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一红 《今传媒》2012,(6):102-103
校报新闻图片具有特殊的传播效果,校报编辑要在海量的图片中挑选出适合校报刊用的新闻图片是编辑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同时,这也是对校报编辑掌控新闻图片编排能力提出的挑战。校报编辑只有以认真细致的态度、科学缜密的思维、不断创新的意识,在新闻图片的选择和编排上做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既遵循规律又勇于创新,才能充分发挥新闻图片的优势,使校报受到师生的喜爱。  相似文献   

2.
杨洪波 《新闻窗》2011,(1):47-48
在高校校园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校校报的传统地位受到了挑战,特别是在新闻时效性方面,校报新闻无法与校园网络相比。作为校报的编辑人员,危机感时刻提醒着我们,要想把广大师生的眼球吸引到校报上来,校报编辑要与时俱进,要以独特的思路进行新闻策划。  相似文献   

3.
杨洪波 《报刊之友》2011,(11):128-129
校报新闻策划是依靠多方面的信息交流和思想碰撞,经过不断的比较、论证和修正才最终完成的。近年来,校报新闻策划在校报编辑记者的采访报道中使用得越来越频繁,一篇新闻报道,如果有了策划意识,就会有新意,有深度,能够引起广大师生的关注,并对他们有所启迪作用。校报编辑除了要掌握广泛的校园信息、党和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和法律法规以及学校有关政策之外,还要具有对社会政治、教育形势发展变化的敏锐观察力和及时的信息捕捉能力。  相似文献   

4.
杨洪波 《今传媒》2011,(11):128-129
校报新闻策划是依靠多方面的信息交流和思想碰撞,经过不断的比较、论证和修正才最终完成的。近年来,校报新闻策划在校报编辑记者的采访报道中使用得越来越频繁,一篇新闻报道,如果有了策划意识,就会有新意,有深度,能够引起广大师生的关注,并对他们有所启迪作用。校报编辑除了要掌握广泛的校园信息、党和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和法律法规以及学校有关政策之外,还要具有对社会政治、教育形势发展变化的敏锐观察力和及时的信息捕捉能力。  相似文献   

5.
新闻评论通常被称为报纸的旗帜,是报纸常用的一种新闻体裁。它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典型的新闻事实、社会现象或问题,发议论,讲道理,谈看法,辩是非,直接阐明编辑部或作者的观点、立场和态度,反映和引导舆论,从而起到影响和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言行的作用。因此,高校校报可以配合学校重要工作、重大事件或针对校内一些倾向性问题,及时发表社论、评论文章等,或开设言论性小栏目,强化对校内热点新闻的透视,扩大新闻传播的舆论导向作用。新闻评论,高校校报不能没有你高校校报新闻评论的重要作用在于正确阐述国家高等教育的方针和政策,宣传校党…  相似文献   

6.
何强 《新闻记者》2007,(7):80-82
我国大多数高校内部.目前的主要新闻传播渠道有两个.一是校报.另一个则为网络。对于校报来说,由于其周期长(周报、旬报或者半月报、甚至月报).新闻时效不强,在高校遭遇生存困难。部分高校的网络则由于信息发布不及时、信息资源匮乏,点击率较低,在师生中缺少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张岚 《新闻实践》2004,(6):58-59
面对现代社会信息纷繁的局面,短新闻,应成为高校校报的主攻方向。 一、校报特点决定校报新闻要短 高校校报正日益受到学校师生的重视。与其他报纸不同,校报新闻传播模式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如出版周期长、传播范围小、报道半径小;学校工作的重复性、周期性,使校报的报道内容也表现出重复性;传播对象的高知识化,对信息的需求量更大,更新。校报还具有史料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带来了新闻写作的特殊规律,因此,要使校报新闻传播  相似文献   

8.
严琳  王继武  易同民 《今传媒》2011,(11):120-121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教育部在长沙和西安设立临时大学,国统区各高校则被迫内迁,直到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内迁的大学才纷纷回迁。在解放战争时期,高校校报以宣传战争形势、鼓舞师生斗志为主要内容,陕西高校校报在时局动荡中生存、发展,各校校报信息量的增大,逐步凸现出新闻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以市场报理念打造新型高校校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校报自1998年纳入国家出版系统以来,进入了不断发展的新时期,成为我国新闻队伍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校报也是反映和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极为重要的舆论阵地。但是目前,由于很多高校校报自身存在的问题,使其未能发挥出应有的影响力。如果我们能够把成功市场报的办报理念,运用到高校校报上,无疑将会在提高校报影响、强化校报传播能力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一、高校校报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受出版周期的限制,高校校报的新闻特征不突出,刊登的新闻经常都是过了半个月甚至是一个月的“旧闻”。而且,由于存在着写作方式陈…  相似文献   

