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明说:火炬传递让北京城变成了一个大派对。6月9日,雅典奥运会火炬第一次空降中国;6月10日,148名平凡的、不平凡的,知名的、不知名的中国人第一次在北京擎起奥运火炬。奥运火炬从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出发,在数万名观众的欢呼和载歌载舞的狂欢下,它一路凝视着古老的也是现代的北京,体味着这个城市的活力,这一刻,北京,也被世界凝视。奥运火炬传递的终点是颐和园,这里也称作“夏宫”。当小巨人姚明点燃位于这座皇家园林里的圣火台,这预示着奥运火炬暂别北京,这也预示着这个仲夏,全人类的盛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脚步近了,这个仲夏夜,人类做一个…  相似文献   

2.
在雅典奥运会的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高度评价了雅典奥运会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如今,雅典奥运会已经结束,在雅典官方报告还没有出版之前,有关雅典奥运会组织管理的成功经验在相关学术领域还是一个空白。而组织管理作为整个运动会的核心,在整个奥运会中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及时了解雅典奥运会的组织管理特点对北京奥运会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奥运城市雅典发展旅游经验及对北京奥运后旅游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奥运会举办城市雅典发展旅游的经验进行研究,总结出雅典发展旅游的策略及其经验,找出雅典发展旅游的得与失,旨在理性借鉴和汲取雅典发展旅游成败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主办城市北京旅游资源的实际,提出奥运会后城市发展旅游的战略,提升北京奥运会后城市发展旅游效益的最大化价值。  相似文献   

4.
刘国栋 《新体育》2004,(11):36-37
雅典奥运会已经成为过去,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日子一天天减少。在不少人看来,主办奥运会的城市如何满足一万多名运动员、教练员、体育官员的三餐是个难题,可是,对善于经办大型体育赛事餐饮的美国阿马拉克公司来说,奥运三餐已是驾轻就熟的日常工作了。  相似文献   

5.
从雅典展望北京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雅典奥运会已经落下帷幕。本届奥运会取得很大的成功。我国要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雅典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本文作者从以下4个方面来论述:荣归故里,崛起中华,冷静反思,展望北京。作者最后认为,中国人有信心也有能力办好北京奥运会,一定会比雅典更好。  相似文献   

6.
雅典"文化奥运"及其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闭幕不久的雅典奥运会不仅是一次成功的体育盛会,更是 一次将体育与希腊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有机地结合并使奥 林匹克精神回归其本质意义的"文化奥运"。随着雅典奥运会的 落幕,北京2008年奥运会正成为世界期待和瞩目的焦点,雅典 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给北京留下了可贵的经验。 一、雅典的"文化奥运" 现代奥运会自1896年诞生起,于2004年重归故里,108年 走过的国家、体验的文化可谓洋洋大观,其间每一届奥运会无不 通过主办国独特的文化带给人迥异的视听与感受。雅典组委会  相似文献   

7.
“大家一起合作向全世界提供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服务,这对我个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在我看来,这个工作做的是件天大的事。”这是作为北京奥林匹克转播公司(BOB)首席运营官的马国力在就任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的话。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马国力这个名字就已经出现在央视奥运报道组的名单中了。时至今日,马国力已经是中国奥运会报道队伍中的“六朝元老”。当现代奥运回归雅典的时候,马国力登上了自己作为一个电视体育人的顶点——转播了6届夏季奥运会和7届冬季奥运会,并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第一次参与到全球奥运会电视信号的制作当中,成功完成了乒乓球、羽毛球和现代五项三个项目  相似文献   

8.
万众瞩目的1996百周年纪念奥运会主办权的争夺战,已于去年9月18日揭晓。以风景秀丽、气候温和、设施充足而著称的美国名城、可口可乐大本营亚特兰大市,击败所有竞争对手,获得1996年奥运会百周年纪念的主办权。在此之前,奥运会的发祥地希腊名城雅典,被视为现代奥运会100周年的热门东道主,在87位国际奥委会成员的五轮投票后面宣告失败。消息传出后,很多希腊人对于在公元前776年希腊开始,而在1896年在雅典复兴的奥运未能够在百周年时回归,表示愤怒和难以置信,在雅典及其余四个申请城市的人民都指责国际奥委会,挑选亚特兰大市  相似文献   

