象,许多老师为了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开始鼓励学生写日记。日记写作让学生记录自己生活发生的点点滴滴,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有助于学生对生活实践经验的积累。培养学生日记写作的习惯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品味自己生活,而且能够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一、通过朗读背诵来培养语感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是了解文章、领会语言的的前提,是学习语言的一个基本方法,朗读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通过朗读、背诵,学生才能更好理解文章语义,才能培养出良好的语  相似文献   

14.
当今小语界的共识是;医治小语教学费时多收效差的根本良方是学生为主、训练为主、读书为主。我们从教学现场上了解到,怎样指导学生读书是众多小语教师十分急切需要的。一、练读的常见形式1.范读。即教师示范性朗读,有助于正确的朗读导向,使学生读时有路可循,有样可依。2.引读。即师生对读或问读的一种形式。引读可分为:①提示性引读,即教师引读文中的某个词或句子,学生接读。②插问式引读,即从文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朗读。③添词式引读,即教师添加表示逻辑  相似文献   

15.
朗读不仅可以让学生自然贴近作者感情,还可以锻炼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朗读是促进学生增强语感、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对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一、引导学生读正确,把朗读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二、入情入境后,训练语感,再有感情地朗读.三、美读课文,真切体验,赏读升华.四、教师运用电教手段,激活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6.
朗读不是乱读或滥读,有的教师把朗读当作了解课文内容的一种方式,每堂课都让学生读,却没有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和要求,学生只是泛泛而读,注重内容理解,忽视朗读习惯与方法的培养。甚至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没有认真听,忙着板书或自己思考着下一个教学步骤,对于学生的朗读情况自然就心中无数了,更谈不上对刚才的朗读情况指出是与非,这只是一种“放羊式的朗读”。  相似文献   

17.
自从提出"整体阅读"的口号后,课堂文本教学与文本研读的浅表化、粗略化倾向日趋严重。"整体阅读"的教学模式大体由四块组成:集体自读—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集体自读"一般指学生自由默读或集体朗读,小组  相似文献   

18.
几年来,我校对低年级学生的作文训练,采用了多种形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孩子们的作品已在省级以上报刊登出数十篇。我们采用的方法是: 1.说说写写。在一年级学完汉语拼音后,向学生讲述日记的写法,启发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用拼音夹汉字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教师挑选出好的日记,让小作者当众朗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朗读的标准是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在常规教学中,学生基本能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在熟读的基础上把课文读流利,可是"有感情"地朗读是需要教师引导的。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呢?一、教师范读,营造文本"感情"的氛围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当前朗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是让学生"自己爱怎样读就  相似文献   

20.
一抓住课题,引导朗读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十分有情趣的童话故事.先来读一读课题,看哪位同学能读出课题的含义. 生: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我"读成重音) 师:还有哪位同学有勇气尝试一下? 生: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自豪"读成重音) 师:齐读课题,要读出"谁"应该感到"怎样"才对.大家都知道课题中的"我"是小骆驼,"小骆驼"是在什么时候对自己说"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用自豪的心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反思:从课题入手,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我"和"自豪"是重点词语."我"是小骆驼,是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自豪"体现了小骆驼内在情感的变化.抓住了重点词语,这个句子就读好了;句子读好了,就容易理解课题的意思了.此外,读懂课题对全面、准确理解课文很有意义. 师:起初小骆驼感到自豪了吗?(自卑、委屈)因为什么事小骆驼委屈得不得了?请同学们拿起课本,一起朗读第1自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