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中央和国务院确立“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 ,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 ,现就如何解决西部缺水问题提出如下设想 :终年积雪的冰山是我国贮量最大的“固体水库”。如何有计划地开发、利用这一“循环往复”的淡水资源 ,很值得专家、学者探讨、论证。1、充分利用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太阳能 ,进行有计划、有方向性的溶冰化雪试点。首先在一定高度或阳光充足之处架设坚固的网络化太阳能收集器 ,再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风 ) ,定向、定量溶化冰雪 ,有效解决西部大开发中最基本的生产、生活、生态、环保用水难题。2、充分利用阿拉山口等高山上的风力资源 :…  相似文献   

2.
面对干旱、缺水、长年风沙的内蒙古,我国科学家大胆地提出“海水西送”的设想:让渤海之水通过管道,行程665公里,流淌到广大西部内陆地区!他们的设想有哪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世纪伊始,世界上活跃着一批所谓的主流科学家,他们把持着出版物的审批权,经常在电视屏幕上露脸,传播着各种“世界公认”的科学真理。如果谁发表了反对他们的观点,一顶“伪科学”大帽便会迅速给你扣来。科学都在他们哪里,尽管他们也不过是在翻炒、传销洋名家胡乱编造的“科学故事”。如果你要提出问题,你就是在与“科学共同体”闹对立,是在“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主流科学家们说,爱因斯坦、莫夫、霍金都是“科”学之神,你们只能供奉朝拜,如果对他们提出质疑,那一定是脑子出了毛病。爱因斯坦在科学上的地位已被世…  相似文献   

4.
中国电力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出现的电力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也验证了1997年提出的“电力供应过剩是暂时的和相对的”的观点。如何实现电力可持续发展、树立科学的电力发展观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在于:保持电力工业先行、解决电  相似文献   

5.
熟悉科学史的朋友可能知道,伽利略为了驳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的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正比”,曾经设计过一个“思想实验”。这一理论设想记载于他晚年出版的《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至今还作为科学史上“思想实  相似文献   

6.
今年2月,理论物理学家郝柏林院士“伪科学与赝科学”一文,因被新华社作为通稿而在社会媒体上广为盛传,但学术界、甚至科学界,对此文观点的反应却出奇地沉默。三个月后,在中国科学院科学史所的一次“天地生人”学术会议上,此文竞遭到了与会的十几个学者的一致批评,这些不同学者所工作的领域涉足极为宽泛,从科学史到混沌、复杂性,从哲学到心理学、建筑工程学、古生物学。此次会议的组织者之一宋正海先生说,他们事前曾试图让不同观点的人相聚一堂,但却没能如愿,因为他们没能找到支持郝柏林观点的学者。我们这一期的“科学与文化”栏目将把这些学者的观点文章刊登出来,一是让更多的人们知道这些不同的声音,二是表示我们对同一个观点可以有不同的声音,同时希望再听到另外的不同声音。 下文是今年3月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一篇介绍郝柏林 “赝科学”观点的文章。题为 “科学界要识别赝科学”(人民日报/周兆钧,2002年3月19日):  相似文献   

7.
肖太陶 《科学学研究》2011,29(10):1594-1600
 吴致远、梁国钊两先生的《诺贝尔奖评委会亏待了吴健雄吗?》这篇文章,对《吴健雄——诺贝尔奖亏待了的华人女性科学家》一文的部分观点提出了批评。本文从七个方面对他们的批评做出回应,并着重就 “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脑的发现”与“眼的发现”、如何看待诺贝尔奖、“吴健雄的实验够不够好”、“精确与原创是什么关系”等关键问题,做适当讨论。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星火计划”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的农业问题,粮食问题,要靠中国人民自己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农业科技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要进行一次新的科技革命”。日理万机的江总书记如此地关心农业、关心我们国家的粮食问题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先生先后在《国际先驱论坛报》等报纸和刊物上发表文章,预计到2O30年中国粮食缺口最大,将达到2.16亿吨,而1993年全球粮食出口总量仅为2亿吨。于是,布朗先生认为中国的粮食问题将成为世界性问题。同时他还提出了一…  相似文献   

9.
引进和发展“适用技术”,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欲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必须积极开展“适用技术”情报的交流。适用技术的定义和目标“适用技术”概念的提出已三十多年了。但对于它所下的定义或理解却不尽相同。大致有两派观点:一派认为,“适用技术”是既不先进也不落后的中间技术,因此用“中间技术”这个概念来表述。伦敦中间技术小组主席对“适用技术”所定的目标就是:小  相似文献   

