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6 毫秒
1.
罗素在摹状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命题化的实在主义事实观,体现了以科学主义解释世界的路径。罗素对事实的理解,彰显了探索世界的数学方法,但消解了认识世界的价值维度,加剧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紧张局面。张申府注意到了这个问题,通过提出大客观法,融合了科学方法的客观精神和孔子重“仁”的人生态度。张岱年从生活实践出发,以“理生之统一”为宗旨,提出了独特的天人关系理论。张申府、张岱年在各自立场基础上,通过对事实的不同理解,在不同层面转进了罗素实在主义事实观,从而为沟通事实与价值问题、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关系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2.
科学主义对科学本质的误解,导致对科学课程本质和课程理想的误解。在科学主义的背景下,斯宾塞“功利主义”的科学课程理想是,以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来进行“训练”和“指导”,为学习者广泛意义上的“完满生活”做好准备;赫胥黎在“自由教育”的旗帜下提出的科学课程理想是,通过科学课程对人的“理智”进行训练,从而实现人的“自由”;杜威的科学课程理想自然已经由“物质生活取向”转向“人文”取向,但他的这种“人文”关怀终究是“技术兴趣”的,通过训练人的理智为控制自然和社会。这些建立在对科学及科学课程本质误解基础上的科学课程理想必将遭受严厉的批判。  相似文献   

3.
我国教育哲学的研究尚未进入教学本体论的自觉理解与建构。本文从教育哲学的角度 ,即从“教学本体论”的层面对以往我们对教学存在的认识进行反思 ,力求使我国教学本体论研究从心物二元论为前提的“思维本体论”中摆脱出来 ,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生成论本体论”,从而为我国教学改革提供符合现代哲学思维水平的教学观念和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4.
人文主义教育与科学主义教育思潮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杰 《江苏高教》2002,(3):51-54
科学主义教育是与人文主义教育相对立的教育思潮,它渊源于西方古典主义时期。在近代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发生之,科学教育在学校中逐渐取得“霸权”地位,人文主义教育和科学主义教育思潮构成了教育史上绵延不绝的紧张关系。后者最终获得了事实上的胜利,并舍弃了早期所具有的人文主义色彩,使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明显偏向于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机械主义。  相似文献   

5.
科学主义对科学本质的误解,导致对科学课程本质和课程理想的误解。在科学主义的背景下,斯宾塞“功利主义”的科学课程理想是,以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来进行“训练”和“指导”,为学习者广泛意义上的“完满生活”做好准备;赫胥黎在“自由教育”的旗帜下提出的科学课程理想是,通过科学课程对人的“理智”进行训练,从而实现人的“自由”;杜威的科学课程理想自然已经由“物质生活取向”转向“人文”取向,但他的这种“人文”关怀终究是“技术兴趣”的,通过训练人的理智为控制自然和社会。这些建立在对科学及科学课程本质误解基础上的科学课程理想必将遭受严厉的批判。  相似文献   

6.
科学主义通过科学的教育化和教育的科学化的双向过程实现了良性互动,促进我国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改进,促进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但是,对科学的教条式的理解和贯彻却通过重智轻德、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导致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失落.未来的教育必然在科学与人文统一的基础上达成科学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科学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协调.  相似文献   

7.
考察所谓“不可通约性”问题,并试图借助意义和指称的概念对科学变革所做的说明进行分析和反驳。提出一种通过适当扩展了的“理由”概念理解科学变革的方式,而把有关理由、意义和指称的争论置于对科学变革所做的这种广泛的解释的背景之上。  相似文献   

8.
慧洪对如何理解王维所画“雪中芭蕉”的含义,提出了一条重要原则,要以“法眼”去审视、诠释画中所“寄寓”的“神情”。这是从审美本体论的角度提出的领会、解释禅宗画和禅意画的重要原则。“神情寄寓于物”的论断深刻揭示了“存在”(神情)与“存在者”(物)的关联,强调以“法眼”去审视、领会、解释由艺术家所创建的意义世界(神情)。慧洪提出的“诗者,妙观逸想之所寓也”的命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蕴含着禅宗美学的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9.
大学在科学所提倡的实证主义和理性精神的指导下取得了伟大的复兴和巨大的进步.然而,人们对于科学的过度崇拜,使得“科学主义”取代了科学.“科学主义”是一个恶兆,给大学带来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常识的失落、制度的异化、学术共同体的衰落以及学术的技术—资本主义.面对“科学主义”对于大学的侵害,面对大学自身的困境和大学中人的危机,沉默只会纵容事态的发展.只有正视这些困境,破除“科学主义”迷信,大学与科学才能更好地相互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10.
M·W·瓦托夫斯基“对科学的人文理解”之命题被广泛地释义为对科学的人文内涵之揭示,由此极容易引导到科学的“人文化”或“人文主义化”之主张。这一解释产生的根源在于美国学术界对“人文主义”的理解向人性的优良品质之抽象提升和向人性的丰富性之泛化扩展,从而改变了“人文主义”的传统内涵这样一种思想倾向。但这种倾向不可取,它违背了人文精神作为对人文文化传统之历史积淀的本质,因此“对科学的人文理解”应正确地解读为“对科学的人性理解”,其意义在于增进对两种文化融通的理解,在于推进对科学的价值实现途径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