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陆佳 《学子》2014,(13)
正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的最基本的品德。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一种不忘他人恩情、萦绕心间的情感。那如何在班中开展感恩教育呢?我就结合园内特色"感恩关爱文化",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在班级中实施感恩教育的活动来说一说。一、挖掘教育资源,培育感恩之心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幼儿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与人  相似文献   

2.
感恩是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心态。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颗和平的种子,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子。学会感恩对幼儿一生都很重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  相似文献   

3.
感恩是一个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如果人学不会感恩,那么他的人生将黯淡无光,也不会有人愿意为这种人付出,感恩的思想需要从小灌输,让幼儿从开始成长就能有这种观念,那么他的成长将会更加精彩,也会收获更多,对幼儿感恩的教育是幼儿教师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教学让感恩的种子在童心中发芽,让幼儿能够时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这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是很了不起的成就,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这一点,这种做法会让幼儿在以后的成长中想要培养感恩之心更加困难,所以感恩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是在孩子自身基础上.”幼儿感恩意识的培养也要以幼儿自身为基础,因为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它需要教育的引导和环境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进而外显为感恩行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幼儿期对其进行感恩教育,孩子的习惯容易养成.因此,在幼儿时期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美好情感是童年形成的,如果童年教育蹉跎,逝去的将永远都无法挽回。"孝顺父母、感恩父母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传统美德。父母是幼儿接触最多、最为亲近的人,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应该从自己的父母入手,从爱父母、爱家庭的角度出发,逐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情感。本文提出要链接自我,在紧扣形象素材中实施感恩教育;把握契机,在紧扣真实事件中实施感恩教育;整合运用,在开掘节日资源中实施感恩教育,从而促进幼儿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6.
如今的家长,比较侧重培养幼儿的知识、能力、特长和兴趣爱好,而忽视了幼儿良好情感的培养,尤其是爱心和感恩心的培养。我们经常看到有一些幼儿缺乏爱心,表现出自私、狭隘、霸道、脆弱、敏感、任性等性格。为此,我园的感恩文化教育不仅能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还能培养幼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在我园感恩文  相似文献   

7.
“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幼儿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幼儿园正是一个人童年时期受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幼儿期也是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最佳时期。作为幼儿教师,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更应该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使孩子们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培养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这样的教育需要幼儿园、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予以支撑。  相似文献   

8.
彭杰慧 《广西教育》2009,(31):54-54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开展感恩教育是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需要。目前很多独生子女自私、冷漠、霸道,不知道如何关心他人,习惯了索取,缺乏一颗感恩的心。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引导他们,唤起他们灵魂深处的善良本性与感恩之心。让幼儿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性格、习惯、品德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进行感恩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的幼儿感恩情感淡薄,其主要原因是感恩教育的缺失。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培养幼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为基础,剖析培养幼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培养幼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幼儿教育是现代基础教育的一部分,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幼儿的感恩教育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对幼儿的感恩教育必须抓紧,但对幼儿教育不能从简单的传统教育入手,如果能在角色游戏中让幼儿学会感恩,就将有利于幼儿对感恩定义的理解,使感恩定义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儿童的情感和思想中。本文对幼儿缺少感恩意识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在角色游戏中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方法及策略。  相似文献   

12.
感恩是增进人与人之间感情融洽和睦的助长剂。学会懂得感恩,能化解心中的苦闷与烦恼,友谊情感也在感恩中得到升华。青少年更应懂得"知恩图报",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自己曾受到的恩惠,班主任更应以此为契机,教育青少年"知感恩,图回报"。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德育的目标是萌发幼儿初步的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初步形成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的好孩子。然而,许多孩子都是家里的"爷爷"、"奶奶",这些孩子相对自私、敏感、没有礼貌、不讲道理缺乏仁爱之心和爱心、缺乏感恩的心,不懂感恩,不想感恩、不会感恩,而感恩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的最基本的品德。所以,幼儿的感恩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家庭的重视,成为一种研究的趋势。做好感恩教育,幼儿园和家庭必须要重视起来。  相似文献   

14.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幼儿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但在多种因素下,"感恩情感"的缺失已成为社会问题。从幼儿阶段就开展感恩教育,培养感恩的美好品德,应成为幼儿园教育目标中的重要一项,也是促使幼儿个性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幼儿园主题课程背景下,分析在幼儿园开展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探索以生活体验的方式有效开展幼儿感恩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由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引起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如果每个人都能学会感恩,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将会变得和谐、亲切、健康,生命之树也将得到滋润。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性教育,对于提升人的品德和精神境界有重要价值。本文从“襄樊5名贫困大学生因缺乏感恩心而被取消受助资格”入手,对感恩教育概念、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原因及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找到提高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习惯、品德形成的重要阶段,感恩教育在儿童早期教育里具有特别的价值。我们必须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的指导,让幼儿从小养成感恩意识。  相似文献   

18.
在"三有三讲"这一主题德育背景下,通过班级活动开展感恩教育,将感恩的种子播撒到孩子们的心田,让他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将爱洒向人间,温暖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19.
浅谈感恩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恩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实践层面,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的教育,使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学会感恩就等于架起了做人的支点,在积极开展"八荣八耻"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该认真搞好感恩教育作为荣辱观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以"感恩报德"为荣,以"忘恩负义"为耻,努力营造一种全民知恩图报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49,自引:0,他引:149  
陶志琼 《教育科学》2004,20(4):9-12
感恩教育作为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和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对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品味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马加爵事件中由感恩心缺乏引起的害人害己悲剧入手,进而对感恩教育的价值、内容、方法与手段及其实施感恩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