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适合的蛋白纯化和病毒灭活工艺,制备静脉注射用人SARS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方法采用低温乙醇和离子交换层析相结合的工艺进行分离纯化,在分离纯化过程中对血浆进行S/D病毒灭活,对原液进行纳米膜过滤去除病毒.对产品的SARS抗体效价、灭活剂残余含量进行检测,对血浆S/D病毒灭活工艺进行验证.结果产品的各项质量指标符合静脉注射要求,产品中SARS抗体效价经ELISA法检测为183,产品中灭活剂TNBP和Triton-X100的残余含量均<5.0 ug/ml.病毒灭活方法经验证可以有效灭活指示病毒.结论本蛋白纯化工艺可操作性强、产品质量稳定,为从突发病毒性疾病患者康复期血浆中小规模提取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提供了一种适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与巴斯德液态湿热法不同灭菌方式对病毒灭活血浆制品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血液标本10份分离新鲜血浆后,分别采用亚甲蓝光化学法与巴斯德液态湿热法对其进行病毒灭活,对病毒灭活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总蛋白和凝血因子Ⅷ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经亚甲蓝光化学法进行病毒灭活后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总蛋白和凝血因子Ⅷ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巴斯德液态湿热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病毒的血浆,对血浆成分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克百威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江  陆贻通 《科技通报》2005,21(5):536-540,544
本试验以人工合成的克百威免疫原免疫BALB/CF1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了5株能稳定分泌抗克百威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用培养扩增后的各建株细胞诱导小鼠生长腹水.腹水效价达10^-6~10^-7。琼脂双扩试验表明各单抗蛋白均为IgG,抗体蛋白均为IgG2a亚类。用辛酸-硫酸铵沉淀法纯化单克隆抗体腹水,并测定抗体蛋白含量为3~8mg/mL;用SDS—PAGE进行纯度鉴定,电泳图谱均显示了IgG抗体及其重链和轻链条带,分离的抗体纯度在90%以上。对纯化的单抗5E2进一步做交叉反应试验,与其他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残杀威、速灭威、灭多威、甲奈威、异丙威、仲丁威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7.2%、4.5%、2.8%、7.9%、9.5%、8.9%,结果表明单抗5E2有较好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美国红鱼免疫球蛋白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灿烂弧菌灭活疫苗接种后的美国红鱼提取血清,采用硫酸铵沉淀和SephadexG-200凝胶层析结合的方法分离纯化出美国红鱼血清免疫球蛋白,并且通过SDS-PAGE对纯化蛋白的部分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硫酸铵沉淀法可以沉淀血清中大部分的蛋白,电泳条带比较丰富,但仍然含有较多的杂蛋白,经过SephadexG-200凝胶柱层析方法分离,获得纯度较高的免疫球蛋白,经β—巯基乙醇处理后解离形成重链和轻链两个亚单位,分子量分别为69.2 kDa,29.5 kDa,表明美国红鱼血清IgM的分子量与硬骨鱼IgM的分子量范围(H链60~81kDa,L链20-30kDa)是一致。  相似文献   

5.
猪血浆中凝血酶、免疫球蛋白等功能蛋白的联合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对猪血浆中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等功能蛋白进行了联合提取。通过对各步骤中蛋白的检测确立了一套有效的联合提取方法:将柠檬酸钠抗凝的血浆经冻融处理,离心得到纤维蛋白原沉淀,上清通过吸附法提取凝血酶后再经盐析法分离提取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1L血浆可同时提得白蛋白31.41g、免疫球蛋白13.86g、凝血酶粗品0.22g(比活力为38.5U/mg)、纤维蛋白原为2.67g。  相似文献   

6.
