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一化学课本上第一章红磷在氯气中燃烧实验存在如下缺点 :1.操作复杂 :此方法需制取氯气、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把燃烧匙移入盛氯气的集气瓶中三步操作 ,每步操作必须干净利落 ,否则要花费大量时间。2 .由于实验过程中有氯气逸出 ,造成环境污染。3.不能控制红磷与氯气的反应速度。为了克服上述弊端 ,现对本实验做如下改进 :一、实验装置1 .平底烧瓶  2 .内吸有浓盐酸的胶头滴管3.内盛少量红磷的燃烧匙  4.高锰酸钾晶体5 .氢氧化钠溶液  6 .烧杯  7.水止夹二、实验操作及现象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 .氯气的制取 :把胶头滴管内的部分浓盐…  相似文献   

2.
根据绿色化学理念 ,绿色化学实验应当是一种不产生或很少产生废弃物的实验技术和教学手段。为了使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绿色化学知识进行实验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地渗透绿色化学教育 ,笔者此前曾经对初中阶段的一些典型的化学实验及其产物的综合利用进行了研究[1] ,现再将两个涉及高中的化学实验进行探讨 ,与同行们共勉。1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实验及MnO2 的回收这是一个典型的无机制备实验。该实验中 ,以浓盐酸和MnO2 为原料 ,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MnO2 +4HCl =MnCl2 +2H2 O+Cl2 ↑  氯气是所需要的产…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氢气的性质和用途》和第五节《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教学中,教师要做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和钠在氯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按书上的仪器装置实验时,教师需事先制取氯气。教师在制取氯气的过程中以及在做上述实验时,都会有一定量的氯气扩散到实验室或教室里。由于氯气有刺激性气味,是有毒气体,因此危害师生的身体健康,由于教室里氯气的气味很长时间不会消失,不仅污染空气也影响同学们的学习情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这两个演示实验的装置做了改进,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取一支T型管(口径合适),用一支细玻璃管在酒…  相似文献   

4.
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修订本(科学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48页[实验2—7]金属钠在氯气中的燃烧实验:操作时是将盛有金属钠的燃烧匙加热待钠燃烧后,伸进集有氯气的集气瓶中。本实验操作有时不易成功,也不能补救;实验中现象不够明显,容易产生一些负面现象(加热点燃时,由于燃烧匙是铜做的,易产生Cu的焰色);实验过程中,未反应完的氯气易溢出,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5.
氯气的演示实验是高一化学中必做的实验。因我校条件所限,不可能在实验室中上课,必须把“瓶瓶罐罐”搬到教室里去做。现我把在教学中氯气的几种制取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学化学教材中有5个金属燃烧实验:初中教材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高中教材中“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实验、“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和“铝箔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这5个实验存在着共同的弊端:①燃烧前的预热时间过长,成功率不高;②反应极为剧  相似文献   

7.
关于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往的教学多采取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实验,然后归纳和总结实验注意事项,最后学生到实验室完成验证性实验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方式中,学生缺乏自主探究的机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和发展。在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采用了以学生课堂讨论、动手实验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开展对实验室制取氯气实验装置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8.
为避免有害气体对实验场所的污染,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可采用如下装置,进行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实验。一、实验装置二、实验步骤1.打开活塞F,在瓶外将氢气点燃,小心而快速地将导管伸过三口瓶内,使氢气在玻璃管D内燃烧。2.滴入全部盐酸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可见氯气在三口瓶内弥漫.旋转点火导管,使火苗离开玻璃管,并略加快氢气的排放速度,可观察到醒目的苍白色火焰,同时湿棉球旁出现飘动的白色雾带。3.由分液漏斗注入稀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氯化氢气体和余氯。三、实验分析1.从氯气产生到实验结束。整个装置都处于全封闭状态,故氯气和氯化氢…  相似文献   

9.
在高一化学《氯气性质》一节中,有氢气和氯气混合爆炸的演示实验,在该实验中,经常会出现试管炸裂,碎片炸伤学生现象。为了保证安全,特做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0.
实验室里,学生兴高采烈地做着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实验。这是一个经受过多次检验的实验了,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一切实验现象在教师的预料中,接电源正极的电极析出刺激性、黄绿色的气体,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呈蓝色,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氯气;接电源负极的电极析出金黄色的金属,推测可知是铜。  相似文献   

