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程少堂老师认为,黄山之所以为名山之最,是因为她有自然之美、个性之美、变化之美、丰富之美、激情之美、雅俗之美、趣味之美;一流的好课,也要像黄山一样具有自然之美、个性之美、变化之美、丰富之美、激情之美、雅俗之美、趣味之美。程老师借黄山之美,十分生动形象地提出了优秀语文课的标准。在笔者看来,这个点评其实是"语文味"定义的另一种形式的表达。一、具有自然之美黄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古往今来,它以  相似文献   

2.
武夷     
我爱武夷山。 武夷山在美丽的福建,她是大自然的神奇作品。据当地人介绍,人们为了纪念彭祖,根据其子彭武、彭夷之名各取一字而成武夷。武夷山山水和谐,山围绿水,水绕山开,充满神灵韵味;七十二峰是她的形,九曲十八弯是她的神,三十六座道观寺院是她的魂,悬崖峭壁上的茶是她的韵。游武夷山,可汲天地之精华,品山水之灵韵。 武夷山是座神奇的山。主景区海拔不过900米,但景点集中、神秘幽深、峰回路转、层峦  相似文献   

3.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以"美在大自然"为主题,搜集相关资料,包括图片、诗歌、散文等。教师准备:(1)学习有关美学知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2)搜集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制作教学课件。【教学过程】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感受大自然之美"(多媒体展示课题,配茵茵绿草地),说到自然之美,你们  相似文献   

4.
<正>"感受大自然之美"是鲁人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内容,属情感体验型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四方面谈谈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与作用该课题在本单元是一块启门石。只有让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之美,才会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自觉了解国家环保政策,积极捍卫大自然之美,保护我们  相似文献   

5.
物理之美     
刘蕾  罗瑞志 《考试周刊》2013,(31):125-125
物理的美是一种理性的美、客观的美,它的内容和形式是那么的自然、简洁、和谐与美满。物理之美的本质是自然之美。大自然之美不断地滋养着物理之树茁壮成长,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物理热爱者探索世界。  相似文献   

6.
舞颂天地情     
"天地之美、万物之美、人之美,都是大自然之美!从天涯的这端,到海角的尽头,处处都是大自然之美!展露人之美,除去傲慢无知,放下自私贪婪,心怀慈爱、感恩、欢喜……展现人之美,人间会  相似文献   

7.
四季之美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有千秋。四季孕育的大自然之美是怎样的呢?春天,有"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柔美意境,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温暖滋润。春天是孩子们快乐的摇篮。他们在明媚温暖的阳光下自由地奔跑,在柔软、碧绿的草地上,时  相似文献   

8.
作为南宋休闲文化的典型代表,陆游在休闲空间的选择上,主张要逸出尘俗之境,离开"尘世"或"红尘",走向"物外"和"方外";在休闲活动的方式上,提出步入山水之境,四处漫游,放松身心,实现与大自然的直接交融;在休闲的人际关系上,倡导融入人伦之境,发展、享受天伦之乐、里仁之美和宾朋之交。陆游身闲功夫之境域取舍,对当代人如何辩证处理工作、生活与休闲的关系,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生活中的镜子让学生认识镜面对称,了解镜子中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体会镜子中的对称美.利用镜面对称设计精美图案,促进学生对美的追求,在操作中欣赏美."饮马问题"让学生体会"以简驭繁"之美.平静的水面,湖光山色、白帆点点,给人以大自然的安详之美,静静的水面就是天然的大镜子,镜面对称和大自然有机地结合.  相似文献   

10.
正如大自然从不吝惜向人类展示她的神秘一样,知识的大门永远是为学生们敞开的,学生们的发散思维颇为可贵,但在诸如公开课、展示课中,我们往往总是期待整节课能够径情直遂,毫无"意外"。当出现一些所谓的"小插曲"时,急于给予否定当然是不可取的,但是草草地敷衍了事或者不予理睬也是不妥的,因为正是这些看似不合拍的"意外之音",往往是我们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1.
文章的美是综合因素决定的。就技术层面而言,品读下文,不难看出美之所在。美,当诗意地栖居广东考生海德格尔曾经说过一句雅致的话:人,当诗意地栖居。然而我却觉得,美才当诗意地栖居,因为她雕琢了诗人心中孕育于大自然之中的天使。  相似文献   