10.
陈挚 《东南传播》2014,(9):165-166
高校校报是高校的权威主流媒体。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校报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下降,而选题上的局限和障碍是影响其传播力的最重要因素。校报工作人员改变新闻旨趣,回归报纸的新闻本位,是走出校报选题困境必然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1.
高校校报属于新闻业务范围,但是,校报又和社会上的一般日报不同。日报天天出版,大量刊登“今日讯”,给人以新鲜之感。校报短则一周出一期长则半月出一期,有的甚至是月报。所刊登的新闻,不论对读或编,可以说都是“过时的新闻”。  相似文献   

12.
高校校报报道以消息为主,消息结构以金字塔型为多,其内容多有同质化现象,要通过其他新闻类型、新闻结构和导语实现校报新闻的革新。  相似文献   

13.
赵蔚 《新闻传播》2010,(2):65-65,67
中国高校校报在中国高校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几乎同时出现,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见证。由于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校报的质量与社会上的新闻报纸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要充分利用高校自身资源,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加强科教新闻的报道,开辟理论空间,以解决高校校报发展中的质量问题,使之更好地成为高校宣传的主阵地和重要窗口,成为教育部开展专题调研工作,成为各高校之间、高校和社会之间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和上海市高校校报工作研讨会前不久在山东省烟台市举行。这次会议是由山东省校报研究会、上海市校报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出席这次会议的八十名代表,来自山东省和上海的六十九所大专院校校报编辑部,他们向会议提出了三十八篇论文,就校报的党性原则和新闻特点、新闻写作与编辑艺术,以及按照新闻工作规范化的要求加强校报编辑郎的建设问题,作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并且探讨了今后加强横向联系、开展学术交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烨 《新闻知识》2012,(10):103-104
近年来,高校网络新闻和校报新闻的同质化现象日益突出。雷同的报道,令本就不广泛的受众腻味,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校园新闻传播的实效。本文分析高校校内传播媒介新闻同质化成因的同时,提出易于推广的避免校内媒体新闻同质化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6.
高校是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校报作为在这一特殊环境中的新闻媒体,具有其特殊的使命。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校报不断吸取新的思想、观点、方法,针对广大师生普遍关心的问题,不断赋予校报新闻以新的内涵,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校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在提高新  相似文献   

17.
付松聚 《今传媒》2012,(5):127-128
高校校报作为高校党委的机关报承担着宣传学校对内、对外宣传的重担。随着多元媒体的空前发展,校报的生存空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在校报新闻采写与编辑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这势必导致校报今后的发展和影响学校的声誉。本文以河南高校校报为样本,对当今校报中在新闻采写与编辑方面存在的问题作出评价与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并从几个方面提出针对性对策。  相似文献   

18.
邢秋艳  孙晓华 《新闻传播》2010,(9):21-21,23
我国高等院校校报,是高校党政领导和广大师生的耳目喉舌,是高校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为此必须在深度报道、言论剖析和新闻策划等方面下功夫,进而提高校报在高校的宣传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试论新闻报道的民生性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徽 《新闻传播》2004,(10):20-22
民生性,是当前传播形势下新闻报道“含金量”的一个新取向,一条新闻的新闻价值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新闻事实和民权、民生、民情、民用及民气的关系,取决于该新闻是否“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事实上,大量的新闻都是以自己的小  相似文献   

20.
田园  蔡宣挺 《新闻前哨》2007,(10):99-99
构建和谐校园的着力点校报学生记者应根据校园内的新闻事件、校园热点、师生心理和形势的发展变化,有针对性地发表正面引导的理论文章,解疑释惑,统一思想。同时要注意发挥学生记者的特殊身份优势,多宣传报道师生关心的事、关注的事、涉及师生利益的事,当好疏导和化解校园内各种矛盾的"减压阀",为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