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教育现代化作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了实践路径.然而教育现代化在追求学生健全发展过程中,也造成了负面效应.具体表现为:主体性对客体性的奴役,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颠覆,生物性对文化性的僭越.于是造成学生身心发展危机以及病态人格的生成.鉴于此,教育现代化应立足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消解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对立;纠正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错位;匡扶生物性与文化性的失衡.循此路径,教育现代化才能摆脱学生发展危机,有效助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而培养出身心健全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2.
论大学生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性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铧 《安康学院学报》2008,20(3):107-110
基于认识偏差及历史传统等诸多因素,目前大学生介入人才培养主要是客体性参与。主体性教育思想和人本管理思想要求大学生实现由客体性参与向主体性参与的转变。因此,研究大学生主体性参与的内容与范围、方式与途径以及保障措施,对于实现这一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生命自由过程中,"小悦悦事件"中路人选择"旁观"等冷漠形象,唤起这个时代对于生命自由与道德价值和谐的强烈诉求。二者和谐的逻辑起点是主体性、客体性和统一性。首先,主体性体现于通过人自身的活动倾向来塑造世界、自由境界的拓展和道德价值意义的阐发、主体性开展离不开价值引领性发挥作用。其次,生命自由与道德价值的客体性因素主要表现在:被统治阶级意志客体、关系客体、利益客体、结果客体所制约。再次,生命自由与道德价值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生命自由是道德价值的灵魂、道德价值是生命自由的保障、生命自由必须与道德价值联结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对于时代状态的把握是课程研究的基本问题。课程中要培养的能力是有时代性的。可以将近代看作为存在着其时代价值生成与变异的前后两个时期。近代前期 ,课程的时代价值是重视工具性理性、及基于对工具性理性的批判之上的自我主体性的确立 ;而在近代后期 ,工具性理性向支配人的理论扩展 ,在个人内部建立起监视自我的权利装置。为克服与超越这种自我的内在分裂 ,需要确立相互承认的对话性理性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管理是主体性教育管理。主体性教育管理是教育管理的一种存在形态,是对客体性、工具性和物本性教育管理的超越。然而,由于主体性中主客二元思维的缺陷,导致了主体性教育管理内在的困境。主体间性是对主体性的内蕴与超越,是一种全新的思维范式。在主体间性中,主体性教育管理的内在困境被超越,生成一种新形态的教育管理——主体间性教育管理。主体间性教育管理形成了一种新的内在结构与机制,"主—主"关系替代了"主—客"二分,充盈着一种共生共在、合作互动、生态和谐、精神关怀与公共理性的性质和精神,实现了教育管理的内在变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乐晓蓉 《职教论坛》2007,(22):10-12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课程价值以学科知识取向为主导,这一价值取向将学科知识作为客观的工具,体现了课程价值取向的静态性、绝对性、客观性、工具性、物性等特点,割裂了知识客体和主体人的需要之间的联系。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课程需要体现主体性、实践性、建构性、情境性、社会性、人性,以工作知识为主导的职业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符合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学校课程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因素,然而价值理性的式微已经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桎梏,因而实现价值理性的恢复和返场成为势所必然。学校课程建设的价值理性是客体属性、主体需求和社会需求的统一,即其本质在于信仰性、主体性和社会性,构建学校课程建设的价值理性系统需从这三个层面进行全方位解析。  相似文献   

8.
儒家伦理思想秉持道德主体性与伦理他者性一体融合的价值立场。道德主体性表现为内在超越与刚健有为;伦理他者性体现为主体间伦理互系共在、主体对社群的使命与责任担承;道德主体性与伦理他者性的一体融合即内圣与外王在个体道德生命建构中的伦理融化与统摄守一,这一伦理设计有效规避了主体的“单子式”僭越、主体间的伦理冲突以及主体与社群间的价值裂解。在廓清儒家伦理思想的历史局限性并保持必要的文化警惕前提下,儒家道德主体性与伦理他者性一体融合的伦理思想为当代德育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双重价值参鉴。在理论理性上,当代德育首先应致力于受教育者道德主体性的生成与发展,培育其他者性伦理格局与使命自觉,最终实现道德主体性与伦理他者性的一体融合;在实践理性上,当代德育要注重道德体验与伦理实践的方法与路径。  相似文献   

