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带一本书去旅行"项目活动为任务驱动,在"读"与"行"的亲身体验中引发自觉阅读.这一项目活动,让学生在"启程""行走""归航"的经历中,通过自主规划启动阅读,以亲身体验深化阅读,以阅读课程拓展阅读.  相似文献   

2.
"以书雅趣"即把阅读作为培养学生高雅兴趣的途径,精心营造阅读氛围,开发实施"静读课""热读课""课外阅读走课"等阅读课程,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阅读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3.
纪淑静 《幼儿教育》2012,(34):40-41
幼儿早期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其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语言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中明确提出:"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如何有效地在幼儿园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其阅读兴趣呢?我们尝试以"问题""情境""开放"三个关键词为核心开展阅读指导,让阅读成为幼儿自发的需求,激发  相似文献   

4.
群文阅读有利于学生掌握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培养严密的思维逻辑。以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狐狸"主题为例,可以从"甄选阅读素材""丰富阅读方式""创新阅读任务"三个方面着手,探索同主题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探讨如何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发展梯度提取单元阅读教学信息,制订兼顾整体性和差异性阅读教学目标,整合课内外阅读教学素材,让阅读教学过程更具多样性与分层性,引导学生在"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之中践行阅读方法,逐步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高中经典阅读教学领域仍存在"弱化文本""、教学模式单一"、"缺少切实阅读策略"等问题。本文以一堂经典悦读课为例,配合各部分教学讲解,提出一种以"游戏"方式带领学生进入经典悦读殿堂的阅读策略。  相似文献   

7.
<正>"1+X"并非新生事物,只是它在不断被借鉴的过程中,有了不同的内涵。有这样的诠释:"1"是阅读,"X"可以是"口语交际""习作练笔""实践活动"等相关活动。这里谈的"1+X"即"一篇带多篇"。是指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向外延伸阅读内容,以让学生多接触语料,拓宽视野,提升阅读力,习得读写方法为目的的拓展性阅读。试图要通过这样的改变,实现由分析的教学路线转变为学生语文实践的教学路线;由"文本阅读"到"超文本阅读"!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生命成长的阶梯。语文教师要让学生的阅读走向高品质,让学生通过阅读认知世界、丰富经验、提升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思想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及健康的审美情趣。笔者结合《沙家浜小英雄》,围绕"融知""融境""融情""融魂"这四个"共融"策略,引导学生真正走进作品,去感受、品味和领悟,最终从浅阅读走向高品质,从文本走向文化。  相似文献   

9.
合理运用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起到显著的效果。文章以《黄山奇松》一课为例,从"自主通读,了解大意""认真细读,扫除障碍""涵咏精读,领会内涵""拓展阅读,加强巩固"等四个方面展开示范解读,力求通过"四步"朗读,提高文本的解读效果。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0,(64):51-52
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可以为语文课堂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而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则是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和关注的教学方向。文章通过"课前充分准备""课中开展活动""课后巩固复习"以及"优化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1.
<正>真阅读是学生生命的力量源泉,是他们终身成长、发展的营养元素,也是教育的原料库。——题记什么状态下读:实睑我热情、真挚地与学生一起,参加各种有关阅读的活动,比如"阅读节"阅读月""阅读日""书香校园""书香城市""阅读漂流"等,个人收获颇丰。可是,回看同样参加活动的学生,参加活动不少,但大多数时间,大多数学生的阅读仍是浮在形式层面,我称之为"被阅读""浅阅读""伪阅读"。令学生着迷的书,竟是《三国杀》而不  相似文献   

12.
圆融语文"五环节"阅读课堂教学模式非常重视凸显、践行圆融理念,着力促进"教""学"圆融、"学""趣"圆融、"读""思"圆融、"言""意"圆融等。其中的"读""思"圆融主要是指立足教材,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文章从要素落实、品质培养、关联生活、优化评价四方面,阐述了促进"读""思"圆融,助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举措。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从"注重感知体验,创设良好语境""运用多种手段,呈现文本内容""通过内容提炼,进行巩固训练""展开口语交际,增添课堂活力"四个方面入手,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英语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4.
传统节日文化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课程资源。本文以低段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就传统节日文化知识等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以"看""诵""用""品"循序渐进四个环节有效地利用语文课程内外资源,探究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刻内涵,举行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主题班会活动,锻炼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以达成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乃至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情感。  相似文献   

15.
<正>一、激发阅读信仰,保证阅读时间12部经典整本书阅读,已列入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范围。高考指挥棒的威力确实大,倒逼中小学语文老师行动起来,想尽办法加强经典整本书阅读的落实和考查。即将颁布的最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设计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科学文化论著研习""跨文化专题研讨""学术论著专题研讨"等15个学习任务群,几乎全部采用了整体书阅读的形式、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盘点近几年高考作文试题,细查各地语文模拟试卷,总有"以‘××’为题""以‘××’为话题""以‘××’为标题""以‘××’为题目"等术语的倩姿丽影。这些术语有何区别呢?是哪一类文体的标志呢?本文结合近年来高考作文试题,对这些术语等进行较为明确的辨析,对高考四种作文形式(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的写作要求进行透视和解析。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识字与阅读和写作的关系: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识字教学已成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看""听""说""玩""写""读"六步识字教学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将教师的导引与学生的自主参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阅读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所谓"微阅读",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根据所讲内容进行短时、有针对性、能有效解决问题的阅读活动。它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启迪思考,使学生在阅读中感悟道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微阅读既要简明有效,又要突出重点。一、阅读目录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目录,可以让学生了解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以及本单元和上下单元之间的关系,本课和前后课之间的关系。如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的权益"共有三课"少年的权利""谁为我们护  相似文献   

19.
当下基于"核心素养"的理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比较阅读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阅读方法。进行比较阅读的关键是选准"比较点",有效整合教材。通过从"同一文本""同一组文本""同一作者不同作品""同一题材不同作品""同一作品改编前后"等途径进行比较阅读,为学生启一双慧眼,拓一片全新的阅读天地。  相似文献   

20.
阅读优秀作家的作品,透过书香汲取知识、增长见识、了解世界、体味人生,并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这何尝不是一件乐事?文章以《傅雷家书》的阅读为例,从"亲子共读,牵手家庭""语综活动,牵手同伴""拓展阅读,师生共牵"三个方面探讨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名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