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这是著名教育家斯第多德的教育格言。在斯第多德先生看来,发展思维比传授知识更重要。他说:“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真理,而且要教会学生发现真理。”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同样的话:“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还是思维训练,不要只顾到语言文字方面,忽略了思维的训练,要把思维、语言、文字三项一致训练,使之相辅相承。”我们教师就是要利用课堂为学生创造思维发展的条件,诱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2.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强调非方法的艺术经验在认识真理过程中的价值。这种观点对当前教育的启示在于: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模仿”、“诗”来揭示教育教学真理。这种启示的本质特征在于:教师进行教育研究应该注重多样关系,保持开放性,坚持理解与对话。  相似文献   

3.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强调非方法的艺术经验在认识真理过程中的价值。这种观点对当前教育的启示在于: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模仿”、“诗”来揭示教育教学真理。这种启示的本质特征在于:教师进行教育研究应该注重多样关系,保持开放性,坚持理解与对话。  相似文献   

4.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不好的教师只是奉献真理,好的教师是引导学生发现真理。”作为语文教师,责任不仅仅在于教育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会学”,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正如《大纲》要求: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多让他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逐步培养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大力提倡课改的今天,完全有必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把单纯的教师“一言堂”变为学生的“群言堂”。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我们可以采取“备、给、护、引”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  相似文献   

5.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来,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是完整而真实的生活,真诚是课堂教学中打开学生心田的犁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真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高等代数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尝试赵贵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艺术不仅在于传授的本领,而且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境,正是关于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即引导学生在艺术境界中获得知识.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能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7.
对情感及其教育教学意义的强调,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德围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本领的传授,而在于情感的唤醒、激励、鼓舞。”教学中,教师可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感体验结合起来,有效开发、运用学生大脑的语言、记忆、认知、情感功能,引导学生增强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兴趣是学生写作的内动力。如何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这是众多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课题。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一书中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试行了一种方法,对学生的写作兴趣颇有“激励、唤醒、鼓舞”之功效,聊称之为“作文教学一趣”。  相似文献   

9.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上课伊始,学生的心理准备不充分.师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心理距离在所难免。这时,教师一定要讲究导课艺术,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迅速进入特定的教学活动情景。  相似文献   

10.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的唤醒、鼓舞。”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传统的新学年讲新课的按部就班,而是花大力气、加大力度进行阅读名著名篇的宣传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11.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学习,使不想学的学生得到唤醒,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励,使学有所得的学生得到鼓舞。这几年我在实践中作了一点尝试,采用“引导自学”教学模式教学,所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不仅得到普遍提高,而且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有趣。初一学年下来,所授学生的成绩均分比其他各班高出6到8分,到初三学生的中考成绩均分竞高出20分。在各级数学竞赛中有多人次获奖。下面我简述自己的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法”具体就是“自学、讨论、引导”教学法。这是根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着…  相似文献   

12.
快乐变变     
肖琦 《教育导刊》2010,(7):53-54
设计意图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如何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保持浓厚的兴趣。有效“激励和唤醒”他们在发挥想象力的基础上进行创意表现?我认为,教师的理念和引导是关键。本次印画活动,我事先以幼儿感兴趣的《西游记》人物为素材创作了生动的手印画作品,  相似文献   

13.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懂得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不只是教师的教,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导“学”与育“生”.导“学”就在于唤醒教师关注课堂教学的平等性、包容性、开放性,还学生健康的学习环境;育“生”就在于唤醒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的人生,关注学生日常生成问题的解决,还思想政治课应有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一、用诚挚的心灵去呼唤学生的心灵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就该用诚挚的心去唤醒学生。  相似文献   

16.
“一位真正的教师不在于直接教给学生真理,而是在于引导学生发现真理。”例如在光学中凸透镜成像规律是重点和难点,按以往教材的授课方式,学生  相似文献   

17.
王建华 《职教论坛》2002,(18):43-43
如何将素质教育落实到日常物理教学实践中去,增强创新素质教育的可操作性,努力发挥课堂教学的资源优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创新教学方法,以思维训练为主线,引导学生在主体活动中发展创新个性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是创新教育的操作者,必须树立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自主探索学习能力的教学观念,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资源,促进学生素质的持续协调发展。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教师在作教学设计时,对教…  相似文献   

18.
裴海群 《考试周刊》2010,(1):207-208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价值通过学生才能体现.能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师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试着用激励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记者:李校长,您好!您是珠海市的名教师及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也是一位有教学情怀的老师。我很想了解一下您的教学主张以及您研究成果的核心理念是什么?李朝霞: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教育应该是从心灵深处唤醒孩子的自我意识、生命意识。怀特海也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课堂是一线教师教学的主阵地,学生是课堂的中心和主角,因此好的课堂要从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开始,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堂”,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20.
“导为主”的涵义指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对学生的引导启发。根本意义是确立了教育教学中真正的主体和主导因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导为主”的实施教育教学前,教师应主动研究学生状况,创设适合不同学生的目标与内容。教育教学过程中,首要问题是教师唤醒学生实现人的生命价值的意识,唤起学生主体意识和自我创造意识,使学生享受到学习创造的快乐,获得成功、自尊自信的情感体验。教育教学过程中,核心问题是教师启发学生学会创造,而归宿问题是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运用所学各科知识,发展智力体力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