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愿意写,喜欢写。作文教学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有可写内容。当前许多学生都害怕写作文,就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写,写什么。而采用微作文的教学方法能够教会学生如何立足于生活,通过观察和感悟生活的一点一滴,从而事事可写,时时可写,处处可写。本文主要就微作文在中学作文教学的应用展开相应研究,希望能够为中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探寻出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们都会遇到一个共同的难题:就是学生写不好作文。为什么呢?一篇作文可以反映出学生的语文能力,但很多学生怕写作文,认为没有什么可写的或者不知道怎么写。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怕作文 ,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一大现象。要让学生喜欢作文 ,就应在作文教学中解放思路 ,冲破旧观念 ,淡化各种“清规戒律” ,让学生自由想象。一、淡化命题 ,自由表达小学生习作是起始作文 ,只要有话写就可以。如写人的作文 ,可让学生在“写人”这个范围内自选素材、自拟题目。可写爸爸 ,也可写妈妈 ;可写老师 ,也可写同学 ;可写大人 ,也可写小孩 ;可写好人 ,也可写坏人……只要学生能用具体的事例写出这个人的特点就可以了。他即使写了个坏人 ,只要他能把这个坏人坏在什么地方写出来 ,就可以。同样 ,如记事的作文 ,也可以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但实践中,很多初中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心如枯井,觉得没内容可写,不知道该怎么写,更不敢大胆地、创意地写,从而陷入“学生害怕作文,教师担忧作文”的怪圈。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呢?基于对初中作文教学的观察和思考,我认为创设作文教学的情境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愿意写,喜欢写。作文教学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有可写内容。当前许多学生都害怕写作文,就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写,写什么。而采用微作文的教学方法能够教会学生如何立足于生活,通过观察和感悟生活的一点一滴,从而事事可写,时时可写,处处可写。本文主要就微作文在中学作文教学的应用展开相应研究,希望能够为中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探寻出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学生作文要做到有真情为感,有事可写,就必须以实际生活为素材,有相当多的学生感到作文没啥可写,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是因为平时生活素材积累太少,一到写作文就是“编”和“抄”。为了让学生作文时“有米下锅”,写自己想写的真人真事,说自己想说的真心话,抒自己想抒的真情实感,在作文课上,我改变了当堂命题的习惯做法,作文的题目、体裁、内容、中心都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在自由中表达,激发想象力,力求真实,有材料可写,从而获得乐趣,发展能力,真正使其愿写,乐写,会写。而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不会写,无话可写,甚至去抄袭。因此教师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可以从孩子阅读入手,从身边的人和事入手,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自由中发展作文的水平,品尝作文的真正乐趣。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的好与坏对学生整体语文水平的提高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现能力的发展。但纵观当前小学生作文现状,却着实不容乐观。很多教师在作文教学时也觉得有点难以全面把握的感觉,而更多的学生一写作文就感到头痛,无内容可写,把写  相似文献   

9.
<正>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文教学与其它教学相比较,教师的教学有很大的创造空间,所以作文教学也难以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写作文对于学生来说本应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但许多学生都怕写作文,很难把作文写好。其原因是无话可写,不知道写什么。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有话可写呢?  相似文献   

10.
命题作文可算是最常见、最基本、最简单的作文形式,但许多情况下学生并不能写好。其实命题作文都会考虑到学生都有内容可写,学生写的时候一般不会跑题,但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可能思考不深入,结果所选材料所要表达的意旨都给人以熟悉之感,似乎都是人云亦云。这种情况下要想得高分,作文就必须思想深刻、表达到位。作文要写得思想深刻,给人启示,审题立意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不少学生认为作文难,难在哪里?我认为与作文命题有很大关系。有人主张作文命题要新奇、有趣。这种主张会使许多学生堕入五里云雾,提笔而茫然不知所措,更怕作文了。不少学生认为作文难,一是看到题目不知写什么;二是知道了写什么,又没有什么可写;三是知道了写什么,又有东西可写,但不知怎样写。由此,我认为作文命题,首先要遵循具体的原则。只有具体才能明确,使学生一看范围是什么,就知道写什么。这样便于引导学生去观察事物,分析事理,启发他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说:“作文是生活的需要”。作文与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教学中,凡是写得较好的作文,都是学生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然而许多学生一提到作文便唉声叹气,不会写,不爱写。似乎作文难在无话可说,无情可写,无情可抒。究其原因,是学生作文远离了生活实际。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状况呢?  相似文献   

13.
思维是写作的核心。学生作文无话可写,或有话写得不好,主要问题是学生不善思维,不善思就写不好写不出,写不出写不好就只好拼凑、编造,这样的作文当然不会有个性。训练学生的思维是培养学生作文具有个性化的较为有效的措施。基于这样的认识,本人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实物作文,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没啥可写”是众多中小学生写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学生为什么会感到“没啥可写”呢?我认为是学生缺乏观察、思考、不善于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指导,忽视了学生在课堂外的作文素质及有益活动的开展,致使学生没有作文的源泉。如何使他们走出作文难的困境,使他们愿写,乐写呢?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谈一谈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5.
对于小学作文教学,新课标明确地提出观察、积累、思维是学生把文章写具体的重要途经.如果学生没有对所写的事进行一定的再现思维训练,写作时就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确定材料、分块完成、增添感情进行写前指导性思维训练,使学生有话可写,能写具体,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作文教学历来是个难题,许多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冥思苦想,却依然无从下笔,无事可写,即使最后勉勉强强地挤出了一点“牙膏”式或“流水账”式的文章来,却又千篇一律,没有新意,不感人,不生动。究其原因,首先是学生作文素材匮乏,没有写作兴趣;其次是学生不知道怎样写,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乐写、会写、写好作文呢?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小学中年级是作文教学的起步和初步成形阶段,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但是作文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学生对作文充满畏惧心理,感觉没内容可写,无从下手,或是虽然把要写的事物表述明白了,但往往只是罗列出骨架,却缺少骨肉,  相似文献   

18.
很多学生畏惧作文,觉得作文太难,无材料可写或是不懂从何写起,久而久之成为"作文奴隶".怎样促使学生成为"作文主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是:作文要求适度宽松,让学生觉得作文不难;作文题材源于生活,让学生觉得有东西可写;作文指导范文引路,让学生懂得怎样写;作文评价欣赏激励,让学生乐意去写.帮助学生感受写作文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写作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9.
每次作文,学生总感觉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但为了完成任务,又不得不写.因此,作文中空话假话连篇。写的人都是千人一面,记的事都是千篇一律,老师改作文也觉得索然无味,使作文训练走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学生写枯燥无味的文章,老师枯燥无味地阅文章”。学生为什么会觉得没有话说,没有内容写呢?  相似文献   

20.
尽管小学高年级学生学过许多词语和句式,但真正积累下来的不多,能灵活运用的更是寥寥无几。语言的贫乏导致运用语言能力的下降,口头发言时,有的同学连基本的完整性、条理性和组织性都没有;写出的作文,语言苍白无力、空洞无味。学生在写命题作文时,有的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有的觉得可写的事很多,却不知写什么好;有的不分主次详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