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幼儿音乐韵律活动是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用创造性的身体动作来反映音乐感受的一种活动形式,它有利于幼儿音乐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绘本作为儿童早期阅读的新生力量,通过图文结合、以图为主的方式促进幼儿观察、想象力、思维和语言等能力的发展。主要探索如何将绘本阅读活动跟韵律活动有效结合,让韵律活动作为绘本阅读活动的前奏环节或者延伸环节,以进一步加深幼儿的阅读体验,同时也让韵律活动渗透绘本故事的内涵,使韵律活动更具蕴意。  相似文献   

2.
绘本剧是绘本与创造性戏剧的结合,把绘本改编为戏剧形式,以戏剧语言来表达绘本中的内容、情节或主题,综合运用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手段,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审美元素.文章详细阐述了以绘本为基础,开展阅读、感受、创编和演绎等各种活动,在活动中给予幼儿美的体验,包括在绘本阅读中体验色彩、技法、语言、情感之美,在绘本延伸...  相似文献   

3.
绘本除了用来阅读,精美的画面能给幼儿美的熏陶,我们可以挖掘绘本中的美术教学资源,享受美术创作的快乐。本文将阐述挖掘经典绘本中蕴藏的可借鉴的美术教学资源,运用绘本故事中的情景教学法提高幼儿美术活动的兴趣,增加美术活动的有效性,拓展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思路,从而更好地引导幼儿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4.
绘本的图画,包括线条、颜色、造型、版面设计构成了与文字(听觉语言)相对应的视觉语言。绘本最大的特征在于,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一样,具备了叙事功能,能够独立或与听觉语言相互配合进行叙事。西方绘本作者自觉地从西方艺术传统中吸取养分,在绘本创作中充分使用视觉语言去营造画面,讲述故事,建构意义,传达情感。中国原创绘本界对绘本视觉语言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在绘本创作和编辑工作中,对于绘本图画和图文关系的处理常显得简单生硬,损害了绘本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5.
绘本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篇形式。不少学生拿起英语教材"想睡觉",读起绘本故事却兴趣盎然。可见,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适当地插入一些儿童绘本故事,对于激发学生语篇阅读兴趣,发展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优秀的绘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儿童讲故事,图画具体形象、生动有趣,文字简洁明练,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使用.合理地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绘本故事,学生既可以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又可以体验数学发展抽象的过程.本研究以绘本的创意教学为研究的突破点,结合教学实例,力图探索绘本故事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7.
在童年生活中,绘本在儿童的世界里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绘本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为儿童感受世界、认识世界提供物质基础。这一物质媒介在儿童语言、想象、社会、审美能力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儿童情感教育是儿童发展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儿童认知和能力的发展提供情感支持,更是儿童幸福生活的条件。在儿童情感教育发展中,绘本的作用不可小觑,绘本的内容和绘本阅读方式都对儿童的情感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绘本是学生们非常喜爱的语篇形式。不少学生拿起英语教材"想睡觉",读起绘本故事却兴高采烈。可见,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适当地插入一些儿童绘本故事,对于激发学生语篇阅读兴趣,发展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绘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有趣完整的故事,让学生在翻看阅读中,借助图画理解文本,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原语言运用的真实情境。通过绘本,学生不但能够学习语言知识,还能够更加确切地知道怎样去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我国对于绘本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儿童文学理论研究者们的重视。通过阅读绘本能够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幼儿充分体验了绘本所传达的情感,促进了幼儿语言、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针对我园幼儿语言发展水平实施《甘南藏族地区幼儿园开展绘本教学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通过开展绘本系列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藏族幼儿的汉语表达能力和阅读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引入藏族民间儿童故事,进行创编藏族幼儿绘本,把藏族民间儿童故事发扬光大。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使藏族地区的绘本教学既传承了经典教学方法又探索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实践结果。  相似文献   

11.
绘本游戏是绘本与游戏的有机融合。多元素的游戏与绘本有效融合,能够激活幼儿对绘本游戏与绘本阅读的兴趣,在绘本游戏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享受绘本阅读的快乐。一、选择游戏关联的绘本故事教师要注意绘本的“可游戏”性,从幼儿的视角出发选择绘本,既要保留绘本的核心价值、关键经验,又要保持游戏的趣味性。这样才能让绘本变成好玩的游戏,让绘本游戏走进幼儿的生活。图画的画面细节,就有这样的魔力。它具有叙事性、表现性和感染力,对绘本起着很重要的补充、解释和烘托的作用,表现了角色的性格,暗示了故事发展线索。  相似文献   

