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史上久负盛名,素有“奇书”之称。清初的小说家、戏曲理论家李渔,在两衡堂刊本《三国志演义序》中说:“尝闻吴郡冯子犹赏称宇内四大奇书。日《三国》、《水浒》、《西游》及《金瓶梅》四种。余亦喜其赏称为近是。”然则,称《金瓶梅》为“奇书”的非止一人。  相似文献   

2.
《金瓶梅》是我国古代“四大奇书”之一,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并列,且有“第一奇书”之誉。是否称得上“第一奇书”且不置论,但这部书的出现,使长篇小说的描写对象,由历史转向眼前,由神魔怪异转向现实人间社会,由帝王  相似文献   

3.
在明代“四大奇书”中,《金瓶梅》的梦境描写是最多的,也是水平最高的。《金瓶梅》中的梦境描写,对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有很大的影响,产生了比较好的叙事效果。甚至世情小说之最———《红楼梦》中的很多梦境描写都是从《金瓶梅》里借鉴而来。  相似文献   

4.
张竹坡评《金瓶梅》、脂砚斋评《红楼梦》,在艺术构思方面,都提出了一个“不写之写”的问题。张竹坡在《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中,谈到《金瓶梅》的作者写的六个妇女用了不同的方法时说:“其正写者,惟瓶儿、金莲。然而写瓶儿,又每以不言写之。夫以不言写之,是以不写处写之。以不写处写之,是其写处单在金莲也。”脂砚斋在第三回的夹批中说道:“写如海实不(按:此“不”字当衍)写政老。所谓此书有不写之写是也。”  相似文献   

5.
张竹坡评点《金瓶梅》 ,为我国文学理论留下一笔宝贵的艺术遗产。他创建性地提出《金瓶梅》是泄愤的世情书 ,是史公文字、第一奇书而非淫书的论断 ,确立了《金瓶梅》为我国“四大奇书”之首的崇高地位。他精辟独到地评价了《金瓶梅》的艺术 ,论及情节结构、人物形象、艺术手法、文学风貌等诸多方面 ,高度总结了因《金瓶梅》的出现而丰富了的小说艺术。尤其是张竹坡首创的书首总论的评点方法 ,健全了中国小说批评理论的组织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6.
理解一本书不那么容易,即如《金瓶梅》,它一问世就引起有识之士的青睐,袁中郎将它同《水浒》并列为“逸典”,冯梦龙还褒扬它与《三国》、《水浒》、《西游》同为“宇内四大奇书”。而时隔四百年后,对这部涂满神秘色彩的奇书又有多少理解?诚如日本全译《金瓶梅》的小野忍教授十年前所慨叹的,中国读书界对待《金瓶梅》实  相似文献   

7.
《金瓶梅》是一部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反封建倾向和极高的艺术成就的作品,因此得与《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并列,称为四大奇书。但其长期以来被视为“诲淫”之作,即使梓行以后,也被封建统治者几禁几毁,断断续续地被禁锢了数百年之久。自本世纪三十年代迄今,《金瓶梅》不仅受到了国内研究者的重视,而且蜚声海外,受到国外学者的注意。在对《金瓶梅》的研究中,尽管领域不断拓宽,程度不断深入,但因为  相似文献   

8.
也谈《金瓶梅》的方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也谈《金瓶梅》的方言毛德彪(临沂师专教学督导室)《金瓶梅》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的“四大奇书”之一,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然而,这部被鲁迅先生称为“同时说部,无以上之”的古典名著,至今不知为何人所写。在资料缺乏的情况下,为了解开这个...  相似文献   

9.
明代"四大奇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都与历史献有关系,由于创作背景不同、取舍不同、处理方式各异,成就了各自的特质和奇观。历史献不等于历史真实。历史小说的伟大经典《三国演义》的极大成功在于它是“学”。而学也讲真,但主要是追求美。  相似文献   

10.
从接受美学看《金瓶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明清诸小说中,大约再也没有一部著作象《金瓶梅》的本文意向那样的引起剧烈的争论。(这里讲的争论主要是指《金瓶梅》的本文意向的争论,而不是指关于版本、作者、书序等资料性的争论)。就是与《金瓶梅》几乎同时的,被并称为“四大奇书”的另外三部小说,既没有一部被置于同等的境地中,又没有一部引起纷纭的聚讼和不休的抨击。对此,笔者拟从接受者的审美角度——而不是仅仅从《金瓶梅》作品的本身一一去考虑引起这种奇特的“见仁见智”的现象,我们会发现,《金瓶梅》中的不确定性要远较其他作品为多。  相似文献   

11.
被称为元明说部“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是一部颇有争议的作品。几乎从它问世之日起,便接连不断地招来了一些人的诋毁。最为流行、最有影响的一种论调是称其为“淫书”,指斥此书有背名教,“坏人心术,甚至“决当焚之”而后快。然而,也有些有识之士力排众议,起而为之辩护。例如,公安派主要代表人物袁宏道在阅读此作后备加赞扬,说:“伏枕略观,云霞满纸,胜于枚乘《七发》多矣。曾经抄录过《金瓶梅》并为之作  相似文献   

