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赵霞 《新闻前哨》2010,(5):46-47
与报刊网络等媒介不同.广播电视,尤其是广播,在进行新闻传播的时候,必须安排一个角色去完成传播行为,这就是新闻播音员,或称之为新闻主播、新闻节目主持人(以下统称新闻播音员)。  相似文献   

2.
播音员是面向观众的最后一环,也是重要的关键环节,处在传播的前沿地位,同时播音员又是观众和节目之间的纽带和桥梁,这些客观的原因赋予了播音员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特殊而重要的职能,新闻的特点赋予了新闻播音员更多的要求和特点,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更多新的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3.
黄喜 《声屏世界》2008,(8):51-51
新闻播音员用语言传递给受众的信息,必然反映出播音员的态度,而这种播音态度又会直接影响到受众对新闻事实的思考和判断。可见,播音态度对新闻传播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新闻播音员确立正确的播音态度,调整好自己的思想感情,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电视口播新闻”是指电视新闻播音员(或记者)在镜头前对观众播报新闻稿的新闻播出形式,是电视新闻最早采用的一种播出形式。口播是电视新闻播音员与电视观众交流的基本形式,也是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基本功。下面谈谈电视口播新闻的传播技巧。  相似文献   

5.
李慧 《视听纵横》2005,(2):93-95
直播新闻的过程中,播音员在演播室内要完成的直播内容最多最主要的就是每条新闻的导语部分。演播室导语通常也称开头语、串联词等,是由播音员在演播室内播报的概括了新闻要点、看点,展示新闻主题、价值的内容,或是一些起串联过渡等结构性作用的话语。它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闻传播的角度说,它直接影响了观众对新闻内容的理解以及新闻传播效果的优劣。  相似文献   

6.
新闻传播效果主要是指新闻传播者将新闻信息传播给受众群体后,对其情感和思想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进而产生社会作用。本文从新闻播音的角度对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归纳为情感把握、播音速度、规整性、播音员素养和个体风格五个方面,在分析的同时提出促进新闻传播效果的方法,以期更好地推动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7.
高国庆 《传媒》2014,(9):36-37
正文化对人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很迅速也很深刻。作为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主体的播音员、主持人,该如何正确、清醒地认识有声语言传播所蕴涵的文化价值,如何在传播过程中体现传播者的文化自觉,承担应有的文化责任、社会责任,这既是播音主持研究课题中的应有之义,也是每一个播音员、主持人应身体力行的岗位职责。以往,我们一直在强调播音主持工作的新闻性质。作为广播电视新闻传播重要且关键的组成部分,播音主持工作的新闻性是不言而喻的。离开  相似文献   

8.
董健 《新闻窗》2010,(6):69-69
说新闻,是指主持人用讲话的形式,把新闻事件传达给受众的一种表达方式,有别于播音员的播报新闻。"说新闻"的形式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在电视新闻中,"说"作为自然的语言传播样式,随着电视节目的需要而逐渐渗透到大众传播领域。  相似文献   

9.
姚冰 《视听纵横》2003,(4):85-86
新闻演播室导语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闻传播的角度说,它直接影响受众对新闻内容的理解,对新闻传播的效果优劣产生直接的影响。从新闻制作的角度说,因为它是由记、编辑、播音员主持人和演播室技术人员共同完成的,这几个方面的相互配合相互影响对演播室导语诠释新闻内容,增强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赵昊 《新闻窗》2010,(3):101-102
电视是一种依靠声音、图象传播的媒介,电视节目主持人除了语言传播外,还要通过形象、服饰、肢体语言等方式进行传播,以期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获得观众的认可。具有视觉特性的电视传媒把播音员和主持人推向了电视荧屏。纵观电视记者和节(栏)目主持人所进行的信息传递、知识传播、新闻述评或者其他服务型、  相似文献   