9.
论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教育不仅具有工具性价值 ,而且具有人文价值 ,这种人文价值主要表现为理性精神和规范意识、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公平精神与平等意识、开放精神与独立意识。当前的科学教育改革应重视这种人文取向。为此 ,科学教育应有开放意识 ,注意指向科学发展的历史世界、科学源头的生活世界和科学研究的原生世界。  相似文献   

10.
实证主义史学与分析的批判历史哲学在思维方式上的对立,导致它们自身成为片面夸大两极的史学理论;从而为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铺设了逻辑通道。要走出这种思维的困境,其出路在于扬弃客体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的绝对对立。历史认识的逼真性范畴集历史认识的绝对性、相对性以及历史再认识的可能性于一体,不仅具有改变传统史学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的价值和意义,而且为我们摆脱历史认识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纠缠提供了一条尝试性的逻辑道路。  相似文献   

11.
法律价值观,是人们对法律价值的认识和思想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与主体之间价值关系的基本看法。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法分析法律价值观的属性,认为它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相对性和绝对性、多元性和共同性、属人性与社会性的有机统一。正确认识法律价值观的哲学属性,有助于确立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法律价值观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2.
论价值的主体性与客观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价值的主体性和客观性之关系问题,是价值论研究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从厘清价值的主体性和客观性出发,扼要地探讨了价值的主体性和客观性、多样化与一元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在20世纪的百年中,课程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变化,表现出了以下特征:1.“理想”与“现实”的交织;2.超越“物”与“人”的迷惘;3.由“绝对”到“相对”;4.由客观性到主观性,现代课程需要在一个更新,更高的视角和更富有人性的角度来审视其价值取向问题,要重视现代课程的实践性,活动性。  相似文献   

14.
作为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的社会实践具有二重性,它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辩证统一,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辨证统一,科学性和价值性的辩证统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重复性和创造性的辩证统一。深入探究实践的二重性,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真理是多种属性的统一体 ,科学地把握真理的诸多属性 ,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 ,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真理具有主观性、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科学性、价值性、全面性、具体性、过程性、矛盾性。根据真理十属性的要求 ,强调在认识和实践中要增强主体意识、唯实意识、学习意识、创新意识、求是意识、效益意识、大局意识、结合意识、发展意识、辩证意识。树立和强化上述十意识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逐渐引起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考。在人们试图从伦理观念的角度论证人类与自然之间是否存在着道德联系时,一种关于“自然具有内在价值”的观点产生了。自然内在价值论从主体性、客观性、目的性三方面论证了自然具有内在价值。从马克思主义视角来看,它在理论与逻辑上都存在着一些内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这种理论将价值判断等同于事实判断,由此造成了概念上的混淆,同时,也表现对价值主体内涵的否定,否定了“人”作为价值主体的唯一性,将价值概念的主体扩大到人以外的自然物,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也狭隘地将生物本能与生存特性、人的目的性划上等号。  相似文献   

17.
德育的前提性承诺即德育的基本理念 ,只有明了德育的前提性承诺这一德育价值的哲理性依据 ,才能获得德育行为实践的理性自觉。德育的前提性承诺主要包括德育真善观的主体性确认的理念 ;德育需求的客体性确认的理念 ;德育匡正的指向性确认的理念 ;德育价值的社会性确认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价值作为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它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体性。价值具有客观性,价值是客体的属性、结构同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形成的一种客观现实的关系。价值又具有主体性,在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中,有需要的主体是价值关系的中心,主体的现实需要是价值的内在尺度,价值具有属人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是考察价值问题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它不是先验预设的,而是在实践中生成的,具有主体性、客体性、实践性、历史性等特征。因此,“普世价值”是一个唯心主义的虚构命题,它忽视了路径对目标、形式对内容、客体对主体的三重制约。应该说,价值是普遍存在的,但是不存在“普世价值”。目前宣扬“普世价值”,是延续西方霸权话语、消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策略与手段,同时也会为某些强国干涉别国内政、强势群体侵犯弱蛰群体利益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如何叙述史实才能如其所是的那样展示它,这一直是史学界、哲学界关注的问题.史实的"自在性"与"属人性"像一把手术刀,将中西史学界划分成两大学派.西方史学界有所谓"客观的"与"主观的"史学派,我们亦有"直书"与"曲笔"之分.回顾中西史学家对该问题针锋相对的论述,回顾史学史本身的发展历程,人们可以认识到历史的意义并非一成不变.人类未必能找到一种完全"客观的"叙述史实的方法或体裁,但在这样的思索及争论过程中无疑能提高人类的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