12.
《西游记》同《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并称为明代的“四大奇书”。虽然都是“奇书”,但各有各的“奇刀处。《西游记》的不同之处是:人物奇、景物奇,故事奇、结构奇、蕴涵奇,奇思奇想、奇模奇样……然而,它的奇,又非“离奇”,让人不知所云,不可思议,无法理解,相反,人们正是借助这些奇人奇事,奇景奇思,由奇入妙,由妙入玄,从中感受到智慧,幽默、魅力,思悟出社会人生的哲理和真谛。正因为如此,这部书,自成书至今400多年来,一直盛  相似文献   

13.
《金瓶梅》中的酒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瓶梅》中的酒文化吴晓明在中国明代的“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中,作者写暴发户西门庆的穷奢极欲縻烂生活情形时,在斗酒饮馔上做足了文章。所谓“风流茶说合,酒是色媒人”,因此,好多故事的展合,都是围绕着酒食这一主题展开的。这一方面反映出了西门庆的豪华...  相似文献   

14.
试论《红楼梦》与《金瓶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红楼梦》的创作,深受《金瓶梅》的影响,这当是勿庸置疑的。尽管曹雪芹自己在《红楼梦》中并未提到《金瓶梅》这部书,更没有像称道《牡丹亭》和《西厢记》那样赞赏过《金瓶梅》,但在脂砚斋的评语中,有三处明确讲到这两部书的关系。其中庚辰本第十三回,有一则眉批云:“写个个皆别,全无安逸之笔,深得《金瓶》壸奥。”(原脱“瓶” 字)壸奥  相似文献   

15.
作为“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洋洋洒洒一百回,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金瓶梅》产生于明代末期,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仅以抄本流传,直到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冬才付梓刊行。明末著名文学家袁宏道(字中郎),不仅较早获得《金瓶梅》抄本,而且首先将其见诸于文字记载。万历二十三年(1595)袁宏道任吴县令,不久就从董其昌(字思白)处获得《金瓶梅》抄本。《袁中郎全集》书简  相似文献   

16.
《金瓶梅》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以《金瓶梅词话》问世以来,迄今已近四百年。它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是明代四大奇书之一。从题材内容、艺术形式上看,它有别于前三者,成就上也超过前三者。在我国长篇小说创作上是一座新的里程碑。《金瓶梅》是我国长篇小说中第一个以市井人物为主角写世情的人情小说。(《三国演义》以帝王将相为主角,《水浒传》以草莽英雄为主角,《西游记》以神仙妖魔为主角。)它写宋,实则写明。作者通过对土豪淫棍出身的、后又集官僚、奸商、恶霸于一身的西门庆及其一家兴衰的描写,广阔真实地反映了明代世纪末的最荒淫堕落的社会景象。它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但《金瓶梅》的作者是谁,至今还是个谜。书中的很多谜亦未解开。我们说,《金瓶梅》是最清醒的狂人之歌。这最清醒的狂人就是“嘉靖间大名士”兰陵笑笑生。兰陵笑笑生是作者化名。过去不少学者为寻出作者真实姓名对兰陵的所属颇争论了一番。如戴不凡先生根据金华酒系浙江兰溪所产就认为兰溪即兰陵;张远芬先生认为金华酒是兰陵酒的别称,从而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盛赞《金瓶梅》笔法“凡所形容,或条畅,或曲折,或刻露而尽相,或幽伏而含讥,或一时并写两面,使之相形,变幻之情,随在显现,同时说部,无以上之”。郑振铎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也说,《金瓶梅》无论内容或描写方法,都是一部“名不愧实的最合于现代意义的小说。”自它问世后,对其笔法抉微探幽者代不乏人。明人谢肇浙肯定其作者为“炉锤之妙手”。清人张竹坡因“其文洋洋一百回,而千针万线,同出一丝;又千曲万折,不露一线”,而赞为“妙文”(《竹坡闲话》);又因《金瓶梅》作者“文字穿插之妙”,致赞其“极尽天工之巧”(张竹坡《金瓶梅读法》五);  相似文献   

18.
《金瓶梅》是我国古代四大奇书之一,它以白描的手法刻画了明末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我们研究明代风俗制度的重要资料书。 本文即欲钩稽有关史料,对小说中屡屡提及的名帖作一番考述。 《金瓶梅》中的名帖,可粗略地分为两大类:手本与拜帖,前者限用于官场,后者则仕庶通用,下文试分述之。  相似文献   

19.
《金瓶梅》之奇,奇在描摹了绚丽多姿的女性世界,再现了明代的真实性,《金瓶梅》挥洒自如的神笔,章法严谨的结构,亦有可称“奇”之处,简言之:人奇,事奇,神奇,意奇,奇,《金瓶梅》可谓天下第一奇书。  相似文献   

20.
《金瓶梅》虽然曾被视为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四大奇书”之一,但却无缘广泛流传于世,历来被封建统治者视为诲淫的“秽书”而遭到被查禁、被封锁的厄运。这种判决果真公允吗?只要我们不抱任何偏见,客观地看待这部书,就不难得出否定的回答。实际上古代一些文人学士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不论是明代后期的袁宏道、谢肇浙,还是清代的张竹坡、毂旦,都程度不同地在这一点上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到了现代的鲁迅、郑振铎、吴晗等人,以及当代的学者、评论家们,更是否定了把《金瓶梅》看作淫书的观点,应当说这种看法是客观的、公允的。然而,时至现在,有些人总是不肯公正地评价这部书,仍将其视为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