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云南省香格里拉气象站55a(1958-2012)的逐年气温、降水量、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和霜日数资料,引入多元最小二乘估计模型(多元OLS)、多元向量自回归模型(多元VAR)和结构方程模型,基于Morlet连续复小波(Cmor)变换的主周期数据,探索未来50a香格里拉气温等气候环境要素的定量预估模型、变化趋势及5个主要气候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未来50a内香格里拉的气温以0.44℃/10a的速率升高,50a后气温将升高2℃左右;降水以围绕平均值做周期振荡为主,并以14.7mm/10a的速率增多;绝对湿度以0.06 mg/L/10a的速率增大,并有明显的周期振荡;相对湿度以-0.96%/10a的速率减小,并有周期振荡;年霜日数以-2.8d/10a的速率减少,并有周期振荡。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和霜日数的变化与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显著相关,气温变化对湿度和霜日数的影响大于降水量的影响,气温的持续升高是除降水外其他气候要素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杨婷 《青海科技》2023,(4):159-163
选取2002-2022年贵德县大天鹅(Cygnus cygnus)物候期资料,对物候期同期气温、降水、日照时数、风速四个气象要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近20年来大天鹅始见(鸣)期以8.2 d/10 a的速率逐年提前,绝见(鸣)期以2.3 d/10 a的速率逐年推迟。上年11月至当年3月的平均气温每升高1℃,大天鹅在贵德的绝见(鸣)期推迟1 d;上年11月至当年3月的降水量每增多10 mm,大天鹅的始见(鸣)期推迟4 d。表明迁徙鸟类物候期对环境气候因子变化敏感。  相似文献   

3.
《科学与文化》2010,(12):45-45
啥叫BB霜?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都误会是婴儿用品,实际上,BB霜是Blemish Balm的简称,作用主要是遮瑕、调整肤色、防晒、细致毛孔,能打造出Nude Look(裸妆效果)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选用4种叶面肥在低产茶园(30年树龄)中施用,进行物候期、发芽密度、百芽重、生化分析、产量及品质方面的比较鉴定,测试结果表明,各处理的结果均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定鞋类橡胶附件喷霜性能,笔者参与制订计划编号为(2010—3455T—HG)《鞋类、橡胶部件喷霜试验方法》的行业标准,并研制出相关设备,本文介绍了该方法及实验装置的原理、设计参数及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设备可广泛用于制鞋行业及检测机构,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由北京发明协会和北京市职工技术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近日在京颁奖。科技部原部长、中国发明协会理事长朱丽兰、北京市副市长苟仲文、北京市科委主任闰傲霜等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发明协会理事长曹凤国介绍了本届大赛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7.
《科学中国人》2005,(12):73-80
实用阴阳五行治疗仪(专利号:ZL0251129.6);速效烧伤烫伤膏(专利号:ZL200410004531.4);根除皱纹彩色霜(专利号:ZL94110702.7);治疗蛇咬伤外敷药(专利号:ZL99100083.8);塑口缸(专利号:ZL002680882);水暂溶性分散染料(专利号:ZL00131553.6)。[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从2006年4月-2007年6月,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广泛分布的豆科多年生短命植物弯花黄芪居群、个体、花序和单花水平的开花物候进行了研究,花序和单花开花物候稳定。居群和个体水平的开花物候随气候条件变化而变化,低温、大风等恶劣天气是导致个体不开花的主要原因;但该种在花序和单花水平上能以稳定的遗传特性完成整个开花物候,确保弯花黄芪的开花物候适应不同年份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MODIS NDVI数据的东北森林物候期监测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7  
于信芳  庄大方 《资源科学》2006,28(4):111-117
物候是指示气候与自然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遥感技术的发展为物候监测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研究对象是中国东北森林,森林分布范围由Landsat TM影像解译得到的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确定。遥感数据源是2003年500m空间分辨率的MODIS NDVI 8天合成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分析东北主要森林树种的NDVI时间序列特征,表明不同树种的同一遥感参数时间序列基本形状近似,在关键物候期和变化振幅上存在差异,这为根据遥感参数时间序列曲线监测森林物候期奠定了理论基础。将MODIS NDVI 8天合成时间序列数据应用时间序列谐波分析法(HANTS)重构成每天的NDVI时间序列数据影像。基于每天的NDVI时间序列数据,研究采用动态阈值法获取了东北森林物候期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表明东北大部分地区树木在第100天~150天开始生长,到第260天~290天逐渐停止生长,生长季长度集中在140天~180天。通过与部分物候观测数据的比较验证,表明基于MODIS NDVI数据获取的树木生长始末日期与调查资料具有可比性,获取的森林物候期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对植物物候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5  
影响物候期变化的因子主要有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后者对物候期影响更显著,其中气温、光照和水分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目前对物候学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探讨物候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近年气温的升高,植物生长季延长、春季物候期提前、秋季物候期推迟成为一种全球趋势.欧洲国际物候观测园1959年~1996年间的资料表明,植物春季物候期提前了6.3天,秋季物候期推迟了4.5天,生长季长度延长10.8天.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资料显示,在过去20年内,欧亚地区植物生长季延长了18天左右、北美延长了12天.针对我国而言,采用全国物候观测网的物候观测资料与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建立物候与年平均气候的线性统计模式,利用该模式计算表明:年平均温度每上升1℃,我国各种木本植物物候期,春季一般提前3天~4天,而秋季一般推迟3天~4天,绿叶期延长6天~8天.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公园几种常见植物的物候期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的物候期会随着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相应的改变,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植物的物候期期会提前或拖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因研究区、研究数据、研究时段选择不同,浑善达克沙地的植被演变认识存在学术分歧。沙地腹地和边缘交错区的植被如何响应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有待厘清。【方法】本文设置戈壁风蚀荒漠区为背景区,将沙地及周边区域分为沙地核心区和4种过渡类型区,基于长时序GIMMS NDVI3g v1.0(1982—2015年)数据集,结合气候、灯光、人口和畜牧业数据,分析了核心区及生态交错区植被物候、NDVI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发现:(1)沙地植被物候存在地带性差异:植被返青期(SOS)由东向西推迟,枯黄期(EOS)由西向东推迟,生长期(LOS)介于158~196 a之间,区内地带性差异达到38 d。(2)沙地植被增长率具有空间差异性:浑善达克沙地NDVI整体以0.00021/10 a的速率增加但不显著,各区NDVI增长速率有差异,最低增速与最高增速相差17倍。浑善达克沙地有向西、向南扩张,向东、向北收缩趋势。(3)沙地气候呈暖干化趋势:34年来气温以0.3℃/10 a的速率波动上升,降水以-14.0 mm/10 a的速率波动下降,各区植被对气温的敏感性高于降水。(4)沙地植被变异系数...  相似文献   

13.