9.
制造张怡宁     
《乒乓世界》2008,(10):10-10
成为卫冕冠军,尤其是奥运会的卫冕冠军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不身处其中,根本无法体会到这个过程的复杂滋味。 我们就举北京奥运会的超级红人菲尔普斯的例子,他在雅典奥运会上得到了6块金牌,之后几个月。便被美国警方现场擒获酒后驾车,然后是认罪受罚,一阵低迷,然后重新振作……  相似文献   

10.
乐明 《上海集邮》2004,(7):9-10
8月13日《奥运会从雅典到北京》(与希腊联合设计) 画面分别是北京天坛的祈年殿和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 2004年8月13—29日,第28届奥运会在现代奥运会的诞生地希腊雅典举行。本届奥运会会徽采用蓝色和白色,围成圆形的白色橄榄枝是和平的象征,同时体现现代雅典对全世界的包容性,简单而抽象,明  相似文献   

11.
试析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实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解读2004年雅典奥林匹克教育计划,深刻认识到成功举办1届奥运会.1个不容置疑的教育理念和科学合理有效的教育计划意义重大。2004年雅典奥林匹克教育行动计划、实施过程及取得的成功,给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带来了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2.
雅典奥运会结束之日就是新的奥运周期开始之时,中国女排在雅典奥运会上的辉煌已经成为历史的篇章。展望2008年北京奥运会,重新组建的中国女排将迎来一个深入发展的契机和更加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3.
当北京市市长王岐山从雅典接过奥 运会会旗那一刻起,意味着奥运会已经 进入北京周期。作为 2008 年奥运会的举 办城市,北京如何树立自己的形象,让 世界来认识、了解并喜爱,已成为每一 个中国人努力的目标。 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副部长邵世 伟 10 月 29 日在“中国 2010 年上海世博 会品牌定义与推广国际研讨会”上演讲 时指出,北京要打造奥运大品牌。 众所周知,现代奥运会已不仅仅是 一项体育赛事,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力 远远超出了竞技体育本身,成为了一种 文化盛宴,它蕴藏着展示国家历史文 明,介绍城市发展形象,提供巨大商业 机会等诸多…  相似文献   

14.
2 0 0 4年雅典奥林匹克教育行动计划、实施过程及取得的成功 ,给 2 0 0 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带来了很多启示。文章通过解读 2 0 0 4年雅典奥林匹克教育计划 ,深刻认识到成功举办一届奥运会 ,一个不容置疑的教育理念和科学合理有效的教育计划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向雅典学习     
雅典奥运圣火缓缓熄灭,奥运五环旗传递到了北京,诚如王岐山市长所说,奥运会正式进入了北京周期,北京的奥运筹备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回顾雅典奥运会的举办过程,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对我们办好2008北京奥运有重要的意义。雅典奥运会在具体组织、市场开发、主题文化活动等方面都显示出了独特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16.
陈琳 《体育科研》2005,26(4):78-78
在北京召开的诺贝尔奖论坛上,2003年诺贝尔奖得主克莱夫?格兰杰积极为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出谋划策,并且指出奥运会举办城市能否获利要等到10年到20年之后才能真正计算出来。以下摘编克莱夫·格兰杰先生的发言。对于这个城市来说,能够成为下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地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在现代史上只有22个城市有这样的荣誉。现代奥运会举办了28届,我们可以看到奥运会会带来很多运动员、官员以及无数的旅游者,可能给这个城市的交通和食宿带来压力。当然这就会给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带来很多潜在的利益和损失。许多城市由于举办奥运会经历一些经济上的损失,但是有些城市却从中获得了利润。我们应该分析一下他们是怎么样做的,然后从中学习他们的经验。有很多的游客到这里来,这是一件好事情,如果很多有消费潜力的游客来北京,会带来很大的利润。如果说,一些游客来这里游玩感觉很好,觉得中国是一个很好的旅游胜地,他们会告诉其他的游客,这样会带来更多的新游客。我想,这方面  相似文献   

