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智慧型教师的内涵及其基本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为智慧型教师是新时期教师成长的重要目标,但目前的相关理解存在泛化、窄化和神化等倾向,对于智慧型教师的内涵及具体素质缺乏深入研究。本文在探寻教育智慧之含义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智慧型教师的基本内涵,并具体阐述了情境生成、情境理解和情境回应等三个方面的基本素养。  相似文献   

2.
对于实践共同体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莱夫和温格(Lave & Wenger)在《情境认知:合法的边缘参与》中提出的,用以表达一种基于知识的社会结构。他们认为,实践共同体实际意味着在一个活动系统中的参与,参与者共享他们对于该活动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集远程专题培训、自主学习、教师交流和知识管理等于一体,实现了多元化教师培训。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实现工作渗透式培训,本文提出将教师电子档袋引入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并给出了将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平台与教师电子档案袋管理工具整合的设计方案,通过教师电子档案袋的"长焦距镜头"的作用,将教师的实际工作情境拉入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兴起正是应对这一趋势而产生的。本文意在通过探讨"教师学习共同体"内涵及基于合作的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使教师明了当下教育视域中学习共同体的最新理念,凭借共同体所产生的知识交流和智慧共享,促进教师高效学习,走上"互助学习"与"合作创新"相结合的专业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5.
对于“实践共同体”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莱夫和温格(Lave &Wenger)在《情境认知:合法的边缘参与》中提出的,用以表达一种“基于知识的社会结构”。他们认为,“实践共同体实际意味着在一个活动系统中的参与,参与者共享他们对于该活动的理解,这种理解与他们所进行的行动、该行动在他们生活中的意义以及对所在共同体的意义有关。”  相似文献   

6.
教师专业共同体对于教师个体和团体的专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核心特征既是一个学习共同体,也是一个合作共同体。构建教师专业共同体,一要形成"共同体的愿景",二要营造"共同体的文化",三要体认"共同体的身份"。  相似文献   

7.
教师培训的"文化生态学习共同体建设"旨在借助文化生态学整体有机、交往互动、和谐共生、自组织等理念,构建一个具有生命特质的学习生态系统,其建设不只局限于培训期间的学习空间与环境,而是建立一个以教师文化交流为圆心、以教师与学校持续发展为半径的一个大椭圆,促进学习者"自我"与区域生态协调整体发展。"文化生态学习共同体"的动态创设,注重激发教师的发展动能,明确学习责任,谋求"真实情境"下文化交流与融合,基于成人认知规律,开发多样实践、体验、参与性课程;基于文化生成的规律,突出文化交流的情境性、深刻性,加强后续跟踪与合作;循着唤醒—协作参与进入—创生—行动循环提升的发展阶段进行。  相似文献   

8.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是指具有共同愿景的教师在团体情境中通过有效互动,进而促进教师共同成长的学术研究或者学习活动的组织。溧阳市实验小学为具有不同发展愿景的教师个体,搭建不同类型的专业发展共同体。主要有网络学习共同体、专业技能发展共同体、课题研究共同体、教学竞赛共同体、课程研发共同体等等。  相似文献   

9.
"共同体"这一概念最初是由莱夫和温格在《情景认知: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一书中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共同体"意味着对一个活动系统中的参与,其中参与者共享着理解,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以及他们的所作所为在他们的活动中意味着什么,对共同体的意义是什么。而教师共同体是学校教师通过参加学校团体的实践活动,彼此在活动过程中进行沟通与交流,分享各种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任务,在成员之间形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知行脱节"的现状,通过分析和阐述实践共同体的理论和内涵,提出教师实践共同体的思路及其创建机制,以期有效地提升教师的实践反思和生态能力,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