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尔基说:"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 去年的一天,我在王府井等车.忽然有一位中年妇女走近我,大声叫道:"哎呀,你还认识我吗?"  相似文献   

2.
在王府井风入松文源书店,我见到了百忙之中的书店董事长王炜先生.在他递过来的名片上,赫然印着一行小字"人,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3.
人民日报总编辑给我写回信1996年12月21日上班时,我看到办公桌上放着一封人民日报社给我的信。我以为这不过是一封千篇一律的铅字退稿信。可是拆开一看,是一封手写回信。那清秀工整的笔迹,亲切的话语,使我异常高兴,我迫不及待地逐字逐句地阅读,等我看到最后...  相似文献   

4.
许林 《新闻实践》2010,(3):9-11
金像奖涉假披露缘起 2009年12月31日16点多,我与老伴正在北京王府井给孙女买小金锁,手机响了,是中国青年报图片总监贺延光的电话,他约我有事面谈。见面后.直性子的延光单刀直人地问我:“认识桑玉柱吗?”我说:“不认识。我只知道他是个拍照片的。”“郎琦呢?”他又问。“郎琦我知道,他是《吉林画报》的老人儿,树挂拍得很好。可我没与他接触过。”紧接着,他就说:“桑玉柱获得的金像奖掺假了。”  相似文献   

5.
《今传媒》1997,(1)
《电影画刊》寄送样刊给我已经连续两年多了,是供审读用的。我虽不是从头至尾看,却也是每期都浏览,专挑毛病。因没挑出什么大毛病,也就没写审读文章。每期刊物一到,有很多人争着看,借刊的人也很多。我想,一个刊物能坚持给审读员寄样刊,说明一种接受管理,欢迎批评...  相似文献   

6.
彷徨无度     
前些天我特别不爽。借口过生日,拉着老婆跑到民族园一家台湾餐馆咸咸糊糊地喝了一顿汤。老板很会做生意,专门给我播了一首生日快乐歌,接下来就是老崔在喇叭里不要命地吼:“给我点刺激,我的大夫老爷;给我点爱,我的护士姐姐;因为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老崔老矣,尚能歌否?我这一想不打紧、心里…酸,差点唏嘘起来,突然感觉我才17岁怎么就像一位老人呢?  相似文献   

7.
坚守     
我不知她是否依然坚守; 是否有更多人和她一道坚守; 新时期极端困难的坚守…… ——题记 —题记 我说,好了你跟我说说好好说说,光是大道理,我怎么写立章呀——那时我正患感冒,鼻涕一把眼泪一把。 时值1992年1月,公安部评出的十大杰出民警正在北京颁奖:中央首长接见每人发了一块城砖样沉甸甸的奖牌;天安门广场看升旗,看罢又登上天安门城楼目光沿京城中轴线远眺;身披大红绶带站在王府井南口参加爱民月活动给过路行人散发材料;去另一直辖市天津作报告,沿途交警敬礼欢迎,手套雪白。他们理所当然成了当月的传媒中心。 你在西安呆过,地理不生语言也熟,再加上你是个女的杰出民警中就这么一个女的你去采访她吧。《啄木鸟》女编辑张欣欣给我派活儿。  相似文献   

8.
存钱盒     
我有一个非常精致的“小丑”存钱盒,是爸爸去北京出差时给我买的。这个小丑既幽默,又滑稽,看上去真逗人喜爱。它深深的眼窝,小小的蒜头鼻子,紧闭着的小嘴歪向右边,还有一个又圆又光的大脑袋,两只耳朵一只大,一只小,活像两个茶缸把,一顶坠有绒球的绒线帽歪歪地扣在脑袋的顶端,脖子上还系着一个红色的蝴蝶结 它一只眼睁一只眼闭,好像时时在提醒我:“小伙伴,我现在只睁一只眼.你在我的脑袋里放多少钱,我都不在乎.只要你不乱花零钱.我就高兴。’ 自从有了这个存钱盒,我就不再乱花零钱了:把爸爸妈妈给我的零用钱都存在里面 …  相似文献   

9.
王桂云 《图书馆论坛》2005,25(4):208-209
看了《图书馆论坛》从业抒怀栏目,给了我很多启迪,那一篇篇动人的故事打动着我,激励着我,不由地使我提笔撰写自己25年来在图书馆这块神奇的沃土里的成长与变化,以一篇水平不高的文章,感叹25年来一位普通图书馆工作者的从业情怀。  相似文献   

10.
捧着刚到手还散发着油墨香的《军事记者》,如同抱着新生的婴儿一般,喜爱之情油然而生。轻轻地翻开首页,禁不住几多愁味又涌心头……记得那是个炎热的中午,我很不情愿地被老文书叫到了图书馆,任务是帮他打扫和清理那里的卫生。这样,我只好与中午觉Bye-Bye了。我拿着扫把漫不经心地刮着蜘蛛网,心里自然是一肚子怨气没地方撒。当我搬开书柜时,一叠旧报纸夹着几本破杂志掉了下来,我弯起腿就是一脚。这捆旧报纸和破杂志便被我给踢散了。突然间,一本《新闻与成才》的杂志摄入了我的眼内,心中的怒火顿时消了大半。我三步并着两步地走上…  相似文献   