17.
1990年9月20日从东京传来一条几乎令人不能相信的新闻,美国亚特兰大市在国际奥委会举行的全体委员会议上,淘汰了包括雅典在内的6个申办城市,荣获第26届夏季奥运会的承办权。这是美国第4次获得夏季奥运会承办权。这意味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100周年的庆典活动不是由雅典人操办而是由亚特兰大人领衔主演。对希腊热情的奥林匹克人来说,这个打击实在太大了。难怪乎希腊奥委会委员们说:今后我们再也不会申办奥运会了,我们要抵制现代奥运会百年活动。  相似文献   

18.
晴空 《体育博览》2008,(5):60-61
4年前雅典奥运会罗雪娟作为运动员夺得了女子100米蛙泳冠军,实现了中国短距离游泳项目的历史性突破。4年后,她又成为北京奥运会走出奥林匹亚遗址后的第一位火炬手,也是奥运历史上首持火炬走完这段路程的第一个非希腊人。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最知名的建筑大师如走马灯似地光顾一个城市,这般景象也许只有在当下的北京才有。中国政府开放办奥运的承诺,正使这个城市上演着一场空前激烈的国际建筑界奥林匹克竞赛。当各路大师如武林高手般相继拿下2008年北京奥运会设施的皇冠级项目时,一股股旋风从这个城市的上空掠过。1999年普利茨克奖得主英国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来了。在为奥运会配套建设的首都机场新航站楼的设计中,这位曾设计了当今世界最大工程项目-香港新机场的建筑师,以紫禁城的金、红二色表达了他对“人民宫殿”向往。2001年普利茨克奖得主瑞士建筑大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来了。他们从中国古老的凌花纹隔扇中获得灵感,以巨大的钢网覆盖10万人的国家体育场,内部是令人震憾的连一根立柱也没有的结构。一场激烈的思想交锋由此引发,“民族的或世界的”再度成为喧闹的主题。一些人认为,北京没有必要成为外国建筑师的“实验场”;另一些人却为此欢欣鼓舞,认为中国建筑市场开放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北京有可能因此留下标志着世纪之交人类建筑最高成就的杰作。轰然而至的奥林匹克冲击波正在给这个古老的城市铸造崭新的外形,而在现象的背后,北京与世界在对话,意味深远的变革在发生。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可能因此出现转折。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北京为举办奥运会准备的2800亿元投资已变得格外抢手,而城市决策者考虑得更多的是,如此巨量的投资将怎样改变市民的生活。大门向国际建筑精英们敞开了。邀前卫派建筑大师作北京古城保护的规划,这本身就是特大号新闻。2000年普利茨克奖得主荷兰建筑大师库哈斯当仁不让地担负了这项使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已成为现代化的一部分。”库哈斯语出惊人,“保护的概念已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而扩大。今天,50年之内的东西都要保护。”这位在为北京奥运会配套建设的中央电视台新办公楼的设计中,使摩天大楼历史性地在高空中对接的建筑师,面对北京悠久的文明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在北京发生过许多历史事件,应该在发展规划的编制中考虑这些因素。联合国宪章对文物保护的概念,已从针对单一的文物提升到对文化及环境的保护,这对北京同样是适用的。”已不再有人怀疑开放已成为中国人首次举办的奥运会的主题。伴随着开放所带来的冲击,中国的新经济力量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坐标中探寻着自己的位置。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尽管有时悄无声息。但在北京大街上行走的人们已能感到:奥林匹克真正到来了。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北京奥运会又一次证明,世界顶尖体育比赛是多么诱人。世界各国对奥运会的浓厚兴趣对奥运项目的演变、媒体的利益及体育商业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北京奥运会除参赛国总数和运动员人数分别增至204个和11250人(雅典奥运会为202个和10500人)外,女子项目的份额及女运动员人数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