利用那曲地区7个站点的气象观测资料,建立时间序列,运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分析1981年至2010年30a那曲地区霜的分布特征、变化趋势以及初终霜日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那曲地区各县平均初霜日出现在8月上旬~8月下旬;终霜日一般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那曲地区霜日总体分布呈现自东向西递减态势;那曲县、申扎县、比如县、嘉黎县霜日有波动上升态势,班戈县、安多县、索县有下降趋势;初霜日推迟,终霜日,安多县与班戈县推迟,其余5县终霜日提前;无霜期延长;霜日季节分布,最多为秋季,最少为夏季;无霜期逐年代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对林芝无霜期、初(终)霜日气候特征及其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霜期的绝对变率要比初、终霜日的绝对变率大,短于平均值的年份占41.7%;终霜以推迟0~5d的概率最大,平均每4年一遇。近50年林芝初霜日以1.4d/10a的速度推迟,终霜日以-1.6d/10a的气候倾向率提早,无霜期平均每10年延长3.0d。20世纪60年代初霜提早,无霜期缩短;70年代初(终)霜日变化不大,无霜期接近常年值;80年代无霜期短;90年代和21世纪前8年均表现为终霜结束得早、初霜日无变化、无霜期延长的气候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在物候资料清查与签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庆市近30年物候的基本态变化,验证了气候与物候的同步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在旱作区采用随机确定测点的方法,对典型农田防护林减低风速,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消耗的状况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林带背风面20H(H为林带高度m)范围内,平均风速为旷野风速的67.4%,比旷野风速减低32.6%;0-10cm土壤含水量比旷野土壤含水量提高9.4%。建设、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是防止旱、风、雹、霜等灾害,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三高一优"持续农业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宫攀  唐华俊    陈仲新  张凤荣 《资源科学》2006,28(4):104-110
MODIS以其时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的优势成为全球及区域土地覆盖研究的主要数据源。但如何快速准确的提取所需土地覆盖信息一直是科学界研究的焦点问题。对于NDVI时序数列分类方面的研究很多,其中影响分类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NDVI的数据质量问题。本文通过试验发现经过SavizkyGolay滤波处理的NDVI时序数列能够反映植被季相变化特征,与传统的滤波效果相比有明显改善,更符合实际情况。通过分析数据的波谱曲线,滤波后的时序数列能较好的区分植被与非植被、草本(一年生)与木本(多年生)覆盖类型。但研究区内一年一熟的农作物与高盖度草地、落叶针叶林与落叶阔叶林具有相似的物候特征,仅通过NDVI序列很难区分。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利用MODIS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产品对NDVI时序数列修正,利用前5个主成分进行分类。所得分类结果用363个野外调查样区进行验证,总分类精度达到了69.15%,kappa系数为0.6499。结果表明添加LST的时序数列比单纯的NDVI夸大了覆盖类型的差异,提高了分类结果的精度。为充分发挥MODIS高时间分辨率的优势,下一步应对多源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结合植被的物候关键期识别土地覆盖类型,必将进一步提高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自然物候观测资料,用趋势系数法对垂柳各物候期及气候因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浙江垂柳的春季物候期提前约4.3 d,秋季物候期推后约7.2 d,生长季延长约11.5 d.2~3月的日平均气温与展叶始期和展叶盛期显著负相关,温度每升高1℃,两物候期分别提前4.6 d、4.7 d,2~3月的日照时数增多10...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7,(17)
湖冰物候变化是区域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本文按照波谱范围总结不同遥感数据源监测湖冰物候变化的原理和方法,并比较不同遥感监测方法的优缺点,归纳湖冰物候变化的区域一致性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为湖冰物候变化遥感监测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门巴族的传统科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门巴族的计数,度量衡,历法,医药卫生和桥梁建筑等传统科技,计数中有12个基数词,计算时有十进位制和二十进位制;在度量衡中,有较丰富的计算长度和容积的计量单位,计算面积和重量的计量单位尚没有;传统历法属物候历,根据草木的荣枯变化等物候现象将一年分作12个月节令月,传统医药以使用植物药为主,能治疗一些常见的外科和内科疾病,已有一定的卫生保健知识,门巴族擅长建桥,以门巴要桥和藤网桥著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