11.
应瑶林 《声屏世界》2003,(11):52-52
新闻播音员是以有声语言为主要传播手段的新闻工作者,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新闻传播的实现者。因此,在播音创作时,把握着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样式,就显得极其重要。立足主持人语言通俗化,播报语言口语化、平民化,象人们平时说话一样自然,拉近主持人与观众的距离,使观众视听轻松,可以说这种“说新闻”也是主持人语言通俗化的表现形式之一,颇具特色。但一些地市级电视台主持人不到位的模仿,造成新闻传播中人际传播的混乱,影响了传播效果。首先,语言的抽象性和线性传播的瞬息易逝,给受众造成信息接收障碍,而在播音语言表达上,“说”的样式造成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广播电视的语言传播是一种由己达人的创作活动。播音员是语言传播者,广大受众是播音员的传播对象。播音员的传播不同于真正的人际传播,一个人或两个人(轮播时)坐在播音室,面前的机器、话筒就是一切,交流方式比较单一,不能感受到受众的反应,也收不到受众直接反馈的信息,更不知道用怎样的播报方式来适合受众。  相似文献   

13.
新闻播音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成为 《新闻世界》2008,(11):77-77
新闻播音员处在传递信息、与受众交流的最前沿。其播音质量直接影响着新闻传播的效果。通过近十年的播音工作实践,笔者体会到在目前的新闻播音工作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唐棣 《视听纵横》2006,(6):62-63
新闻演播室导语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闻传播的角度说,它直接影响了受众对新闻的兴趣,对新闻内容的理解。从新闻节目制作的角度说,因为它是由记者、编辑、播音员主持人以及演播室技术人员共同完成的,几方面人员的配合衔接问题成为演播室导语能否成功的重要方面。本文将  相似文献   

15.
杨海东 《东南传播》2022,(1):140-142
长期以来,时政新闻节目播音员因其特殊的政治属性,在应对和融入媒体发展变化上一直抱有谨慎的态度。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推进,时政新闻在全媒体时代的传播对播音员提出了新要求,时政新闻播音员在网络空间为扩大自身影响力也对业务转型产生了新需求。当下我们看到,某些时政新闻的播音员在语言风格上不仅实现了从“播”到“说”的转变,更在涉足领域上实现了从“台”到“网”、从“一元”到“多元”上的渗透,时政新闻播音员以个人身份或者原传统媒体“代言人”的身份与新媒体实现了大量的互动。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未来,时政新闻播音员应积极适应媒体环境变化的趋势,既在传播观念、话语表现、传播形态方面有所创新突破,又需恪守职业道德底线,推动时政新闻播音员与新媒体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6.
台湾新闻的播音风格首先我们对播音应该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播音是一种语言传播。第一,播音以有声语言为主线,同时兼容了视觉语言或视觉符号。而播音风格就是指播音员在播音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①本文试论述台湾播音员在新闻播音时所体现出来的个性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7.
新闻播音员每天要播出大量的稿件,作为新闻传播的最后一关,播音员在把文字语言创造性地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稿件内容准确、及时、生动地传递给受众,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说新闻,是指主持人用讲话的形式,把新闻事件传达给受众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有别于新闻播音员的播报新闻。“说新闻”的形式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在电视新闻中,“说”作为自然的语言传播样式,随着电视节目的需要而逐渐渗透到大众传播的领域。  相似文献   

19.
田丰 《新闻知识》2012,(6):62-64
"限娱令"出台后,各大卫视新闻类节目数量大增,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却仿佛难以与此成正比。新闻类节目的播音主持是新闻传播的重要一环,决定着新闻传达的效果。如何更好地发挥播音员主持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更好地将新闻中有价值的信息传达给受众,是播音员主持人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新闻播音创造性入手,分析了播音员主持人发挥创造力的几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主播,目前在我国主要指电视新闻消息类节目主持人。区别于普通的新闻播音员和新闻访谈类及评论类节目主持人,新闻主播在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有其特殊的身份定位和工作任务,对主播角色的定位,我们遵循主播应是“民主制度下的公众人物、现代传播中的媒介人物、和谐社会里的文化人物”的总体标准,并认为主播角色的定位也应是依据个人特质的、多层次的综合性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