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婉约和豪放之间的评判标准一直没有明确,标签化的分类是眼下唯一的区别方法。实际上,且不管“婉约”还是“豪放”.我们首先要明确的就是词人写作皆出于真情。以宋代著名词人苏轼为例.他的词豪迈中见婉转,雄奇中蕴苍凉,融写景、叙事、抒情三者于一体,因为他的真情实感,使得他超越了一种风格的约束.呈现出难觅端倪的多样性。于是苏轼超脱出了流派的局限。  相似文献   

2.
辛弃疾是名的豪放派词人,而他的婉约词同他的豪放词一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辛词的婉约。是“以气入词”,一如他的豪放词有深度,有力度;豪放和含蓄两大风格的交融,是其最大特色。辛弃疾婉约词提高和深化了婉约词的格调境界,丰富了婉约词的风格物色。研究辛弃疾婉约词的内容题材对研究其词的成就会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3.
豪放词风的开创者苏轼.其婉约词也具有很高的成就。他作婉约词有其感情基础、历史原因、才力因素。其词塑造了亡妻、舞妓、少女等形象,借词抒发其政治情怀;铺叙、比兴等是其常用表现手法,结构方式灵活多样;其语言极为冼炼、凝重,常选用一些凄冷哀婉之词,点化作者心境。总之,其婉约词塑造形象的成功、抒发感情的真切、表现手法的纯熟、运用语言的巧妙使其不仅是一位卓越的豪放词人,而且是一位杰出的婉约词人。  相似文献   

4.
豪放词风的开创者苏轼,其婉约词也具有很高的成就.他作婉约词有其感情基础、历史原因、才力因素.其词塑造了亡妻、舞妓、少女等形象,借词抒发其政治情怀;铺叙、比兴等是其常用表现手法,结构方式灵活多样;其语言极为冼炼、凝重,常选用一些凄冷哀婉之词,点化作者心境.总之,其婉约词塑造形象的成功、抒发感情的真切、表现手法的纯熟、运用语言的巧妙使其不仅是一位卓越的豪放词人,而且是一位杰出的婉约词人.  相似文献   

5.
词"婉约"与"豪放"说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有“婉约”、“豪放”之分,始于明人张Yan,而以此划分词派则在清代。词或“婉约”或“豪放”相关词人作词的主观原理,相关词人自身的资质、气度,还与作品的题材及作品产生的化背景相关。对“婉约”、“豪放”。前人尚有正、变之议,今人则认为是一体分流,双峰并峙。我们要善于分别同一词派词作、同一词人词作的精粗高下。  相似文献   

6.
<正>提及宋词,人们早已习惯用"婉约"和"豪放"来划分流派。但细细品读宋词,就不难发现,还有一些词家的词作,既无"婉约"派的绮罗香泽之态,又少"豪放"派的粗豪激越之势,其中的代表人物首推南宋词人姜夔。最早给姜夔词风定位的是南宋词人张炎,他在《词源》中称赞:"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又说其词"不惟清虚,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到了清代,词评家更是多以"清空"、"醇雅"、"清丽"等概述姜夔词的风格  相似文献   

7.
向来认为苏轼对词的贡献是创立了所谓“豪放”词派。本文认为,被视为正宗“婉约”的东坡言情词也与他那些被誉为“豪放”的词一样,对传统词风进行了革新。这些词同样表现出东坡独特的个性,映照出他作为士大夫文人的审美趣味和他不同凡俗的文化品格,因而具有崭新的美感风格。这些“雅化”了的婉约词对后代词人的影响甚至超过了东坡那些“豪放”词。  相似文献   

8.
张元干以爱国词人名世,其突出风格是"慷慨悲凉"、"抑塞磊落";而他还有大量词作反映了与作者生活思想有关的另一侧面:生世之感、闺情、旅愁、美景、咏物等等,其风格则是"妩秀"柔美.其豪放的民族"弦歌"开出后来张孝祥、陆游、辛弃疾等爱国词人的先河,而那婉约的"阳春白雪"之歌则是对雅艳词传统的美好继承.  相似文献   

9.
张孝祥是南宋重要的词人。历来对他的词作研究都着眼于其豪放词,尤其是爱国词,而缺乏对张孝祥婉约词的研究。张孝祥的婉约词有其深厚的思想渊源,理学盛行的时代背景对他的词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呈现出"尚理""尚雅"两个创作倾向,并渗透了禅宗思想;张孝祥婉约词分为宴饮闺情词、相思爱情词和写景咏物词三个部分;张孝祥所处时代背景及在词学思想上的倾向最终都汇总到他的婉约词风之中,体现为清空旷达、俊逸缥缈和雅化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0.
温婉背后的豪情——试论柳永的豪放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词以婉约为宗,柳永是继《花间集》后的又一位婉约词人,虽然其作品以婉约词著称,却有不少词带有豪放色彩。柳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崭新的艺术形式和接近生活的内容在宋词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继往开来的作用。他那婉约中的豪放之作有对社会历史和人生发出的感叹,也有对开阔壮观、兴象高远的景色的描写,更有对宦游生活的厌倦情绪,这些都是气象恢弘之作。这一批气势阔大、思想深沉、颇具阳刚之美的词作,可以说是开了豪放词的先河。  相似文献   

