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民工、下岗职工等通常被认为是弱势群体。这些本已弱势的人们,如果家里有人患上白血病、尿毒症之类的大病,一家人会沦为弱势群体中最弱势无助的那部分。原本就难以维持一般生活标准的他们,因为治病,家庭经济被迅速拖垮,欠下外债,生活往往难以为继。而这样一类人群,往往是向媒体求助最多的。当他们向媒体求助时,媒体人不要轻易说不,“不好报道”不应成为拒绝的理由。因为媒体的关注成了他们最后的希望,如果连媒体都不给他们施以援手,这些人就真的对社会绝望了。  相似文献   

2.
关注弱势群体要有三步走的意识:一是报道事实,二是反思,三是积极建构。同时,媒体也要谨防"弱势陷阱"。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是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增强媒体公信力的重要途径。在新闻实践中,媒体要时刻警惕对弱势者的冷漠和忽视。关注弱势群体要有三步走的意识:一是报道事实,二是反思,三是积极建构。同时,  相似文献   

3.
在大众传媒中,广播是业内公认的弱势媒体;在我们生活的人群中,有一些人生活水平还很低,能力还很弱,他们因为先天的缺陷或是后天的不足,是社会公认的弱势群体.在商界,推崇强强联合,以求产生1+1>2的效果.那么,当弱势媒体遇上弱势群体,这样的"弱弱联合"会产生什么样的效应呢?事实证明,当弱势媒体遇上弱势群体,他们并没有同病相怜,扼腕叹息,相反,他们的相互扶持,壮大了各自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郭杰 《青年记者》2005,(7):43-44
这几年,汉语中出现了不少新名词,概括得非常好,“弱势群体”就是一个。谁是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当然是农民。而进入城市的农民工,由于与城市的近距离接触,他们的弱势又被成倍放大。  相似文献   

5.
幸倩 《新闻前哨》2010,(6):56-58
网络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的舆论环境,“草根”的生活在网络中得到人们的追捧和认同,弱势群体中的一部分人也被网络带到了公众的面前。弱势群体的弱势本应得到社会的救助,然而在媒体对弱势群体中的公众人物进行报道时,善意的初衷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以2010年社会流浪者“犀利哥”的媒体报道为例进行分析,探究媒体在弱势群体报道时如何更好地体现社会良知。  相似文献   

6.
公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江涛 《图书馆学刊》2010,32(10):81-83
弱势群体是一个值得社会关注的特殊群体。在分析弱势群体构成和知识弱势的基础上,指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作为社会文化和信息中心的公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公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各种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这些年,在我们的采访对象中,弱势特殊群体占据了绝大多数。我越来越意识到,弱势群体之所以弱势,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权利表达不畅甚至不通。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和社会环境的守望者,有责任和义务,在采访过程中,要进入弱势群体的生活实际,用心去体验,用情去感受,从而引发推动全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推动有关社会问题的解决。对烧伤女孩沅沅的报道,就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所进行的一次系列跟踪报道。  相似文献   