11.
卫水山 《出版史料》2007,(4):124-125
我收到一本题为《灵秀之气》的朱虹绘画纪念集。朱虹(1930~1997年)是人民出版社的老同志,长期从事出版财务工作。以往我只知作者是位一生在出版单位工作的优秀财务干部,哪能想到她还是位颇有灵气的业余画家。因此,我心中涌动的欣喜情愫已浓浓了。迫不及待打开纪念集,面对幅幅绘画作品连同每页文字,细细观察着、感受着、沉思咂摸着。那几天我把集子断断续续读过三四遍,给我留下了遐思多多。  相似文献   

12.
今日中国正发生着令人瞩目的变化,不断出现新的矛盾、冲突和摩擦。可是,读者在阅读我们的报纸时,又常常觉得没有多少新鲜的东西。特别是作为报纸“橱窗”的一版头条,读起来总觉得不够味儿,最近有两条头版头条新闻却深深地吸引了我。一是1987年12月25日中国青年报的《岁末风乍起何以惊万人——北京市民抢购棉毛衫裤见闻》,再是1987年12月28日经济日报的《熙熙王府井何故农民多》。抢购风近年时有发生,个中缘由、症结何在?笔者在北京呆  相似文献   

13.
喂,汽车!     
一天清晨,我正做着大梦,迷糊之中接到一个电话,我最讨厌有人在我睡觉时给我打电话。电话里有人问:“桑塔纳小汽车卖多少钱一辆?”我就没好气地说:“我没有桑塔纳,只有一辆自行车,飞鸽牌的。而且也没有打算卖.你如果不是和我开玩笑,那么你肯定是打错电话了。”那人报出电话号码。没错,正是我家的电话号码,我这一次平静地说:“这里是私人住宅,你肯定是弄错了。”  相似文献   

14.
离基层近点     
手捧散发着油墨清香的《解放军报》、《空军报》等报刊,看着自己的名字变成铅字,作为一名士官报道员,我确实有点欣喜若狂。冷静之余细加思索,是部队基层给我提供了丰富的写作源泉,使我不断成长进步……  相似文献   

15.
体育彩票     
最近,我迷上了买体育彩票。对于我来说,买彩票不仅仅是想发一笔横财(这谁不想呢),更重要的是——或者说同等重要的是,买彩票给我的生活注入了希望。原本我的生活过得是有点暮气沉沉,每天干着相同的事情,见着相同的人,动着相同的念头,你完全看不出这种生活的堆积最终能导致出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这种堆积的本身有时都会让你感到厌烦,感到了无生趣。但  相似文献   

16.
金铃 《新闻三昧》2004,(8):43-43
屈指算来,你为我供稿已有两年了。你喜爱动笔耕耘。2001年,经同事推荐,我与你取得联系,并请你为我编辑的《精彩点击》专版每周提供一篇图片点评。从那时起,常常是每到周一便有一封邮给我的信,信封上总是排列着工工整整、一丝不苟的几个字——金铃同志收。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即使你有时外出,也会或提前赶出稿子,或从当地给我寄来。每每展开稿件,读着那一篇篇观点鲜明、语言生动、饱含深情的评论,我总禁不住会想,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相似文献   

17.
对于如何写好一篇新闻报道,我一直在努力探寻着。寻找怎样给听众朋友采制他们要听、想听的报道,目前看来,花些时间用在这个方面是值得的。  相似文献   

18.
母亲的爱情     
王丹枫  阿杰 《出版参考》2004,(11):11-11
“你的笑脸像春风,给我带来了一个温暖的春天。爱的种子就这样洛进了我的心田,震撼着我的灵魂,拨动着我的心弦。”  相似文献   

19.
带血的军报     
我第一次见到军报,是在8年前。那时,我才12岁,还在上小学。我的家在山村,很少能见到报纸,乡下人也不注重看报。而唯独我,每隔一段时间,总能收到几份《解放军报》,那是我大哥给我寄来的,他那时在云南边防部队当兵。收到大哥寄来的军报,我就美滋滋地读了起来。那时我不太关心国家大事,只是比较注意报上的那些英模,还有部队上解放军叔叔的故事。每次看完报,我就把那些报纸宝贝似地收藏起来,再等着大哥寄新的军报给我。有一次,有个同学要用一个漂亮的文具盒换我的两张军报,我都没动心。上了初中后不久,一件奇怪的事发生了,连…  相似文献   

20.
到一位朋友的家里探望她生病的母亲,闲谈中,老人家感叹说。人老病多,今年已生了三次病了。说着拿出一个小本子给我看,上面写着3月11日感冒,鼻子不通气。嗓子有点痛,服“力克舒”2粒一日三次,多喝水……后来我问这位朋友,你们家里没有学医的,为什么会这么完整地记载着生病及用药的过程。她说现在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是最大的。我很在意自己的家人的健康,所以才有这份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