11.
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词人,但纵观《东坡乐府》中编存的三百首词,我们发现,严格意义上的豪放之作仅占极少数,东坡词绝大多数仍是明丽清新的婉约词。当然,他的婉约词已迥然异于传统的艳科词。这是因为苏轼对传统婉约词进行了大胆革新,  相似文献   

12.
柴铭姝 《文教资料》2007,(23):95-96
宋代伟大的词人苏东坡和辛弃疾,他们词的风格既有同,又存异。苏轼以他豪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改变了晚唐五代词家婉约的作风,开创了豪放词派的风格;辛弃疾则继承发扬了这种豪放的、浪漫主义词风,创造了更为雄奇阔大的意境,他的词风生动突兀,笔酣墨饱,气势飞舞。苏东坡、辛弃疾作为宋词豪放派  相似文献   

13.
元好问是金元文学大家,他的词作兼豪放与婉约之长,继两宋诸大词人之后将词推向了一种新的境界.<摸鱼儿·雁丘>、<摸鱼儿·双莲>是其两篇主要词作,对"生死相许"的人间至情做了深层的诠释,并充分体现了元好问摧刚为柔,刚柔相济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4.
提起苏轼的词,人们自然就会想起“大江东去”、“西北望,射天狼”等黄钟大吕之声,似乎他所写的都是这类关西大汉所唱的词。一向以豪放杰出、清旷雄奇示人,其实这也是一种美丽的误会,作为一位产量甚丰的词人,他婉约妩媚的作品并不少,在现在的三百四十多首词中,豪放词的数量不足他全部词作的十分之一,较多的却是清丽、雅致的婉约词。只不过这类豪放之词,给人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一新天下耳目,所以让人们念念不忘。如果说东坡的豪放词如江河奔腾震撼人心,那么他的婉约词则如绵绵春雨润物无声,洗尽了人间纤尘。张炎称为“清丽舒徐,高出人表”为周(邦彦)、秦(观)诸人所不能到(《词源》)。  相似文献   

15.
王炬炳 《考试周刊》2007,(20):125-126
贺铸是北宋著名词人,他兼擅婉约词和豪放词。文章着重对他的豪放词作了浅析。就贺铸豪放词的内容,把他分为抒发心中抑郁不平之气的词作,抒写隐归思想的词作以及咏古咏史的词作等三类。再就贺铸豪放词的特色,从三方面分析,即题材的选择、字句的锤炼及语言的特色。然后是就贺铸豪放词的形成原因作了分析,从个性性格、仕途不得志及爱国忧民等三处展开。文章最后是就贺铸在豪放词的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和影响,作了一个小小的总结点评。  相似文献   

16.
婉约也东坡     
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对词进行了多方面的革新,建立了“新天下耳目”的豪放派。虽然苏轼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而豪放却不是苏词的主流风格。苏轼词婉约风格也很突出,他的传统题材的词作,既吸收了婉约派词人抒情的真挚和细腻,又显示了深沉、淳厚的自家面目。  相似文献   

17.
在词学发展的历史上,社会文化、当地风物、词人心理及审美需求均影响着词风的变化。"豪放"与"婉约"两种词风,是词论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宋代到清代的词论家,对这两种词风各有偏好,但他们的词论也因派别之见而具有局限性。直到清代,才有学者摒弃派别之见,超脱"婉约""豪放"来研究词,这种做法,拓展了词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18.
彭孙通是清初词坛上一位优秀的词人,被王士旗誉为“近代词人第一”。他的词学思想也颇有独到之处,本文结合《金粟词话》,探究其词学思想。本文首次总结出他在词论上以自然为宗,并举雕琢;兼容并包,不以婉约、豪放争长;积极倡导,纠云间之弊三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提及宋词,人们早巳习惯用“婉约”和“豪放”来划分流派。但细细品读宋词.就不难发现,还有一些阋家的词作,既无“婉约”派的绮罗香泽之态.又少“豪放”派的粗豪激越之势,其中的代表人物首推南宋词人姜夔。  相似文献   

20.
婉约与豪放─—“本色”词与“诗化”词杨有山宋词中的婉约、豪放问题,是一个关乎到如何认识宋词的整体成就、发展规律及词人在词史上地位的大问题。不管你是否同意这种两分法,这都是词学研究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对此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据不完全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