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林涛 《文教资料》2011,(32):81-83
漆画是一种以天然漆为主要材料介入的艺术门类。在当代,为使漆画艺术发展,漆画作者必须展开对漆画艺术现代性与世界性发展问题的思考,思考与寻求漆画艺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当代漆画发展现状的认识,从材料、技法、创作思维等方面分析并提出问题,并且与其它画种及较为优秀的越南漆画等进行比较,就依靠自身因素演进和学院教育推动当代中国漆画发展的途径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3.
从具体的"漆艺语言基础,漆画基础语言,漆画综合语言,漆画个性语言"角度,结合中西哲学美学画学及当代艺术视界,剖析了中国漆画家程向君在艺术实践中激活传统漆艺技法和现当代艺术学术因子、激活历史与人文理想,使漆画从工艺与实用艺术为主上升到纯艺术领域达到当代新高度,使中国漆画从现代走向当代,从民族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4.
色彩是漆画画面表现的重要方式,对于提升漆画的画面表现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首先分析了色彩美在当代漆画中的主要表现效果,从中可以看出,色彩的运用能有效地突出画面的中心点,提高画面的空间表现力,最重要的是能让整幅画表现性更加连续。在此基础上,对当代漆画中色彩的应用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当前漆画创作过程中的色彩运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当代漆画讲究工艺制作,追求绘画蕴藏,包含了工艺和绘画的双重属性。漆画创作者要善于挖掘漆画的美学品格,并广泛运用于艺术创新中,拓展色彩的表现力和张力。这就需要将绘画性与工艺性结合。  相似文献   

6.
漆画起源古老的传统绘画,主要是从装饰艺术的漆器中衍生出的一种新型画种.当代中国漆画在创作过程中,因为材料的特殊性与多样性,所以与其他画种之间有着很大区别,且具备其独特的艺术性.漆画在现代室内空间装饰的应用很广泛,这与当今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革有着很大关系.漆画的欣赏给人以愉悦,同时舒缓了压力,满足了人们一定的审美需求.在如今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见的漆壁画、漆屏风、漆塑等,这些都无不体现出漆画的装饰之美与传统气息.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当代漆画创作正处于发展期,这就在一定层次上对我们的漆画教学提出了要求.漆画现在已经成为重要的架上绘画,并已经成为很多艺术家表达其艺术思想的主要语言之一,已经具有很大的开放性,我们应该从培养和挖掘人才的角度入手丰富我们的漆画教学.  相似文献   

8.
邹红 《闽江学院学报》2013,34(4):121-125
漆画是在传统漆器装饰艺术基础上产生的新兴艺术门类。通过梳理中古时期、明清近代,乃至当代中国漆艺术发展轨迹,可以展示漆器、漆画一脉相承的关系。新中国建立后,国门开放,信息畅通,使中国漆艺术界呈现出流派纷呈、人才辈出的新局面,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精神文化的多元性。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当代的中国漆画的源头仍归属于古老的漆艺术,创作者应在此基础上,坚持传统功力的修炼和与时代精神结合,才有可能创作出成功的漆画作品。  相似文献   

9.
漆画是继承了几千年的民族艺术血脉又具有新生活力的艺术。高校漆画教育正如火如荼地发展着,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本文尝试从教育"硬件"和教育"软件"两大方面着手,讨论当代漆画教育取得的成就以及不足点。  相似文献   

10.
高等院校作为当代漆画学术理论研究、专业艺术创作、人才培养的主要中心,自然面临着与新时代、新环境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并由此引发了高校漆画课程教学改革与自身发展的诸多问题。对传统漆艺的借鉴与发展,是漆画教学中的重要方面。在当前,漆画课程教学应向开放型、研究型、创作型方向发展,注重漆画课程教学的特色性与应用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油画家一方面受西方油画的影响 ,在艺术语言上寻求与西方对位 ;另方面又受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思维的影响 ,主观自觉地力图摆脱艺术殖民地痕迹 ,在艺术语言上又呈现出与西方不对位的势态 ,构成了中国油画风景发展的复杂状况 ,从而表现出中西文化对中国油画风景发展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当代中国美术的历史变革为大背景,记载评述近三十年以来发生在山西油画艺术各时期的大事要闻,涵盖生活工作在山西的当代美术家和在省外生活工作的山西籍美术家的生平事迹、艺术简历、艺术风格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将对他们在艺术形式语言、材料和技法、创新观念等方向的尝试、探索和反思进行研究。正面反映当代社会改革开放艰难历程中,山西文化精神在美术领域的新的突破和学术成果。探讨这一时期的山西油画艺术如何用理性的思考与观念的拓展,走出困惑与彷徨期,渐向成熟。同时,以艺术本体为基点。对发生在这个历史时期的艺术思想偏差现象以及所得所失做出尽可能客观公允的评论。  相似文献   