12.
绘本是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故事、人物、对话、环境的巧妙融合,其中不仅蕴含引人深思的情节、令人向往的故事,更具有游戏活动中趣味性、偶然性、戏剧性的特征,并非图画与文字的简单堆叠。然而许多教师并未发现绘本蕴含的多元化教学价值,采用简单说教的方式讲解绘本的基础知识,导致许多幼儿对于绘本学习产生反感情绪。基于这一问题展开研究,详细论述通过绘本演绎开展角色游戏,为幼儿营造一个想演、敢演、喜欢演、有机会演的语言学习环境,依托绘本在游戏过程中梳理主题内容,指导角色评价深化幼儿对绘本的思考和回顾,让幼儿依托绘本在角色游戏中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提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英语绘本的内容生动有趣,不仅贴近儿童的精神世界,而且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有着丰富的语言教学价值.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俯下身来,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去挖掘、去探索、去感受绘本,在充满生活情趣、富于活力与挑战的情境互动中,拉近学生与绘本之间的距离,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4.
儿童绘本与网络小说的差异性很大,其主要表现为两者的故事载体、服务对象、创作目的、篇幅长短等.而网络小说和儿童绘本共同的特点是故事性,它将两者联系起来,使两者具有一起研究的价值.文章分析发现国内儿童绘本的发展相比较欧美等更晚、市场竞争力较弱、国际影响力不大等现状;国内网络小说虽出现时间短但发展速度极快,受到读者欢迎并且具...  相似文献   

15.
绘本作为被世界公认的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以其夸张的想象,充满童趣的笔触,新鲜的事物以及符合儿童的情感、审美、思维模式等方式促进着儿童的健康发展。绘本在儿童的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从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性的发展等方面展开来探究绘本对幼儿的影响,并从中总结出绘本的重要之处,以便于教师及家长能较好地通过绘本来对幼儿进行科学的教育,以促进儿童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6.
绘本《黄黄的,是一朵花吗?》情节有趣,就像在玩“猜猜我是谁”的游戏,故事在一次次猜测、一次次否定中环环相扣,当幼儿习惯了否定后,结局出人意料地转折。绘本的画面构图简单,色彩明快,并且主角主体很大,非常适合小班幼儿观察。从语言上来说,绘本所用句式简单:“××的,是一朵花吗?”“啊,不是花呀。”这两句话贯穿始终,让小班幼儿容易模仿讲述。基于以上特点,教师选择这个素材设计了一节小班活动,活动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为阅读活动,主要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通过一次次的猜测让幼儿感受绘本阅读的快乐,发展想象力。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幼儿重要能力之一。小班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要以绘本故事活动为载体。教师要丰富绘本故事表演形式,把握绘本故事表演的节奏,同时,借助于同伴陪伴、教师陪伴、亲子陪伴等拓展形式,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表演和感受,积极主动地阅读,独立自主地获取阅读知识,从而更好地实现幼儿阅读理解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绘本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语言教学的素材,它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儿童绘本中存在的艺术风格包罗万象,绘画形式简单且非常儿童化,在涂色绘画的过程中能满足幼儿对故事内容的回味,丰富幼儿的表象经验,为美术活动的开展准备前期经验,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练习了均匀涂色的技能,表达了自己的认识和情感.  相似文献   

19.
王璐 《中华家教》2020,(4):43-43
图画、文字、故事、艺术是构成一本绘本必不可少的四种要素。作为儿童成长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种儿童文学形式,绘本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价值,了解儿童阅读绘本的世界对于家长而言,相当于是得到了一本“儿童绘本学习指南”,那么应该如何更好地指导孩子阅读呢?  相似文献   

20.
王爱芳 《学周刊C版》2019,(17):170-171
幼儿期是身体动作发展的重要时期,户外活动对幼儿的身体心理健康、智力发展、情感态度的养成以及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户外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通过以绘本阅读为特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如亲子阅读、故事棒棒偶、绘本表演、绘本故事衣等,发现在绘本的演绎中,幼儿喜欢模仿感兴趣的角色、对话、情节。因此,文章对绘本故事融入幼儿的户外活动的效果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