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判断: 1.不倒翁上轻下重,所以不倒。 2.不倒翁上轻下重,所以不容易倒。 显然不倒翁的不倒与物体的不容易倒是有区别的。在解释物体为什么不容易倒时,学生的答案不统一,大致有三:1)这些物体上轻下重,底下半球形,所以不容易倒。  相似文献   

2.
最近听了一节小学自然课,课题是《不倒翁》。不倒翁孩子们从小就玩,并不陌生,但是要引导七岁左右的孩子弄清楚不倒翁为何扳不倒,就不简单。教师没有用“重心”、“重力”、“支撑面”等难懂的词汇说明、而是边进边引导学生做三个试验。第一个试验是把原装的不倒翁和取出底部配重的不倒翁作比较,再把配重移位的和没有移位的作比较,引导学生得出上轻下重是不倒翁扳不倒的第一个原因。这时老师设问:“是不是所有上轻下重的东西都扳不倒?”于是引导学生做第二个试验;把一个不倒翁和一个上轻下重而底面是平面的物体同时扳倒,同时松手,…  相似文献   

3.
“一个老头,不走不跑,叫他睡觉,他就摇头。”你猜是什么东西?不倒翁,不错。不倒翁是重心玩具,有个半球形的底部,上轻下重,摇来晃去不会倒下,很有趣。有位作家曾有一篇专写不倒翁的散文,他认为:“不倒翁本来是上好的发明,只是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现在的情况可大不相同了,设计师  相似文献   

4.
物体是否稳定,与它的重心高低,支撑面大小有关。《不倒翁》一课中的稳定即“扳不倒”。教学中首先指导学生玩不倒翁,在“玩”中发现问题:不倒翁为什么扳不倒?然后带着问题,利用材料的作用,找突破点:①自身上下比较——发现上轻下重。②底面形状比较——半球形底、平底。 1.自身比较,找规律,认识不倒翁上  相似文献   

5.
“三疑”是《不倒翁》这一课教学的主线条,即“生疑———释疑———存疑”。抓住这条“疑”线进行实验教学,对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有效。1生疑新课开始,让学生玩大小、造型、色彩、制作材料不同的各种不倒翁。提示学生:谁能玩倒它?营造热烈的探究氛围,引导学生生疑:不倒翁为什么不倒?2释疑实验一:牙签扎橡皮泥。用牙签扎上一团橡皮泥,倒立在食指上(见图1)能否立住?怎样才能立住?为什么?结论:上轻下重立得稳。实验二:对比演示(1)号和(2)号不倒翁(见图2)。制作说明:(1)号和(2)号的制作材料均为挖空的…  相似文献   

6.
动手制作能力是小学自然教学中能力培养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根据教学实践谈谈低年级制作能力培养之我见。一、注重知识教学与制作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知识和动手制作二者是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的。例如,《三册》教学力的知识,以三课《不倒翁》为教学内容,向学生渗透重心高低,支撑面大小与物体稳定程度的关系。紧接着四课安排学生动手《做个不倒翁》。所以教材的特点是按“学习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三部曲进行的。我在教学这两课时十分注意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让学生玩不倒翁时就有意识地明确不倒翁不倒的道理最重要的是要“上轻下重”,下边形状要呈半球形,并让学生正确地说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具有不倒翁道理的物体。这样就  相似文献   

7.
小时候,很喜欢玩不倒翁。父亲给我买了很多种不倒翁,据我观察,发现这些不倒翁,都是没腿的。"有没有一种有腿的不倒翁呢?"一次,我问父亲。父亲说:"不倒翁有了腿,就不是不倒翁了,它就会被人推倒。""为什么不倒翁有了  相似文献   

8.
不倒翁     
我曾有一个玩具——不倒翁,是爸爸在我过4岁生日时给我买的,曾在我桌上放了五六年时间。 不倒翁,顾名思义,它就是“不倒”。你看,不管你前拉后推,左掀右拨,它摆动两下就立刻稳定了,得意的笑脸添上自豪,使  相似文献   

9.
施雪琼 《科学课》2009,(5):53-54
正月放假,我在家中看书,邻居家上四年级的小弟弟王军敲开了我家的门:“雪琼姐姐,我们科学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让我们研究不倒翁推不倒的秘密,我买回来一个不倒翁玩具,可就是不知道是什么秘密。你能告诉我吗?”  相似文献   

10.
正月放假,我在家中看书,邻居家上四年级的小弟弟王军敲开了我家的门:“雪琼姐姐,我们科学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让我们研究不倒翁推不倒的秘密,我买回来一个不倒翁玩具,可就是不知道是什么秘密。你能告诉我吗?”  相似文献   

