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召开前,国际奥委会向清政府发出邀请;处于内忧外患、不知奥林匹克运动为何物的清政府与奥运会“擦肩而过”。1922年王正廷成为第一个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的中国人,炎黄子孙首次与国际奥委会“亲密接触”。1931年成立于1924年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被国际奥委会接纳为正式会员。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田径选手刘长春成为第一个参加奥运会比赛的中国人。1936年柏林奥运会冯有真成为第一个采访奥运会的中国记者。  相似文献   

2.
东京奥运会后日本体育发展带来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编者写在前面的话:“后奥运会时代的中国体育”(这个题目既指全球范围内后奥运会时代,又指2008年奥运会后的中国体育。不过,这里侧重指后者。)是体育社会科学工作者现在就应该关注的一个课题。显然,中国人不能仅仅满足给奥运会盖上“中国印”,还要清醒地思考2008年奥运会将给中国和中国人以及中国的体育事业留下什么?预见奥运会之后中国体育从观念到行为,从理论到实践,从体制到机制,从竞技体育到全民健身会发生一个怎样的变化。因为,奥运会是带着一个从理念到主义,从规则到标准的完整体系到中国来的,我们的“绿色、科技、人文”奥运理念,同样是在奥运会“规范”下产生的,几乎不能有自己的选择。还因为,具有东方文化背景的国家与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国家,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对奥运会和主办奥运会在心态及认识上会有很大的不同,其受到的影响也可能会大相径庭。所以,对这些问题做出深层次的科学认识、研究、解释和说明,于21世纪中国体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参照系,即1964年奥运会对日本体育发展的影响(汉城奥运会后的韩国也可以成为一例,但似乎不够典型)。比如说,中国人普遍的感觉是:日本在东京奥运会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大众体育蓬勃发展,而竞技体育的优  相似文献   

3.
中国学校体育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对接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冯霞  尹博 《体育学刊》2004,11(4):4-6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蕴涵了丰富的教育理念,其文化价值、教育内容和素材是学校体育的重要教育资源。在北京主办2008年奥运会的背景下,中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将不可回避奥林匹克运动对青少年的巨大影响。中国学校体育应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有选择地借鉴与吸收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教育价值,并以此为契机推进学校体育自身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路云亭 《体育与科学》2012,33(4):5-11,53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堪称人类集会的轮回形态。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同样呈现出活跃的态势。奥运会不仅是体育活动,其所拥有的诸多超体育的附属价值却更为中国人看重。复合化的奥运会不仅未能消解奥运会的竞技因素,反而提升了奥运会的传播学价值,也为过度竞争化的奥运会竞技添加了一种优美的情愫。中国人将参与奥运会当成全民族融入世界主流社会的捷径。进化论是资本主义时代高强度竞争意识的理论原生点。更高、更快、更强的现代奥运思想是人类竞争的终极性思想,进化论和现代奥运会是同一类思想的派生物。中国人更热衷于在各种常规的文化类型中强力地提炼出一种属于自己文化的信仰性元素,奥运会在中国就变成了一种抗拒祛魅的因子,并成为具有理论高度的奥运主义,且逐渐演化为一种中国人的信仰对象。奥运会及其所倡扬的奥运精神也成为百年来对中国文化影响较大文化类型。  相似文献   

5.
傅明  崔浩 《新体育》2006,(10):37-39
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倒计时两周年之际,北京奥组委发布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体育图标。35个体育图标以“篆字”结构为基本形式,兼具中国古代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象形意趣和现代图形的简化的特点,小仪符合体育图标易识别、易记忆.易使用的简化要求,更通过其特有的形态,将体育图标运用特征和丰厚的文化内涵、理念达到形与意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个理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当中.人文奥运可能是北京奥运会的一个亮点.也会是北京奥运会的一个特色。为什么这样认为.我觉得绿色奥运并不是我们的首创,它曾经是悉尼申办2000年奥运会过程中的一个口号。环境理念马上被国际奥委会所接纳.成为体育、文化、教育和环境四位一体的奥林匹克主义。绿色奥运是悉尼奥运会的一种现状.而且并  相似文献   

7.
乍一看“邮票与奥运会”这个标题,不禁使人愕然!邮票与奥运会纯属两个毫不相关的概念,岂能相提并论呢?要揭开这个谜,还必须从现代第一届奥运会谈起。 1894年6月,在巴黎举行的国际体育大会上通过了恢复奥林匹克竞赛的决议,并成立了国际奥委会,拉开了现代奥运会的帷幕。  相似文献   