10.
一、西部地区城市化模式选择 1、对两种主要观点的简述与评价目前,关于西部城市化的道路选择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是“都市带”论。这种观点认为,城市区域化,城市带的形成和发展是当今世界城市化的重要趋势,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  相似文献   

11.
“问题解决”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数学界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世界第五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提出,问题解决要成为今后国际数学教育的核心。问题解决已成为近年来数学教育的主题之一。一、什么是问题解决对问题解决的理解众说纷纭,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种基本观点。第一种观点是,问题解决作为一种日常的练习,等同于算法的操练。这种观点把问题解决看作是巩固知识和获取新的技能的一种手段,通过问题来导入、复习、巩固数学知识。第二种观点认为,这里的问题是非常规的,学生必须探索、推理并有效地利用数学方法解决。这种观点把问题解决看作是…  相似文献   

12.
1998年9月9日,我曾在《中华读书报》上发表题为《科学的一般概念与中国古代的“科学”》的文章,针对同年8月12日李世辉先生在此报的题为《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一文的观点提出不同的见解,否认中国古代有“科学”。此文发表后,又见到一些相关的讨论文章发表,对于中国古代有无科学的问题,提出了形形色色的不同说法或者答案。1999年1月9日,我又在《科技日报》上发表了《中国古代有无‘科学’之我见》一文,对这一问题,对各讨论者观点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至今,我仍认为后一文章中的观点是可以成立了。  我认为,这场讨…  相似文献   

13.
个人主义与责任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主义与责任意识可人《科学·经济·社会》杂志围绕“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问题而展开的讨论,触及到了西方和东方文化中许多本质性的问题,发人深思。其中,袁伟时先生在如何认识和评价个人主义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意义的问题上,提出了与胡国亨先生完全不同的观点,认为...  相似文献   

14.
在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人主要指人民,即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中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主要是指以人民或人民群众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以人民群众为出发点,必须依托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必须以造福人民为目的。在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观点、党执政为民的观点、建设生态文明的观点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5.
《发明与革新》6月号发表了王武生的《塑料泡沫餐盒不是“白色污染”》。这一观点真是不同凡响,一语惊人。如果经过进一步的科学论证,确如“王文”所说,并付诸实施,这对多方面将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应。尤其对倡导全社会人人学习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促改革、促发展更会有良好的启示。“王文”提出的观点和做法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须建立起全社会治理白色污染的具体的体系,才能把塑料泡沫抛弃物变废为宝而不成为白色污染。“王文”提出的观点和方法是科学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也是不难实现的。但也不是靠几个专家、几家企业所能做到…  相似文献   

16.
在这一期的“科学与文化”里,我们请了几位学者谈关于“科学传播”的问题。近几年来由于科学巨大的影响力,“科学传播”本身也开始为一些学者所关注和研究。今天许多中国的大学里设置了这一专业,北京大学的吴国盛先生认为他们开设“科学传播”与  相似文献   

17.
《学会》2010,(11):24-24
“我个人觉得,我们必须下大功夫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在科学界和大学中大大加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教育。”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先生在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科学道德建设论坛中对“钱学森之问”答案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胡健  邱佳宁 《情报杂志》2001,20(B06):221-222
信息产业将成为21世纪后工业化阶段世界经济增长的的“引擎”,而西部大开发首要解决的问题是信息。本文首先谈信息化建设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必须走以信息化为特征的跨越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马晓玲 《学会》2005,(11):41-43
本文针对目前学会这一科技社团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生存与发展提出了运用“知识管理理念”来“经营学会”,要以会员为本,以知识立会的观点。认为学会改革与发展的出路在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必须引入“经营意识”,必须要有创新的精神、必须创造符合企业、市场以及社会所需要的新的科技成果和决策信息、必须在提高“领导能力”和“服务”上下功夫,才是学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蒸汽机的发明人,究竟是俄国的科学家伊凡·巴尔蜀诺夫妮?或是瓦特?是一个应该讨论的间题,因为这不仅是一个科学历史真实性的问题,也是一个思想性的问题。一些读者有着这样的反映,他们说:俄国革命胜利了,政权改变了,连科学上的发明权也改变了。”我们认为这种对事物不加分析,笼统看法的观点是有批判必要的。因此将中央人民科学馆问询小组关于此问题的来信及“蒸汽机的发明人——伊凡·巴尔蜀诺夫”一文课者的覆信,一并发表,希望大家对此问题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