11.
中学化学电解水和电解饱和食盐水是两个课堂演示实验 ,按课本提供的实验装置 ,实验的实施难度大、需电解液多、手入电解液操作不规范 ,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所收集的氢气和氯气不足、验证氢气和氯气有难度且费时、存在氯气污染室内空气等问题。为改进上述两实验 ,笔者研制出一种盒式电解器 ,用它做电解水和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 ,操作简便、时间短、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一、盒式电解器的结构盒式电解器以有机玻璃片、橡皮塞、5号干电池中的碳电极、霍夫曼水电解器的铂电极、玻璃管、橡胶管等为材料 ,用氯仿及万能胶粘合而成。盒式电解器由电…  相似文献   

12.
正1原实验存在的不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钠在氯气中燃烧实验:将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至燃烧,再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倒扣在燃烧的钠上面。教学中笔者发现其仍存在不完善之处:对钠加热时间长,则消耗钠的量多,与氯气反应的量就减少;对钠加热的时间短,则可能观察不到钠与氯气反应的现象;对钠加热时会生成氧化钠,将钠与氯气隔开,反应可能无法继续进行;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集气瓶倒扣时,容易造成氯气泄露而污染空气,危害  相似文献   

13.
氯气是一种刺激性很强的有毒气体。我设计了一套防毒实验装置,实践证明,它能有效防止Cl2的系列实验对空气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1)设计初衷 高中化学氯气部分有很多丰富多彩的实验,但是由于氯气本身具有刺激性气味和剧毒,且金属在氯气中燃烧,放出的热量使大量的氯气逸出,不符合绿色环保的思想,故在课堂作为演示实验存在一定困难。本实验改进就是从环保角度出发,通过方法的改进,解决金属丝在氯气中燃烧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氯气与铜反应氯气与铜的反应作为氯气性质的经典演示实验,各教科书一直采用一束灼热的细铜丝与氯气反应,该演示实验存在着三个问题:①由于灼热的细铜丝在移入集气瓶时热量容易散发,反应达不到所需温度,有时只产生棕色的烟,而达不到燃烧现象;②实验在敞口的集气...  相似文献   

16.
氯气的制取是一个原子利用率很低且污染环境的实验。本文通过绿色化设计,将该实验与酸碱中和滴定和二氧化锰的回收组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原子利用率很高、不污染环境且能回收资源的绿色化学实验。  相似文献   

17.
电解食盐水是高中化学必做的演示实验,但实验产生的氯气对室内空气有污染,不符合环保要求,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因此,设计和制作“绿色食盐水电解器”,力图将产生有害物质的实验从源头或反应过程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在充分展示化学科学事实的同时,消除实验给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让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环保教育。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制取气体和性质实验常用分液漏斗、烧瓶和集气瓶组装成系统实验装置(如图1)。其优点是制气量大,可以系列化完成气体的性质实验,很受化学教师欢迎。但是,这一实验装置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在实验过程中,烧瓶里的气体压强稍大时,分液漏斗内的液体下不来;烧瓶内气压减小时,系统内产生了负压,极易发生“倒流”现象,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实验失败,甚至产生事故。本文介绍的装置就能彻底克服上述缺点。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新课程高中生物第二册实验九《DNA的粗提与鉴定》是高中生物中的重要实验,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实验。该实验所需器材多,材料需要量大,成本高。光是鸡血,全校需要一百多只鸡的血做实验(到市场杀鸡处去联系鸡血,经济实惠)。按教材进行实验操作,结果很不理想。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实验时间过长,课堂时间不够用;②实验现象不明显。本人经过反复探索和同教研组教师一起实验,对实验进行了一些改进,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20.
1氯气与氢气迅速化合而爆炸 (1)实验改进 此实验是研究氯气性质的实验,所需原材料是有毒气体氯气。力求使整个操作过程在全封闭环境中进行;尽可能使装置微型化,减少原料用量以减少或消除实验中产生的废气。笔者经过反复的研究与实践,设计了以下实验,经我校20多个实验班2年来的重复使用,效果颇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