8.
奥林匹克运动是由古希腊对神的奥林匹克祭祀性体育竞技赛会演变而来的。古希腊人相信,举行奥林匹克竞技赛会就会得到神的庇佑。这一祭祀性体育竞技赛会后来逐渐演变为四年一届的古希腊奥林匹克竞技会,即古希腊奥运会。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皮埃尔·德·顾拜旦将古希腊奥林匹克精神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并且以“奥林匹克运动会”为现代国际性的体育盛会的名称。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正是展示中国宗教信仰政策的良好契机,北京办好奥运会应该关注宗教问题。  相似文献   

9.
2008北京奥运的人文理念对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人文奥运的内涵以及其对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进行阐述.提出北京奥运会的"人文奥运"理念,将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五千年文化精髓相融合,从内容、设施、精神、制度等方面促进了中国体育文化的现代发展.  相似文献   

10.
应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阐述了竞技体育在中国和世界发展失衡的具体表现,指出包容性发展理念缺失是其主因。研究认为,包容性理念下中国竞技体育优势对外合作输出,不仅可以改变世界和中国竞技体育发展严重失衡的格局,树立中国竞技体育强国形象,稳固优势项目在奥运会项目中的存在,而且对中国竞技体育体制的改革、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的更新、科学优化资源配给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其核心是人文奥运。人文理念不仅符合奥林匹克宗旨,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更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需求。采用文献法和逻辑分析法,从三方面展开论述:什么是人文和人文奥运;体育教学人文理念的内涵;实现体育教学人文理念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从刘长春的首次参加奥运会到刘翔的雅典夺冠,中国人实现了从病夫弱国到体育大国的转变。2008年北京奥运会8951枚金牌和100枚奖牌的骄人战绩,使世人不再怀疑中国是否是体育大国。然而,体育大国并不是中国人体育梦的终点,体育强国才是我们在伦敦奥运会及以后各届奥运会上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3.
付建民 《体育学刊》2006,13(6):75-77
依据北京奥运会提出的“三大理念”,结合我国大学体育特性和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用科学发展观,将“绿色、科技、人文”与大学体育的“健康、知识、素质”结合起来,构建“多元整合教育模式”,并从它的必要性、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内涵和特性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世界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凸显其价值性,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面临着重要的发展问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并就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认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继承和弘扬是每个人的责任,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和内涵有清晰的了解更加有利于我们去发展和推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必须走出封闭状态,不断地完善自我才不至于在与西方传统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丧失其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论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和策略取向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登上奥运金牌榜的首席,无论在我国体育史还是现代奥运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竞技体育的突飞猛进已经改变了世界的体育格局,但其发展道路虽然成功却不是无懈可击。从告别悲情体育,走进快乐体育;结束焦虑体育,迎接自信体育;正视金牌体育,欣赏魅力体育;调整奥运体育,发展多元体育和审视申办体育,关注效应体育等5个方面探讨了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和策略取向,并就其中某些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批评,以期为中国体育的长远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阐述了现代生活方式的概念及其涵义,分析了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元化,使现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一些嬗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并以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为例剖析了其中所蕴含的体育理念,论证了在大学校园里这些体育理念的渗透能科学地引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使其成为未来社会的一个正常的、快乐的、智力的、有实力的人。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初期最高层领导人中,邓小平最通晓现代体育,他有现代奥运的亲自感受,热爱足球,积极倡议和促成中国举办奥运会,他指导我国参加伊朗亚运会,打开了中国体育走进世界现代体育序列的大门,他主导着中国体育进入现代体育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阐述了现代生活方式的概念及其涵义,分析了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元化,使现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一些嬗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并以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为例剖析了其中所蕴含的体育理念,论证了在大学校园里这些体育理念的渗透能科学地引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使其成为未来社会的一个正常的、快乐的、智力的、有实力的人。  相似文献   

19.
奥运会起源于古希腊的竞技体育,带有浓厚的宗教崇拜色彩.古希腊人在创造古代奥运会时,超越了政治和战争,在和平竞争的环境下实现了竞争和沟通. 19世纪后半叶,欧洲的理想主义者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复兴了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从此现代人有了一个展示自我、沐浴和平的精神家园.然而在其后的发展中,持续的财政危机一度曾把国际奥委会推到破产的边缘.在危难中,萨马兰奇开始对奥运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引进市场机制摆脱了经济困境.竞技是人类追求本能体验的努力,她唤起了被文明压抑的人类最原始的情感.每到奥运会期间,人类似乎回到了童年时代,抛去一切的世俗功利和尘世遐想,站到力与美构造的原始舞台上尽情狂欢.无论是古代奥运会,还是现代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一直在和平的道路上前行.  相似文献   

20.
现代奥林匹克文化传播对青少年的教育价值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对青少年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其文化价值、教育内容和素材是学校体育的重要教育资源。在北京主办2008年奥运会的现实背景下,中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将不可回避奥林匹克运动对青少年的巨大影响力。中国学校体育应发挥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教育价值,以人为本推进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