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中国德育》2008,(5):1-1
“故事法在我国道德教育的实践中一直具有重要地位。故事法可以从亚里士多德、赫尔的德性论伦理学中寻找支撑,这种伦理立场也决定了在故事法之外还应辅以其他德育方法。从故事法的作用机制看,学生对道德故事的理解有一个主动的意义建构过程,需要经历多个心理环节。为此,在运用故事法时,教育者应认识到学生在提取故事主题等方面的主动性,明确故事发挥作用的主要环节,借助高质量的儿童故事、良好的师生关系,发挥故事法的效用。”  相似文献   

2.
导入环节的质量对高效历史课堂的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新认识导入环节的重要性,以确保高中历史课程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种导入方式入手,对如何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进行概述。一、故事导入法故事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仅是对小学生适用,对任何阶段的学生也都适合。所以,在历史课堂中借助故事导入新课不仅能够打破课堂的沉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  相似文献   

3.
张立红 《小学生》2022,(9):97-99
故事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在小学高年段英语故事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读前环节以图激趣、联系生活,启发思维;在读中环节巧搭图片、表格与问题支架,活化思维;在读后环节妙设续编、创编故事情节活动,拓展思维,培养学生联想、想象、观察、归纳、比较、模仿与创新等思维能力,提高故事教学成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堂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掌握多种多样的导入方法并恰如其分的运用,会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到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带入非常好的学习状态。本文主要运用实践法、文献研究法、例证法来阐述纯语言导入法、多媒体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等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希望本文提出的语文课堂导入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会给需要的教师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英语故事是小学英语教材的内容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材中的英语故事,教师在组织课堂学习活动时,应根据学生语言学习的规律,精心设计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和谈故事环节,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英语故事,增强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宋小掺 《考试周刊》2022,(2):139-142
故事教学法将故事合理地融入教学环节中,促使师生、生生展开沟通分享,起到优化教学的效果.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也要组织学生展开故事交流,在导入环节设置有悬念的故事,调动学生的视听,唤醒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活动环节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体验作品.在拓展环节将诗词融入其中,并引发学生想象,这些方法都能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促使他们读懂...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恰当地引入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活跃、生动起来。教师在课堂中引入故事进行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创设生动的故事教学情境,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开展故事角色扮演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设计故事创作环节,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初中英语故事教学缺乏故事味的现状,结合教学案例,从故事教学的几个主要环节阐述对初中英语故事教学的思考,从而使学生在更为浓郁的故事味中不断提升英语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应抓住导入环节,从课的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语文课的导入有悬念导入、破题导入、故事导入等导入方法,教师要恰当运用,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1.小学英语故事式教学模式研究小学英语故事式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知识要点与故事的讲述相结合,既可以将英语故事穿插在各教学环节之间,也可以将英语教学知识内容编排在故事中。这样小学英语教师在讲英语法故事的过程中,就能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之中,同时通过故事生动活泼的形式让教学内容变得  相似文献   

11.
道德叙事,就是教育者对道德事件的讲述或重叙,它是帮助学生净化心灵、升华德性、迈向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道德叙事负载着两种价值——原初价值和附加价值,每个道德叙事都有一定的价值载荷。在学校德育中,道德叙事是道德知识、规范的传递者,是道德行为图式的储蓄所,是道德情感的传达者,是道德经验的转述者,是道德思维的传承者。道德故事的遴选、聆听视角的建立、道德故事的重叙和价值立场的形成是学校德育的“四部曲”。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教材作为立德树人事业的核心载体,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树人目标。基础教育思政课教材体现了全面性、人本性、生活性、发展性、叙事性、实践性等立德树人原则。将立德树人贯穿教材及教学环节,需要适时修订教材,编订地方辅助性教材,建立公共教育资源数据库,以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掘事件背后的道德价值,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等的协同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3.
The present study compared Chinese and Canadian children's moral evaluations of lie and truth telling in situations involving pro- and antisocial behaviors. Seven-, 9-, and 11-year-old Chinese and canadian children were presented 4 brief stories. Two stories involved a child who intentionally carried out a good deed, and the other2 stories involved a child who intentionally carried out a bad deed. When story characters were questioned by a teacher as to who had committed the deed, they either lied or told the truth. Children were asked to evaluate the story characters' deeds and their verbal statements. Overall, Chinese children rated truth telling less positively and lie telling more positively in prosocial settings than Canadian children, indicating that the emphasis on self-effacement and modesty in Chinese culture overrides Chinese children's evaluations of lying in some situations. Both Chinese and canadian children rated trugh telling positively and lie telling negatively in antisocial situations, reflecting the emphasis in both cultures 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misdeed and truth/lie telling. The findings of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 that, in the realm of lying and truth telling, a close relation between sociocultural practices and moral judgment exists. Specific social and cultural norms have an impact on children's developing moral judgments, which in turn, are modified by age and experience in a particular culture.  相似文献   

14.
民族教育中的德育价值是对民族教育中德育的性质、方向及观念、内涵等问题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目前民族教育中实施德育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歙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德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民族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德育现代化的介德育观念的现代化、德育工作自身的现代化和德育内容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早期阅读对儿童语言发展影响重大,它是一个人终身学习的基础。讲述故事对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兴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阐述了讲述故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及讲述故事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人化"教育--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化”教育的主旨在于实现教育中人性的复归,使教育真正成为关注人、理解人、尊重人、发展人、享用人的活动。人本主人心理学和严重异化的道德教育的历史与现状为“人化”教育提供了理论上的参照和实践的启示。实施“人化”道德教育必须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性,从根本上改变德育的“转化”观念;摒弃以培养英才为目标的德育模式;塑造平民化的自由人格;重新审视“德-得”关系,建立新的义利观。  相似文献   

17.
While teacher educators agree that teaching is a profoundly moral activity,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laced on the moral perspectives about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those entering the teaching workforce. As a way of illustrating the importance of helping both future teachers become aware of their own moral compasses and teacher educators to understand ways in which such knowledge can support their students, I use methods of qualitative inquiry to explore the life history of one European American preservice elementary teacher in the USA. In recounting the events of her life, Rachel Rosenberg demonstrates how she uses her own life experiences to frame the moral aspects of her future role as a teacher and especially her perspectives on literacy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methods used here to elicit and analyse Rachel’s story can be useful to teacher educators who want to understand how the moral perspectives embedded in teachers’ stories influence the ways in which teachers approach and enact the work of teaching.  相似文献   

18.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坚持以德治教,以德修己,以德育人的思想,是专业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所在。本从专业课教师应具有的德育品质,即爱生之心,育生之德,导生之行,教生之能四个方面,讨论了教师德育观的确立。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主要内容从侧重传统故事向传统故事与发展故事并重转变,讲好中国故事的基本方式从课堂讲授、文化体验到多方位实践转变。基于以上转变,高校要做好"传授、感知、讲述能力、传播实践"四个全面的工作,引导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20.
孙明敏 《成才之路》2021,(13):28-29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将德育工作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提高德育实效性,是特殊教育工作者需要加以重视的。文章针对聋哑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从教师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关爱学生并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自律习惯、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结合生活进行合理评价等方面,探讨聋哑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