12.
乾卦是《周易》六十四卦的首卦,为纯阳之卦,其六爻以龙设象,自初及上,从潜龙到亢龙,以其"龙德"之美动态再现了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其中乾卦"龙德"的潜态之美是"龙德"之美的一部分,是龙在潜态下的自处之美,彰显的是阳刚之美、独善之美、处下之美和勿用之美,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事物发展变化初起阶段的特征,启示人们为人处事应初心不改、审时度势、能屈善忍、无为而为。  相似文献   

13.
于美玲 《陕西教育》2010,(12):47-47
大自然奥妙无穷。包罗万象。山水草木都可创设出景致.浸润着人们的心灵。许多艺术家都是从大自然中获取创作的灵感。中学生要有一颗热爱大自然之心,走近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美。一、走近大自然,写出性灵美 作诗要本乎真性情.抒发诗人的真情实感。写景文也不例外。中学生有着敏锐的眼光,稚嫩的心灵。  相似文献   

14.
语文之美     
<正>语文,是一条缓缓流淌不息的河,有着"小桥流水人家"之美;语文,是一只响亮催人奋进的鼓,有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之美;语文,是一座深沉绵延不断的山,有着"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之美……语文,有着水的柔情,钢的坚硬,火的热情。正是因为有无数人美好精神的熏染,才铸就了语文之美。语文,让我领悟了人生是一首首吟不尽的诗,唱不完的歌  相似文献   

15.
武夷的黄昏     
去年年底,去武夷山一游,有幸成为它每年以30%的数量递增的游客中的一员。武夷山的自然风光真是美极了。那天黄昏,站在“武夷第一胜境”天游峰上极目远眺,一览群峰秀拔之雄姿,收尽九曲荡舟之胜景,惊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也极为赞赏联合国把这里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的眼光和决定。想到这个遗产,忽又想到联合国同时也把世界文化遗产授予了武夷山。可举目四望,也许是黄昏时分,我却看不……  相似文献   

16.
《蒹葭》是上古诗歌,其中的“美”感染了无数人。《蒹葭》是美的,她把众多的美融和到了一起——音乐之美、表达之美、意境之美,还有爱情之美等。通过对其的赏析,我们获得了心灵的净化和生命的超越。  相似文献   

17.
主题词:月亮     
<正>大自然的美是多姿多彩、诱人迷人的。明月清风,蓝天白云,高山峻岭,瀑布溪流,蝶飞南国,雁落平沙,池生春草,曲径风荷,种种美景在文人笔下都像感染上了喜怒悲欢,变得多情而且善解人意。尤其是"月",这个大自然赐给我们的玲珑美好的艺术品,她的素雅,她的高贵,她的孤独,她的  相似文献   

18.
数学并不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枯燥,相反,数学是美丽的,是充满魅力的。数学的美来自大自然中的数学情趣,来自它自身的内容、结构与方法之美,它的美也体现在艺术家的作品之中,还体现在生活及生命之中。数学之美有三大特征:简单、和谐、奇异。数学之美有四个层次:美观、美妙、美好及完美。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要让学生学会欣赏、体验数学美。为了把数学的美育功能真正落实到中小学课堂上,应该充分挖掘数学的美因,在教学中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美,也能创造美。  相似文献   

19.
武夷山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其自然山水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生态画卷,具有一种得天独厚的鲜活之美。文章从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作品中,去感受其独具的美感。  相似文献   

20.
春之美     
夏的美,美在亭亭玉立;秋的美,美在清幽羞涩;冬的美,美在庄严厚重;春的美,美在她的“动”,美在给人一种振奋的力量。看一看水中的涟漪,瞧一瞧树木抽出的新芽,望一望旋舞飘飞的云朵……春用悠长的回音,穿过自然的亲切,让你触到她微微的气息……难道真的有语言能形容春之美吗?还是让我们等待她再次挥一挥衣袖,用一股温馨拥抱你我他……春之美$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八年级@顾桓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