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微型蒸馏头替代常量分水器来制备正丁醚,既能满足分析要求,又能节省实验经费.  相似文献   

2.
用微型蒸馏头替代常量分水器来制备正丁醚,既能满足分析要求,又能节省实验经费。  相似文献   

3.
用微型蒸馏头替代常量分水器来制备正丁醚,既能满足分析要求,又能节省实验经费。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回流添加装尾气吸收装置,分水器改装蒸馏装置,并加入碳酸钠中和反应结束后残余的硫酸而降低碳化现象,对实验教材中正丁醚制备的实验进行了改进,使实验过程更加简易方便且提高了产率。  相似文献   

5.
进行有机化学实验 ,通常总要用到分水器 .[1~ 3] 一般使用时 ,回流物中水的密度都比较大 ,水处于分水器下部 ,打开下端活塞 ,即可分去水 ,使平衡向生成水的方向移动 .然而 ,也还会有另外的情况 ,回流物中 ,水的密度不及其它组分大 ,浮在上部 ,随着反应的继续进行 ,水必然会进入反应器 ,打开活塞只能将下部馏分放出 ,这种情况不利反应的继续进行 ,也不能提高转化率 ,针对后一种情况 ,将分水器进行了一些改进 ,如下图 :收稿日期 :1998- 2 - 17 作者 :文耀智 男 副教授  图 1 ,为常用型 ,如果水处于下部时可分去水 ;图 2 ,将活塞下管与蒸…  相似文献   

6.
以蒸馏烧瓶和分水器替代索氏提取器的相关部位,使装置变得简单易行,以保证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以蒸馏烧瓶和分水器替代索氏提取器的相关部位,使装置变得简单易行,以保证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笔者已发表的单个实验到连环实验,结论实验到过程实验、"完美"实验到不成功实验、单科实验到跨学科实验、"平淡"实验到"刺激"实验、平面实验到竖直实验六个方面改变的基础上,从另外六个方面再谈物理演示实验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问题的由来] 课本"化学实验方案设计"要求学生学会"制备实验方案设计"、 "性质实验方案设计"和"物质检验实验方案设计".对"物质检验实验方案设计",除要求结合"性质实验方案设计"定性检验某种物质的存在,还要求学会定量测定某种物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结合"建筑环境学"课程的特点和内容,构建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验教学方案,并提出了"室内有害物测量实验"、"建筑热舒适环境测试实验"、"建筑声环境测试实验"、"室内平均照度测量实验"和"室内采光曲线的测定实验"的实验方法,通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重讲述轻实践、重指导轻探究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提高实验准备的"效"度、实验过程的"精"度、实验结果的"可见"度,同时,实验全程要有"思"度,并关注实验的"广"度。  相似文献   

12.
正学者调研发现,义务教育课程改革10年来,化学实验教学名为加强,实为削弱,不少学校以课时不足、实验过于费时等为由削弱了化学实验教学,将做实验变成了教师"讲"实验、学生"听"实验和"背"实验。应试教育观念一直在左右着化学教学,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评价以纸笔测试为主,过程性评价可操作性不强,而仅有的实验的纸笔测试"穿新鞋走老路",无法对真做实验和不做实验的学生进行有效  相似文献   

13.
以氢氧化钠的性质实验为载体,探讨"实验"—"情境"—"思维"的关系,突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一、"理想条件"类的实验所谓"理想条件"类的实验,是指物理实验的条件非常苛刻,教师在上课时因条件限制无法通过操作直接展示物理现象的实验。对如此另类的"理想条件"类的实验,教师不妨采取这样的处理策略:一是确定影响物理实验项目的要素,了解实验现象的变化与什么有关;二是趋近该物理实验项目的"理想"条件,通过实验条件的创设,使影响要素逐渐趋近"理想条件";三是得出逻辑关系,即通过现象和条件的因果关系分析,得出实验现  相似文献   

15.
实验是化学课程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课内实验"、"开放性实验"、"家庭小实验"几类.  相似文献   

16.
有些物理实验要在课堂上做并不太方便,且实验效果也不形象直观,属于"无形"实验。如何改进这些实验,让"无形"实验变成形象直观的"有形"实验,激发学生学好物理的潜能?对此,笔者有探索、有困惑、有收获……曾从其他学科知识中得到一些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态学实验研究的具体案例,对"可重复原则"在生态学实验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应用策略:"不可重复的"生态学实验,不可强求其"重复",但如果是人为造成的,则应该加以改善,而且,"不可重复的"生态学实验,可以按照另外的"可重复原则",以尝试"重复";"可重复的"生态学实验,如果代价不大,可以按照"可重复原则"进行"重复"实验,否则,可以另辟新径,进行"对照实验"或"自然重现";在贯彻"可重复原则"的过程中,不能偏爱生态学实验的"可重复性",有意地进行生态学实验室实验或者生态学微宇宙实验,而较少进行中宇宙实验、宏观宇宙实验乃至野外微宇宙实验,降低乃至牺牲生态学实验的"真实性";不能偏爱生态学实验的"真实性"及其论证,如偏爱显著性,高估"显著性功效",损害其"可重复性",由此,应该量化"显著性功效",发现显著性偏爱,避免这一点;不能偏爱生态学实验的"正面"结果而嫌弃其"负面"结果,弃"负面"结果于不顾,进而不采取"可重复原则"对此进行"重复"实验。这种生态学实验"可重复原则"的应用策略与传统科学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8.
数学实验是学生"做学思一体"的创造性学习方式。数学实验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深化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领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建构。"趣味预习"实验、"微探究"实验、"快乐应用"实验等数学实验模式,能让数学学习不再枯燥,让学生喜欢上数学。  相似文献   

19.
曹会  张飞 《物理教师》2012,(6):43-44
"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电磁感应"的核心内容.这三节均是以实验为基础而总结出规律的教学,所以实验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笔者根据教学需要"量身定制"了3套实验装置,谨以此文与大家分享.1"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演示实验1.1原有实验不足  相似文献   

20.
戴志宣 《初中生》2011,(35):50-51
实验名称:观察"困难"与各种物质的反应情况实验目的:找到战胜"困难"的关键因素实验器材:试管若干、烧杯一个、"困难"溶液一瓶、其他物质少许、镊子、滴管。实验步骤:1.准备试管,在试管内倒入约1/3体积的"困难"溶液,用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