13.
通过阐释当代漆艺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当代漆艺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漆艺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多重身份,探讨了当代漆艺教育的发展方向。当代的漆艺教育要兼顾漆艺研究、漆艺教学与相关产品设计开发的均衡发展,坚持大漆技艺传承的基础上,促进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并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促进当代漆艺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绘画理论审美意象创作的一种高度概括,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造性的想象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中国当代化创造应对本国化有深入的了解,青年油画创作要不断地训练创造性的想象,为创造能够体现先进化发展方向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饱满的时代精神和真诚的个性创造的中国油画艺术而努力。  相似文献   

15.
同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相比,当代文学尚未建构起相对稳定的学科形态。主要原因是当代文学史研究的"思潮化"以及由此形成的狗熊掰棒子式的否定性思维。治本的策略是建构文学史的科学评价标准体系。它是一种"大文学观",其基本内涵,一是在历史发展和中西文化浑融的宏阔背景上考察当代文学的自然生成形态,把握其发展走向,二是以开阔的心胸承认文学的多本质性和多形态性,三是牢牢把握文学史发展中的艺术创新性。以此标准对当代文学进行整合性思考,包括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整合,十七年、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整合以及新时期各种文学思潮的整合,便可比较准确地把握当代文学发展基本脉络和流变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中西绘画是两种不同的绘画体系,中国画依附更多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底蕴,其审美思想、造型理念等都有着极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然而当代许多中国画作品传统笔墨性内涵与意象性体现呈现弱化趋势,创作表现更多趋于逼真、写实和制作方面,许多作品更流露出画家对中国哲学、古文诗学、书法、理论等传统文化素养的严重欠缺。以此为切入点,分析造成当代中国画创作这一现状的原因,并针对这一现状提出观点,进一步阐述传统文化在中国画创作与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唯美与幻象在当代工笔画领域中是两种主要而又不同的创作观念和表现形态。唯美是人们审美需求的产物,是工笔画固有的审美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演变而不断丰富和充实,在审美传统的延续和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位置。在当代工笔画领域中,唯美形态自觉融入当代审美特征,形成多种多样的当代唯美工笔画风。以幻象因素作为工笔画主要表现形态观念,反应了大批当代年轻画家的创作思想和审美特征,为当代工笔画的演变和发展又多了一种可能。分析唯美与幻象两种因素在工笔画中的创作观念和表现形式,是对工笔画的当代性进行最好的解读方式。  相似文献   

18.
"文人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和中国美学研究中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中国传统哲学和"士夫"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历代知识分子画家和艺术理论家不断丰富和发展并最终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文人画"理论体系。上溯唐代,从流传下来的书画作品和艺术批评中已经能够感受到时人对"文人画"的审美特征和艺术观念的关注,也充分预示了"文人画"在审美倾向和创作实践上将对未来的中国绘画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地处省尾国角,偏于一隅的潮汕,自有画史记载以来,从事书画之技艺者,可谓甚众。分析其地域画风,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大方向:一为西画;二为中国画;三为版画。其中西画方向除油画外还有水彩。中国画方向又可以分为:传统文人画、世俗风情画、中西杂糅画和当代实验水墨。具体细分中国画方向发展历程又可分为四个时期:清初传统文人画传入开枝散叶期;新文化运动后潮汕地域性画风转变革新期;建国后传统、西方、民间诸法杂陈雾里看花—新画风渐出维谷时期;新生代新画风推陈出新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