8.
党报体现"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其具体表现之一就是以关注关心社会弱势群体为己任。社会弱势群体包括残疾人、下岗职工、进城农民工、较早退休的部分人员和相当一部分农民等。关注关心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需求,并提供及时的援助,是党和政府的职责,也是媒体的社会责任。而媒体肩负并体现这份社会责任,绝不是为其“鼓与呼”那么简单.而是要与弱势群体的民众心相印,情相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转型,弱势群体的问题日益凸显。专家认为,弱势群体之所以弱势,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权利表达不畅甚至不通,主流的话语体系中没有他们的地位。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和社会环境的守望者,有责任和义务为弱势群体提供话语权,推动全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维护社会稳定。对新闻媒体对弱势群体进行宣传报道的意义、内容、形式等方面做探讨,对指导新闻媒体更好地做好宣传报道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弱势青少年是社会弱势群体中的弱者,他们是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实践中应给予更多关注、关爱的重点对象。从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阐述了这一服务工作的实际意义,并提出了构建图书馆弱势青少年服务平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在传媒领域也处于弱势地位,究其原因是传媒对这一群体的"弱视".本文指出了弱势群体在传媒领域中弱势地位的表现,并分析了造成传媒"弱视"的原因及其负面影响,提出了改变这一现状的对策,认为传媒关注弱势群体对促进媒介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媒介在推动社会进程中的作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改变,大学校园里出现的大学生弱势群体已是客观现实。所谓弱势群体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内涵:一是他们的现实生活是处在一种很不利的状态之中;二是他们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弱势地位;三是在社会和政治层面,他们也往往处于弱势的地位。如贫困大学生、部分心理素质较差的大学生等。如何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做好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工作的重心之一。本文力求从心理学角度剖析大学生弱势群体(尤其是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探索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健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弱势群体与传媒"弱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在传媒领域也处于弱势地位,究其原因是传媒对这一群体的"弱视"。本文指出了弱势群体在传媒领域中弱势地位的表现,并分析了造成传媒"弱视"的原因及其负面影响,提出了改变这一现状的对策,认为传媒关注弱势群体对促进媒介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媒介在推动社会进程中的作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化媒体是当今媒介发展的主流趋势。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社会弱势群体借助社会化媒体实现自我表达与赋权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媒介赋权作为一种新型的民意表现形式,不仅是信息传播形态的改变,同时是社会权力在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的博弈。在互联网用户中,草根阶层的数量急剧上升。因此,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如何使用社会化媒体自我表达和赋权的问题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纪亚东 《新闻世界》2013,(5):220-222
弱势群体是基于社会经济要素而划分的社会群体,在开放动态平衡的媒介生态环境中,作为区别于社会大多数而存在的弱势媒介消费者,也在通过积极地自我修复来应对媒介生态中的竞争环境和淘汰机制。正视在媒介生态学中弱势消费者的自适性与自调节,以媒介生态学的眼光对待社会弱势群体,用整体、动态和平衡的视角激发弱势群体自身的生存力,才能促进弱势群体的发展和社会均衡。  相似文献   

16.
从涵化现象看媒体对弱势群体的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弱势群体"是近几年来我国的一个热点名词,它是指"在社会结构中的一个层面处于边缘和底层,没有或拥有少量话语权的人群"。提到弱势群体,我们一般都会想起农民工、城镇下岗工人、女性群是媒体中最常出现的弱势群体形象。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于城市社会出现的新生社会群体,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力量.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媒体和社会的关注.但媒体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新闻报道存在政策导向化、报道污名化、报道主观化等问题.论文对如何改进新生代农民工报道,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金妹  李蓉 《今传媒》2012,(2):155-156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媒介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信息传播日益便捷,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社会利益分配的多元化和贫富差距的扩大使得社会的一些弱势群体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主要探讨在当代的大众媒介的传播中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的形象是怎样被建构的,同时分析在媒介传播中这种农民工形象构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英国格拉斯哥媒介小组在其三十多年来的媒介研究中,关注媒体对艾滋病的报道、对精神疾病的塑造,以及对儿童性暴力犯罪的报道。他们的部分媒介研究证明了媒体报道社会问题时,容易把不相称的注意力放在“边缘人”身上,总是呈现弱势人群对社会强有力的、非理性的威胁。媒体通过制造“道德恐惧”来强化遵守社会主流规范的重要性。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的媒介研究与受众研究,唤起了英国社会对媒体责任和对弱势群体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20.
在电子传媒的竞争中,广播作为唯一作用于人的听觉的单介质媒体,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广播中的老年节目(或栏目)又在许多电台的总体节目构成中相对属于非重点设置和非重点关注的单元.那么弱势媒体的弱势节目(栏目)能不能办好?怎样才能办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