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课程改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进行了教学改革,通过优化实验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使学生系统掌握培养基配制、灭菌和无菌操作技术,提高了教学质量,全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进一步明确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改革课程教学体系和考核方法,优化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实验技能训练及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等方法,学生深刻理解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系统掌握了培养基配制、灭菌、接种和无菌操作技术。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分析了笔者15年来从事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与科研工作经验.结合马铃薯、甘薯、生姜、魔芋等的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研究,探讨了优化实验内容、革新实验教学方法,完善实验技术体系,使学生系统掌握了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方法、接种技术和工厂化繁殖植物种质资源的无菌操作技术,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全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单因素预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单一变量实验设计,筛选出了植物组织培养中积雪草外植体最佳灭菌方法,总结出酒精浸泡时间、氯化汞质量分数、氯化汞浸泡时间等对积雪草茎外植体的污染程度及成活率均有显著影响.实验表明,对积雪草外植体先用75%的酒精消毒2 0s,再配合0.1%的氯化汞溶液处理6 min,能达到理想的灭菌效果.  相似文献   

5.
l 在组织培养实验中,为什么要强调所用器械的灭菌和实验人员的无菌操作? 植物组织培养中用到的培养基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有利于培养物的生长,然而各种杂菌同样也可以在上面迅速生长,所以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经常发生污染现象。培养基一旦被污染,各种杂菌迅速生长不但会和培养物争夺营养,而且这些杂菌在生长过程中会生成大量对培养物有害的物质,导致培养物迅速死亡。  相似文献   

6.
以盘龙参(Spiranthes sinensis)的花梗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前灭菌处理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盘龙参花梗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75%的酒精浸30s的前灭菌处理效果较好;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6-BA0.1(mg/L)+NAA1(mg/L)组合和6-BA1.5(mg/L)+NAA1(mg/L)组合的效果较好,其生存率分别达到了60%和66%。  相似文献   

7.
植物组织培养操作过程中的经验积累和技术的掌握是很重要的.在实验过程中常常出现下列问题:培养基母液配制时容易出现钼跋钠难溶解、母液在贮存过程中产生沉淀或有结晶析出、培养基高压蒸气灭菌后会出现灭菌不彻底,而常规的无菌操作工作效率较低且容易导致培养基污染.通过改进母液的配制方法、培养基高压蒸气灭菌时采用二次排气法以及在无菌操作过程中使用无菌铝盘等可解决实验过程常出现的问题;采用固体培养有其局限性,而液体浅层静置培养有着明显的优点,值得在生产中试验推广.  相似文献   

8.
药用、食用、观赏用百合组培快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合是商品价值很高的植物品种,有药用、食用、观赏等用途.应用植物种苗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可在短期内生产大量优质的百合种苗.现阶段国内广泛开展了对百合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途径的研究,百合的组织培养研究已较为成熟,多种外植体都可诱导分化出植株.本文从外植体和基本培养基的选择、激素对初代、增殖及生根培养的影响、组培苗移栽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的药用、食用、观赏用百合组培快繁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自德国植物生理学家Haberlandt提出细胞全能性理论以来,在无数科学家的努力下,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后已经日趋完善和成熟[1]。本文针对高中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介绍一种适合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组织培养方法,即以水稻成熟种子为外植体而建立起来的植株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0.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建设的一些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应用无菌操作方法 ,培养植物的一个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 ,使其再生为完整植株的技术。它是二十世纪初开始 ,以植物生理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经过 80多年的辛勤探索 ,这项技术已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应用中开辟了多个领域 ,成为举世瞩目的生物技术之一 ,在快速繁殖种苗、生产无病毒苗木、加速育种进程、药用植物工厂化生产和保存种质资源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基于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性 ,我国农林院校和生物专业开设植物组织培养课程 ,一些中学中专及技校也开展植物组织培养活动。我校观赏园艺专业和生物教育…  相似文献   

11.
<正>1概述本专题是在必修1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讲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进一步熟悉植物组织培养或花药培养的基本过程,明确影响植物组织培养或花药培养的各种因素,掌握培养基制备、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移栽以及栽培等基本操作技术。本部分的重难点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材料选择和培养基成分。本专题的内容以操作与实践为主,在复习中应关注基本方法和原理、实验设计的思想方法与思路、动手  相似文献   

12.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及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概述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操作程序,对培养基的配制及外植体培养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植物生物技术实验的一门基础性内容.本文根据"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课程教学的特点,结合分析以往按照学科知识体系进行的教学设计内容的不足,重新设置了该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新体系,包括基础性实验内容和综合性实验的具体项目,突出强调了学生掌握关键性实验技能——无菌操作技术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并提出了优化实验考核体系的具体措施.教学实践表明,该教学体系和考核方法可使学生迅速有效地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爱好,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消毒剂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控制污染仍是该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化学消毒剂和生物消毒剂的消毒机制及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多种消毒剂配合使用、采用pH调节等灭菌方法及消毒过程中贯彻环保理念,进一步提高消毒剂在组织培养中的利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植物组织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这一理论,在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无性繁殖的新技术,是一项操作复杂而精细,操作难度较大的实践活动。其操作流程包括:配制母液、培养基配制与灭菌、外植体选择和消毒、接种、形成愈伤组织、诱导丛芽和生根、组培苗移栽等操作环节。由于操作持续时间长、环节多、要求高、难度大,目前基本停留在"讲实验"上。如何确保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顺利地开展实验教学呢?笔者以"菊花的组织培养"为例谈谈该课题教学与实验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物教学》2016,(14):65-66
<正>1实验背景传统的植物组织培养要严格遵循无菌原则,而灭菌过程复杂冗长,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高,对人力、物力及能源有较大浪费。鉴于灭菌处理是对离体植物组织的抵抗力进行保护,而对外植体消毒不易彻底,且多次更换培养基又存在极易感染的问题,进行探究,最后发现对无菌技术的改进是关键。2研究理论无菌技术实质上是为了保护组培植物不受微生物感染,不需与微生物争夺培养基的养分。但在更换培养基及培养移栽过程中,组培植物也可能接触到外  相似文献   

17.
从目的、起源、外植体种类、培养器皿、培养基种类、激素、碳源、温度、光照等方面分析阐述了动物组织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学周刊C版》2015,(28):82-83
植物组培技术在当今社会已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使用,初中生物教材也涉及这方面的知识,为使学生深入了解植物培养技术,特开设植物培养实验。本文就是按照植物培养实验的一般流程来介绍彩叶草的组织培养技术,包括彩叶草培养基的配制、彩叶草外植体的采集、外植体的消毒、彩叶草的接种、彩叶草的培养、炼苗、移植和移栽等过程。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基本操作技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相似文献   

19.
植物组织培养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基制作及外植体培养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发生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目前我国油茶的组织培养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从培养条件、培养基、外植体类型、外源激素等方面分析油茶组织培养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提出油茶组织培养的研究方向及组织培养技术应用中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