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大学之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大学文化具有崇尚学术、理性批判、追求真理、自由包容、多元开放等特征。大学文化同样不仅发挥着育人、凝聚师生的校内功能,还发挥着传承人类文明、创新观念知识、引领社会精神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大学创新文化建设与学术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制度与创新文化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大学发展和学术创新活动。实践中大学学术管理中的行政权力泛化以及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助长了学术上的浮躁情绪和实利心态,通过学术制度创新培育创新文化是当务之急。因此,学术制度创新必须倡导学术文化,有利于大学学术发展,体现学术创新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3.
大学文化是一所高校存在发展的灵魂,大学文化是一种崇尚学术的文化,其核心是学术文化。繁荣的学术文化可以有效推进大学文化向更高水平发展,大学文化的发展水平又影响和制约着学术文化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社会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和谐文化成为社会文化建设的目标。大学作为文化传播和知识创新的学术机构,担当着培育先进文化和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重任。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并与社会文化相互促进,大学文化创新是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5.
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合理内核。在大学发展过程中 ,大学除了传统已经形成的学术自由、注重研究、服务社会精神外 ,还应具有关爱教学主体的精神。大学应以此为基础 ,通过尊重学术自由 ,培育大学文化 ;依托科学研究 ,创新大学文化 ;增强服务意识 ,拓展大学文化 ;关注教学主体 ,提升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6.
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其教育活动就反映着文化的本质和文化的使命。作为社会文化生产和再生产的源头性机构,它一方面掌握着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另一方面以自身精神承载着先进文化。从本质上说,大学教育的文化价值体现在其对系统内、外部文化自觉形成的影响之上。因此,大学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以学术的繁荣来带动文化的创新;将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作为大学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并通过广阔的国际化平台,实现中外先进文化的交流与交融。  相似文献   

7.
大学,必须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历史使命,大学文化建设必须与这一历史使命相契合。基于对大学本质特征的认识和把握,加强求真育人的创新文化建设,真正营造大学追求卓越、学术自由、学者自律的文化。实现教学与科研相融的共生共长的文化、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协调的相得益彰的文化,凸显教授治学以及彰显师生利益的乐教乐学的文化。  相似文献   

8.
现代大学的本质是在积淀和创造的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问的高等学府。大学文化,除了能够提高学生和教师的文化素养,还是学术、思想创新的根本动力。本文着重探讨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明确了大学文化建设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9.
世界一流大学的精神文化对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证明,大学精神文化是造就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而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存在着大学精神文化的缺失,需要我们从独立精神、学术自由、特色理念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向世界一流大学学习.  相似文献   

10.
作为生产、传播文化资本的载体,大学文化生态场域始终推动着教育资源再分配与师资结构再生产。信息时代的到来促使大学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虚拟空间场域,冲击着大学文化生态的演进,使其体系发生着形态与属性上的转变。创新大学文化生态场域的信息化治理,需要建立基于信息时代的大学文化生态治理框架,理清各治理主体的责任;形成虚拟教学共同体;组建矩阵式学术联盟;采取智慧型校本管理方式,搭建集成性校园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需要知识创新。大学是知识传承、创新与应用的重要场所,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在面对知识创新的社会要求时,大学需要重新回到其文化立场来审视创新力的来源。文化与知识相关,但与知识不同,其本质乃是属人的,与人的创造力、心灵自由与教养相关,并积淀和承载着人类在传统中的那些共通性的价值。当文化培养的是健全人格和良好教养,指向人的心灵自由与开放性的假想与猜想时,文化就能内生出创新力。当前中国大学在各种制度化困境和精神困境中缺少创新力,大学鲜有创新。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大学应该回到其文化本性,建设文化大学,以育人为核心,以开发学生潜能、培育自由心灵和健全人格为基本目标,提高文化创新力,完成大学自身特殊的社会使命与责任。要建设文化大学,大学需要不断实现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重视文化传承与通识教育,回到哲学引领和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通过产学研结合,以育人为主提升创新力,把握向文化型大学转变的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12.
以高校学报为主体的学术文化的形成,是由高校本身长期的历史演进积淀而形成的,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及弥散性特点,渗透于高校教学与管理的各个方面,大学学术文化无所不在、无孔不入地制约和影响着学术人,他们是学术文化的接受者与制造者,其思想、行为、价值取向与价值观念无不受学术文化的影响。学术文化对于高校教育的主体有着导向作用,也引领着大学文化的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13.
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它们都有着独特的大学文化,可以说正是这些独特的大学文化构建了这些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支撑着它们屹立于世界大学的前列.它们也不断地克服着来自外在的重重阻力,努力保持其发展个性和发展方向.大学文化涵义广泛,包括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师资队伍、管理制度、校园文化、师生价值观、学术氛围等.如今,大学文化的建设成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因素,也逐渐呈现出了它的独特魅力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学文化的基本特性是对大学文化共性特征的科学概括,是每一所大学建立鲜明个性特征的基础,是大学能够维持自己基本特性的核心价值体系.大学文化的基本特性体现在五个方面:大学文化是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整体性文化;大学文化是以高深学术为基础的高层次文化;大学文化是以学术自由为前提的创造性文化;大学文化是以自治自律为特征的自主性文化;大学文化是以人文品格为标志的涵养型文化.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大学在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展着、变化着,但它却始终维护着自身知识权威的地位,不断地继承着所有这些发展变化过程中积淀的优秀文化传统,在继承和坚守中丰富和发展着自己的文化特性与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分析,物质文化和工具理性对大学的冲击使大学文化传承出现了生态性失衡,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文化碰撞交流和传递中被遗忘和边缘化。民族非物质文化和大学教育存在着生态性的互动和制衡,大学生态对民族非物质文化具有吸纳和创新价值,民族非物质文化传统促进大学文化生态平衡和特色发展;通过建构人文-文化、学科-学术、静态-活态、生态-人文等和谐共生的平衡生态,实现民族文化和区域大学共生共荣的互动发展和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6.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大学作为学术文化的圣地,社会文化的高地,必须肩负起文化传承、文化整合、文化引领、文化创新、文化育人、文化交流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大学文化是与大学相伴而生客观存在的文化形态,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当前,大学文化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功利性、行政依附性和冲突性。要使大学文化充分发展,必须不断加强大学文化的生成性、独立性、学术批判性和包容性。  相似文献   

18.
面临着社会转型期特有的文化生态,我国大学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作用与意义在当代语境下变得日益重要。大学文化一经形成,将成为实现大学使命与目标的精神力量,成为社会影响力的一种源泉。推动大学文化传承创新,首先需要在大学文化创新中践行"育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其次,使大学文化对内要有凝聚力和崇高的价值取向,对外具有感召力和精神魅力;第三,关注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的契合。  相似文献   

19.
在文化多样性的语境下,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大学体育文化的创新、导向、学术、竞技等新功能进行了阐述,从而引发对大学体育文化中的主导文化、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对大学体育文化的某些现象进行了反思.旨在为大学体育文化朝健康、文明、和谐的方向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大学的基因,也是大学的信仰。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大学文化呈现失衡现象:在物质与精神上,形神分离;在博雅与专业上,崇俗弃雅;在学术与行政上,力强理弱;在学与术上,重术轻学。因此,大学要进一步发扬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力求做到神形兼备、尚雅脱俗、理力平衡、学术并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