11.
“睡觉去!”我推一下不倒翁,不倒翁又摇摇晃晃地立起来了。“睡觉去!怎么这么不听话,再不睡觉就打屁股!”儿子觉得有趣,也推了一下不倒翁,不倒翁又摇摇晃晃地立起来了。“不乖!”“挨打!”“还笑!”“挨揍!”我和儿子一人推一下,可不倒翁依然是倒下去,又笑嘻嘻地立起来。我和儿子乐得哈哈大笑。“为什么总不躺下去?”我一边说一边又推了一下不倒翁。“老实交待!”儿子也把不倒翁推了一下。“妈妈,你说为什么不倒翁总是倒不下去?”呵,不倒翁不交待让妈妈交待起来了!不过,我正等着儿子发问呢。“你去看《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科学技术卷),…  相似文献   

12.
我做不倒翁     
今天是星期天,我闲在家里没事做,看见妈妈在磕蛋,便想起前天在书上看见一篇写用鸡蛋做不倒翁的文章,就对妈妈说:“妈妈,我要用鸡蛋壳做不倒翁,行吗?”妈妈说:“好吧,你去做吧!”我听了,连蹦带跳地去做不倒翁了。我选了一个又大又干净,没有裂纹,颜色浅的鸡蛋,小心翼翼地在蛋尖处捅开一个小洞,然后,将洞口朝下,让蛋清、蛋黄流到一只小碗里。待蛋清、蛋黄都流干净以后,就开始往蛋壳里装橡皮泥,直到把鸡蛋倒过来放在桌上,能站稳为止。接下来,我用剪刀裁下一小块纸片,用胶水涂满,粘到小洞上,再在蛋壳上面画上一个笑脸,…  相似文献   

13.
物理是一门有趣的科学,也是一门实验的科学.我在学习了物体的重心、物体的平衡等内容以后,感觉不是很容易理解.在老师的指导之下,我设计了以下两个小实验:"易拉罐不倒翁"和"铅笔立手指",通过这两个小实验我已经很好的掌握和理解这些物理知识.你们不妨来试一试!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提升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改善职业教育课堂生态的重要战略举措。但由于对其内涵认知的偏差及对其战略地位的轻视,导致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步入歧途:在建设理念上,重"硬"轻"软";在建设规划上,重"技"轻"教";在建设路径上,重"上"轻"下";在建设评价上,重"外"轻"内";在建设布局上,重"东"轻"西"。为了能够纠偏扶正,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亟待通过顶层设计、制度重构,调整利益分配格局来实现发展战略的转型。  相似文献   

15.
《不倒翁》这一课要让学生知道不倒翁不倒的两个秘密。我在教学时,开始按照书上的编排顺序,引导学生去找不倒翁不倒的两个秘密。结果学生对“底部是圆球形”这一秘密视而不见,还需我费劲地引导。这是本课的难点,怎么突破呢?于是我试着让学生反过来想。首先,我让他们想办法把不倒翁扳倒,比赛看谁的办法多。这时,学生的兴趣高涨,找出多种扳倒不倒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通过物理实验要使学生掌握些什么?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本文就此谈两点认识。一、应重视实验原理和实验的设计思想。现在的中学物理实验一般是重实验步骤,轻实验原理;重实验结论,轻实验设计。我曾向学生做过“对于你做过的实验,你知道实验原理和实验的设计思想吗”的调查,结果表明,有56%的学生不知道实验原理,92%  相似文献   

17.
今天,戴老师对大家说:“同学们,请你们回家每人做一个不倒翁, 明天我们要上‘习作2——小制作’。”放学了,我兴冲冲地跑回家,做完作业,便开始做不倒翁。我从冰箱里拿出一个大小合适、颜色偏红的鸡蛋。又拿来一支筷  相似文献   

18.
李建芳 《新疆教育》2012,(21):187-187
当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着“重讲解、轻实验”,“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轻方法”的错误倾向。其产生的原因可归结为:①教育思想不端正。由于只重考试分数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干扰,有些教师黑板上画实验,学生本子上练实验。②教改实验顾此失彼。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不倒翁》一课后,为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老师引导学生按教材要求制作了各种各样的不倒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我没有停留在指导学生做不倒翁上,而是发挥学生爱动手的积极因素,巧妙设计了几种小制作,引导学生开展制作活动,具体的制作设计是: 1.指导学生制作“拿大顶的太熊猫”  相似文献   

20.
当前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实验、轻实践的现状。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反思的基础上,介绍了宁夏医科大学通过对实践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对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实践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