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水平,从培养方案入手,分析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讨论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欠缺,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何应林博士在其新著《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中,在构建了包含融合培养理念、融合培养目标、融合培养条件和融合培养活动等要素的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体系的基础上,对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机制涉及的用人单位、高职院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因素等主体的职能进行了分析,对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的机制进行了阐释,并提出了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机制的优化对策,对推进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实践、培养大量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武汉大学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主要做法,阐明了培养模式创新在提升培养质量、促进内涵式发展中的形式与地位,指出优化培养体系、强化培养链管理与健全保障机制是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客观依据,从教学史与科学素质的培养、数学史与创造素质的培养、数学史与品德培养三个方面,论述了数学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浅谈研究生培养方案与培养计划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研究生培养方案与培养计划的概念入手,界定了当前研究生培养方案与培养计划的有效性,分析了当前研究生培养方案与培养计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如何制定有效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与培养计划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与供给在数量与质量上出现了较大的缺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与政府必须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工作。高技能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工作的效果与力度取决于相关的政策性的支持,因此,要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政策。文章首先对高技能人才进行概念界定与特征分析,论证了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阐述建立和制定了高技能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提出了高技能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7.
试论小学教育特性与小学教师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学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小学教师培养有特定的方式和要求.在专业化视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必须正确处理好按需培养与提高质量、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综合培养与有所侧重、全面发展与学有所长、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不断提高小学教师的培养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本文从环境和心理学角度出发探讨了校园环境和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内涵,通过剖析当前高职院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与大学生人格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校园环境建设与大学生人格培养的辩证关系,强调校园环境建设在大学生人格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格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按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2009培养方案,从外语教学的角度探讨了军队院校学员的信息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阐述了信息能力与军事素质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在军队院校外语教学中培养学员信息能力的必要性与教学目标,提出了在外语教学中实施信息能力教育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西点军校建校以来,以其独特的培养理念和模式为美军培养了无数的军中精英,而其学员在政界、商界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与西点重视培养与塑造学员的领导力是密不可分的。本文着重介绍西点在培养学员领导力的基本方法与经验,以便为我军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上海市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努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机制的改革,上海交大与宝钢在联合培养研究生方面也做了些有益的探索。笔者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分析“交大-宝钢”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征与机制,得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要求对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这五个方面进行全面培养,这为审美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在学生学习的各类课程中,音乐欣赏课程是与审美意识最为贴切的课程,通过音乐欣赏课程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已经成为各个学校的普遍性行为。将音乐欣赏与审美意识培养进行融合能够将二者所具有的长处进行发挥,在审美意识上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培养。本文分析了音乐欣赏与审美意识存在的联系,音乐欣赏在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中具有的作用以及音乐欣赏与审美意识培养的融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国际合作培养模式下培养的人才越来越受青睐。本文对现阶段的国际合作培养模式与机制进行了概述,并提出虚拟专用网络在食品类人才国际合作培养模式与机制的应用,同时指出了虚拟网络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博士生与博士生导师之间的关系,并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结合多年的博士研究生培养经验,分析了博士生培养中存在的博士生导师指导与培养、博士生自我培养与学术氛围营造方面问题,并以这些问题为导向,总结和探讨了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经验和方法,如提高导师的指导水平,健全培养体系;深化培养机制改革,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建立多样化交流环境,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可操作层面上提出了"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三个途径与方法: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应该关注培养过程的纪录,让教师培养看得见;让培养者与受培养者进行相互对话,反思教学过程,从而使教师培训更贴近双方实际,让教师培养更生动;加强校企合作,让教师培养与时俱进,更有效.  相似文献   

16.
三维目标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学科课程中培养的基本途径,但传统教学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在学习中过程与方法的培养.新课程要求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必须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学习能力,使其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7.
目前很多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本文就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与人格的培养关系进行了探讨。并且提出了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格培养统一。  相似文献   

18.
对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与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培养现代化合格人才的需要.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与特点,提出了激发兴趣、营造环境、培养信仰、培养素质等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淮海工学院农业硕士专业学位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2018版培养方案与2016版培养方案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变。新版培养方案在实践研究时长以及学分设置方面都进行了适当的缩减,使得培养目标的人才定位更加准确,在研究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王银霞 《职教论坛》2006,(22):20-22
阐述了注册制和注册制预科班招生与培养的具体做法,并对比分析了注册制与注册制预科班的利弊,提出通过建立一套注册生课程培养体系结合学生咨询指导机制的新培养方案,探讨新培养方案在课程计划的实施、课程的选择上,在教师的选聘和使用上,在学生的咨询与指导方面,在教育部门和学校的管理方面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