l、动物被动免疫这里既是利用生物药品厂生产的抗原物质疫苗、菌苗免疫动物注射等到一定时间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这种抗体往往可以从血液中分离提取即血清或血浆,在体外一定的pH值,温度,电解质,振荡,杂质等因素的作用下与相应的毒素,病毒受体结合而使病毒毒素失去毒性和感染力,其中中和试验(MNT)中活性抗体主要是1gG、1gM等,在将抗原抗体结合物注射到动物体内不能致死动物,证明该疫苗、菌苗能使机体产生对抗特异性细菌、病毒的抗体物质,而说明生物药品有效。2、应用该试验对校菌苗进行效力试验尤其是多联菌苗更显节约成本缩短检验时间,可改用小动物检验,较为准确简便、科学易行,易于了解菌苗、疫苗质量高低及其变化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12%SDS-PAGE和5%~20%梯度SDS-PAGE二次制备电泳纯化浙贝母花叶病毒(Thunberg fritillary mosaic virus,TFMV)的外壳蛋白,4次免疫小鼠,获高纯度的抗血清。分别用Western blot、间接ELISA、免疫扩散、火箭免疫电泳和对流免疫电泳5种免疫检测技术对TFMV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间接ELISA方法不能灵敏地检测新鲜病汁液中的病毒粒子.免疫扩散不能用于未变性病毒粒子的检测。Western blot灵敏度高,但操作复杂。火箭免疫电泳和对流免疫电泳均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检测周期短的优点,但前者需抗血清的量大。5种免疫检测技术中,对流免疫电泳最适合浙贝母病样中TFMV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8.
纳米硒对断奶仔猪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纳米硒和亚硒酸钠2种硒源分别以0.1、0.2、0.3、0.4、0.5、1.0mg/kg6个硒水平添加到基础日粮中,配制成12种试验日粮,基础日粮作对照,研究纳米硒和亚硒酸钠对仔猪生长和免疫的影响。结果显示:(1)亚硒酸钠添加浓度在0.2~0.5mg/kg硒添加水平范围内仔猪生长性能处于高峰平台,1.0mg/kg硒添加水平仔猪生长性能显著低于0.2~0.4mg/kg硒添加水平。纳米硒添加浓度在1.0mg/kg,仔猪生长性能仍然保持在高峰平台。硒源添加浓度在0.1~0.3mg/kg时,亚硒酸钠和纳米硒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硒源添加浓度在0.4~1.0mg/kg时,纳米硒组仔猪生长性能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2)硒添加浓度在0.1-0.3mg/kg时.两种硒源对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和IgM含量、抗体生成细胞数、巨噬细胞吞噬率、天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硒添加浓度在0.4~1.0mg/kg硒时,纳米硒组的上述指标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3)硒显著提高了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A含量,两种硒源和硒添加水平对之没有显著影响。上述结果提示.纳米硒的Weinberg剂量-效应的最适剂量范围宽于亚硒酸钠.对仔猪的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许健  于涟  李龙  由振强  万旺军  刘岩 《科技通报》2007,23(1):52-57,101
根据鸡白细胞介素18(IL-18)cDNA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技术,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的我国地方品种萧山鸡原代鸡脾细胞中扩增并克隆鸡IL-18全长基因(Genbank accession,AY628648)。扩增片段全长591bp,共编码197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其中含有表达完整功能蛋白所必需的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该序列与国外报道的鸡IL-18全长基因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8.99%。只在引导序列中出现两个氨基酸残基的缺失,分子进化分析表明萧山鸡IL-18基因与火鸡以及家鸭基因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将萧山鸡IL-18成熟蛋白序列插入pGEX-4T-2载体并在Ecoli中得到表达,获得45kD的GST-IL-18融合蛋白。经纯化后用于制备多克隆抗体。本研究对萧山鸡白细胞介素18的全长基因进行了克隆及表达,并对其分子进化进行了分析。为深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的方法对可育转基因栽培小麦鄂恩1号(EN1)和鄂麦11号(EM11)植株的T1代种子中的谷蛋白亚基成份进行分析,验证种子中是否含有对增强小麦展弹性有显著作用的转基因胚乳特异性表达产物——优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转基因株D193种子中连锁表达两种亚基基因1Dx5和1Dy10,转基因株D185和D186则均表达其中的1Dx5亚基基因,不同基因型受体可能影响转基因的连锁表达。Χ^2检验表明鄂麦1号、鄂麦11号二种基因型T代种子中转基因表达蛋白1Dx5和1Dx5+1Dy10产生的表型比均符合预期分离比3:1(P〉0.05),两种外源基因在小麦基因组中可能均为单位点整合。表明遗传转化分子育种可以成为改良我国小麦加工品质的有效途径。同时并讨论了SDS-PAGE有效检测转基因在早期世代表达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