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最普遍的校本教研方法,更多的时候,它是以一种常规与制度的面目出现在语文教师面前。我们是否反思过集体备课的意义?是否追问过这种教研方式遭遇的困境,是否设想过集体备课的理想状态?且让我们听听来自一线教师的不同声音。  相似文献   

2.
一年来,我一直很关注网络教研,发现大家对网络集体备课特别看好,有些地方已经掀起了网络集体备课的热潮,有行动尝试,也有认识研讨。那么,网络备课到底具有多少优势?在网络集体备课中还存有哪些不足?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宁下面是在网上论坛中组织教师关于网络集体备课的众家研讨,整理摘录其中的内容,希望大家从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3.
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师互助合作和专业发展的有效形式。前段时间《中国教育报》刊发了一组文章,就“集体备课”进行了争鸣和讨论。有的教师认为“集体备课是一种教研幻想”,“如此集体备课,还是‘革掉’的好”。“集体备课为什么会处于尴尬境地?”笔者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集体备课的理解有失误,功能定位有偏差,目的认识不明确。要使集体备课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就需要对其进行理性的审视和反思。为此,本文试对集体备课进行重新审视,以引发人们对集体备课的深刻反思,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4.
分享式备课是备课的重要形式,它是一种凝聚集体智慧,凸显个人优势的园本教研活动方式。这种方式解决了教师备课中存在的最直接、最实际的问题,体现了“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相似文献   

5.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分片教研——一种新型的研究方式,它立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把区内各学校分成若干片,分片制定教研方案,选定研究主题,各学校在所在片的教研组集体备课,由薄弱学校上研讨课,优势学校上观摩课。课后,教师写反思,学校写总结。这样安排既便于研究,又便于实施,老师们通过备课、上课、说课、评课,在有限的时间里分享各校校本教研经验:分片教研既拉近了各学校之间的距离,又将集体教研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相似文献   

6.
集体备课以其独有的优势成为一种蕴含无限潜力、有价值的备课组织形式。但是由于集体备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备课过程流于形式、偷工减料,备课管理刚性有余、柔性不足,备课理念陈旧落后、僵化呆板等问题而陷入困境。突破教师集体备课的困境,应创建自由的教研文化,选择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思维模式,在集体备课中突出教师个性、鼓励教师做行动研究者。  相似文献   

7.
孙保华 《教书育人》2008,(11):31-32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中同伴互助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分享经验的平台。集体备课可以集中集体的智慧共同攻克难关,实现智慧和资源共享,弥补教师独立备课过程中的不足,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真正做到了博采众长,保证备课的质量。近年来我校就如何开展好集体备课进行了深入探讨,也有了一些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作为教师校本教研、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集体备课要求同学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相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集体讨论、共同研究、合作攻关、[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学前教育》2007,(5):24-26
(上接第四期)15.我们在园本教研活动中做了很多工作。各教研组每周举行一次集体教研活动。本来这些教研活动的目的是通过集体交流的方式帮助教师解答疑惑。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但我们发现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往往由教研组长唱独角戏,形不成交流。遇到这种情况时该怎样解决?  相似文献   

10.
集体备课,是教师备课的一种形式,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备课方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集体备课倍受青睐,并已成为学校教研活动中的“重头戏”和“亮点”。  相似文献   

11.
刍议教师集体备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教师集体备课是指相关的教师群体在相互协作的基础上,通过集体的合作对授课内容提前进行的策划和准备。作为学校校本教研的一种新模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集体备课逐步成为众多学校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当前许多学校的集体备课仍然存在着理论上认识不清、实践中流于形式的问题。故而,就开展集体备课的有关问题谈一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2.
集体备课作为一个借助集体智慧研究教材教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已成为我校的主要教研形式之一。多年以来,我校每周都“相约星期三”,进行集体教研活动。为进-步提高集体教研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近年来,我们对这种集体教研的过程进行了优化,对这种集体教研的形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设置了以下几个环节:A个人备课-B教研组集体备课(a单元主讲-b课时主讲-c问题式互动讨论-d形成二次备课精品案-e随机抽签说课答辩)-C骨干教师执教本单元先行课-D全组听课议课后形成三次备课精品案-E全员参与的抽签推门课。  相似文献   

13.
张敬春 《教师》2012,(25):96-97
互联网正在改变着我们生活中的一切.网络已在我们的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使一线教师的教育事半功倍。抓住网络环境进行有效集体备课是时代所趋.教育所势。网络环境可以理解为“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并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网络环境更多的是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的组合。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教师备课过程中的一种补充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难度不断增加,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后,教师如果再孤军奋战.就很难保证教学质量,教师之间的合作已经变得空前重要。学校开展的《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的有效性研究》课题,为我们展现了网络在教育中的完美延伸。一、利用网络研讨主题  相似文献   

14.
初步尝试,构建集体备课有效模式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天窗。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中同伴互助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分享经验的平台。课改伊始,我校遵循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针对校本教研散、乱、浮以及备课、上课两张皮的现  相似文献   

15.
刘咏春 《江苏教育》2006,(1A):25-26
前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聆听了吴永军教授关于校本教研的一个学术报告。在报告中,吴永军教授告诉我们.真正有效和最受教师欢迎的教研方式是教研员与教师一起备课.然后听他们上课.再评课.而不只是去听课、评课,教研员要参与到教学前期的备课中。这种说法让我心中一动。因为曾经在《人民教育》杂志上看过一篇报道,上海的顾泠沅教授做过一个调查.调查最受教师欢迎的教研方式.结论与吴教授观点一致。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教学的不断深入,集体备课已成为开展校本教研的“重头戏”。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优势,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那么,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如何才能使集体备课真正成为教师探究教法、砥砺思想、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交流平台呢?  相似文献   

17.
语文集体备课形式打破了过去的单个教师独立备课的传统,更多的强调了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极大程度实现了资源共享,是时下一种热门的教研方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集体备课也存在着不能忽视的问题,本文拟就集体备课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案,浅谈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说课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教研栝动.可以用于集体备课、校本研究,也可以用于测试教师素质、选拔优秀教师。这是在课堂教学前的一种设计,是为教学活动勾画的蓝图。  相似文献   

19.
实践证明,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教研活动方式,有助于教师正确、全面、深刻地把握教材,形成过程合理、方法得当的教学预案,养成合作、研讨、反思等良好习惯,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但集体备课要真正取得实效,则应因校而异,因备课组而异,因教材而异,具体做到“四实”。  相似文献   

20.
为搞好校本教研,我特意参加了城区某校政治教研组的一次夜间集体备课会.全组10位教师参加备课活动,备课的主题是讨论下周教学内容并写出教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