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三层次、全程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专业“三层次、全程化”实践教学模式,是将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分为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地将实践教学分散化安排到法学专业(本科)的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全方位地接受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的实践训练,从而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法律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2.
试论法学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学生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作用发挥不足的现状,作者提倡建立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并以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三个模块为平台构建法学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互动"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模式,符合进出口贸易教学的特点,能够使教学由单向传授转化为多向交流。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探索与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与实践能力,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平等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王聪 《教师》2011,(29):65-66
作为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法理学在法学专业教育中占有基础性地位。笔者从目前课堂教学现状入手,在讲述教学法的主导地位不可动摇的基础上,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法、诊所式教学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探析该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保证实现法理学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5.
作为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法理学在法学专业教育中占有基础性地位。笔者从目前课堂教学现状入手,在讲述教学法的主导地位不可动摇的基础上,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法、诊所式教学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探析该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保证实现法理学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6.
法学专业已成为高等院校普遍设置的一个专业。但由于大规模粗放式发展.所以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与之相配套的实践教学模式也几乎是一片空白,这大大影响了法科学生的就业。文章立足于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现有模式。提出了模拟教学制度化、实训和实习中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发挥、引入“法律诊所教育”等措施,以期实现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法学专业已成为高等院校普遍设置的一个专业。但由于大规模粗放式发展.所以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与之相配套的实践教学模式也几乎是一片空白,这大大影响了法科学生的就业。文章立足于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现有模式。提出了模拟教学制度化、实训和实习中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发挥、引入“法律诊所教育”等措施,以期实现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浅议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例教学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流行的教学模式之一,它既是一种具体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更是一种带有全新理念的教学思想.非法学专业学生与法学专业学生在兴趣、阅历方面都存在差异性.这就需要法律基础教师采取更加灵活、生动、激发兴趣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学习法律知识并进行良好的道德培养.案例的生动、灵活恰恰能实现法律基础教育与高校非法学专业学生知识欠缺之间的平衡,达到法律基础教学的目的并配合"两课"教学的展开.  相似文献   

9.
实践教学是远程开放教育的一个难点。根据目前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结合远程开放教育特点 ,笔者设计了分散化、多元化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将专科起点的三个学年分为基础性教学、拓展性教学和研究性教学三个阶段 ,在每个阶段分别设置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 ,以培养学生会求知、会实践、会发展的实际学力  相似文献   

10.
教学模式是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是产生最优化的教学实践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