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设与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静”与“动”的对立与统一。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作。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是颓废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2.
课前预设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作。预设与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静与动的对立与统一。我认为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  相似文献   

3.
预设是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预先设计。充分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然而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课堂教学既要有预设又要有生成,没有生成,课堂就是封闭僵死的  相似文献   

4.
课前预设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作。预设与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静”与“动”的对立与统一。我认为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是颓废的。认真预设,就是负责;精彩生成,才够优秀。  相似文献   

5.
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就对立而言,课前细致的预设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就统一而言,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看来生成与预设两者应该互相联系、互为作用,缺一不可。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教学中如果处理好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再加上师生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课堂教学必定会被演绎得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教学的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二者相辅相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是粗糙的、散漫的,也是低效的。没有生成的课堂教学是呆板的、了无生气的、没有智慧的,也是无法提高教学效率的。对于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的辩证关系研究有助于教师课前做好弹性预设,课堂教学中善于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抓住生成的教学资源,并能适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方案、对预设的教案进行动态修正,让预设和生成和谐共存于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演绎精彩而富有活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7.
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作。预设与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静”与“动”的对立与统一。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是颓废的。认真预设,就是负责;精彩生成,才够优秀。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留白”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背景下,把握好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就对立而言,课前过于细致的预设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就统一而言,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没又往往是低效的。因此,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只有在课前高质量地预设,才可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9.
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一方面.课前细致的预设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另一方面.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正>在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是有效教学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没有预设的生成是盲目的,没有生成的预设是低效的。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课前的预设,又要注重课堂上的生成,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一、预设是生成的基础预设和生成,是水乳交融、和谐共生的关系。生成,离不开科学的预设。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需要教师课前精心策划,也就是对教学进行预设。教师准确  相似文献   

11.
“预设”是预测和设计,是教师在课前对教学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生成”是生长和构建,是师生在与教学情境的交互作用以及师生对话互动中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产生的新问题、新情况。预设和生成是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但是,当前课堂教学却出现了两者的冲突现象:表现之一,预设过度,挤占生成的时空,从根本上讲,这是低效的教学;表现之二,生成过多,最终背离了生成的目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只有课前精心预设、高水平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那么,在课堂中如何进行预设与生成呢?  相似文献   

12.
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生成与预设两者应该互相联系、互为作用,缺一不可。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教学中如果处理好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再加上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课堂教学必定被演绎的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3.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统一体.因此,我们应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既要有课前的巧妙预设,也要有课堂的动态生成.如何让高中数学课堂因生成而春意盎然呢?本文从课堂教学的六个环节探究动态生成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何燕 《考试周刊》2011,(88):52-53
预设与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静”与“动”的对立与统一。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作。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低效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是呆板的、颓废的。预设与生成是手心与手背,具有不可偏废的同等价值。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让预设和生成有机融合,使师生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得到共同提高,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5.
动态生成的课堂需要精心的预设,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相互依存的矛盾体。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和静态表现,生成则是预设的延续和动态升华。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将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美丽。  相似文献   

16.
生成性教学应注意些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全夫 《天津教育》2006,(11):49-50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师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目前,这一教学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所认识和运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却偏离了生成的目的和航道,走入了生成的误区,生成效果并不理想。那么,生成性教学应注意些什么呢?一、课前应精心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但有些教师认为,既然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前应该简化预设,甚至不用预设。殊不知,课堂中的生成虽然有时不可预测,但只有那些课前有充分预设的教师才能真正利用课堂中的生成。如果没有课前的精心预设,哪来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所以,教师应当为生成寻求灵活的预设,让预设去促进有效的生成。预设时,教师不仅要关注教材,关注知识的发展脉络,更要关注学生,深入研究学生的认知状况,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努力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要研究每节课中可能有哪些生成点,然后为课堂的生成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还要充分作好处理突发事件的预设以及对教学策略的准备,将一些不可预测的事件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契机,使预设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成的质量。当然,课前预设不是过分追求精细地提问,预...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这一整体的两翼。预设是课前的设想,是教学活动的课前准备;生成资源不是教师预先设计的,而是教学中产生的新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不仅要重视教学预案设计,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交流、合作,学会探究。理念的转变促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也随之改变。教学是有规律的,课堂需要预设;教学是动态的,必然会生成。如果课堂没有预设,就不会有生成。课堂的生成是在预设基础上完成的。因此,一节课的成败关键在于课前预设的优劣。  相似文献   

19.
肖剑 《时代教育》2010,(6):188-188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教师课前对教学的预设是否会影响到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成性教学的质量呢?教师如何实现主导课堂教学呢?课前预设与动态生成并不矛盾,预设只是为了更好的生成;精彩的生成也一定源于精心的预设.  相似文献   

20.
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就矛盾而言,课前细致的预设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就统一而言,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也往往是低效的。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精彩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