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运用语用学理论研究古诗用典,认为将诗语语境和典故语境进行比照,是解读古诗典故预设以及诗歌文本意义的一个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2.
埃兹拉·庞德是20世纪美国意象派诗人的代表,他模仿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手法,将许多中国古诗译成英语,为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与西方现代主义诗学的结合创造了契机,他的翻译在西方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庞德由于不懂汉语,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不多,故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有很多失误。该文从文化视角剖析庞德对中国诗歌的翻译为什么会在西方引起轰动,并分析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带给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从中学语文教学的定位入手,对现代文、古诗文教学进行比较分析,认为现代文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侧重语用知识的学习和训练;文言文教学应在强化古今词义和用法的联系中,侧重培养对谓语位置的语感;古诗教学应在深入了解传统审美习惯的基础上,侧重对转句的意义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SusanBassnett的TransplantingtheSeed一文中提出诗歌翻译的可译性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中国古诗英译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客观存在;通过对一些古诗的英译文本进行研读,着重分析可译的客观性,并介绍了对不可译的处理方法,如风格、音韵和文化的移植。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诗是从有着两千多年辉煌历史的古典诗歌发展而来的,但新诗由于在与旧诗的决裂中诞生,带有“先天贫血”,延缓了新诗的发展过程。自“五四”文学革新后,诗界开始向西方现代派诗歌寻求出路。20世纪后期诗歌回归其本质意义,同时也伴随着对诗歌语言形式的探寻。  相似文献   

6.
就《陇右方言》的语言学价值进行了探析,分析了《陇右方言》在体例上的特点,并认为《陇右方言》在训释方面有以下特色:(一)重视对方言本字的考订;(二)注意对方言词语语源的考察;(三)有些训释还揭示了方言词语的民俗文化内涵;(四)广泛征引各类文献资料对方言词语释义推源。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一朵奇葩,吸引了众多中西学者竟相译介。比喻是汉语现象中最活跃、最富生命力的表达技巧,也是中国古诗词中不可忽视的修辞方法。古诗词中比喻的翻译往往直接影响到整首诗的翻译质量。从文学符号学的角度探讨几类常见的比喻的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旧体诗词是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典范,但旧体诗词格律严,不易学。当今写旧体诗词可以严守"诗谱""词谱"规定的格律,也可以放宽格律尺度,而且放宽尺度是旧体诗词的发展趋势。放宽格律尺度是旧体诗词"改造"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丰富多彩的中国古代诗词在艺术表现上也是绚丽多姿的。本文对其中较多出现的“男作女声”创作的类型、内涵、艺术效果和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诗词特别讲究声律的美感,但是现在的读者用普通话读古诗词会发现很多不押韵或节奏不和谐的情况,造成了对古诗词声律美感的破坏。这是由于语音的变迁,声韵调系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韵部的分合和入声的消失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针对普通话入声消失这一现象谈谈古典诗词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辨识古入声字的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11.
谈留学生古代汉语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留学生古代汉语课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三部针对留学生的古代汉语教材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适合留学生使用的理想的古代汉语教材的编写思路,并论述对留学生古代汉语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儒家的音乐价值观导致了古代中国人对音乐超乎寻常的推崇,继而导致了大量呈现音乐美的诗词赋的问世。诗词赋是语言的艺术,描述音乐形象绝非书面语言所长,但这些诗词赋却又要借助书面语言来描述音乐形象,并进而令人领略音乐的美。古代诗人是如何成功地做到这一点的?阅读这些诗词赋,不难发现它们共同的策略:以某一(些)具体的艺术手法令人联想音乐形象并进而令人感受音乐美。如果熟悉当下的音乐评论,你会发现,这些艺术手法也大多为音乐评论为用。本文试图从音乐的特征、音乐的效果、音乐的来源这三个维度总领这些诗词赋呈现音乐美的十种具体的艺术手法,从而对它们及其赖以形成的原理做出全面而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把握时代脉搏,从挖掘中国古诗词渗透的人文内涵入手,通过探究小学语文课中的古诗词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阐明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要使小学古诗文教学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就必须充分认识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加大教材建设的力度,并把诵读积累作为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式予以合理引导.同时,要加强师资培训,努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和师范生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以几首还乡诗为切入点分析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乡愁。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封建正统历史学家眼里,曹操是一代枭雄。无论他作为政治家、军事家还是文学家,都为中国历史留下了不可湮抹的一笔。作为政治家,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统一北方,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安定了人民的生活。本文通过探寻曹操廉政思想的脉络,发掘出他在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史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陈凯 《鸡西大学学报》2014,(5):78-79,82
由于中国古诗词具有抒情性、凝练性、表达的含蓄性、鲜明的节奏感以及和谐的韵律性等特点,因此,在进行古诗词英文翻译时,必须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对其的影响,诸如习俗、思维方式以及词汇内涵等等,从而提高古诗词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国古代司法判决及其实践早巳为中外学者所关注,其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且迄今仍争论不休。有些学者以不同朝代的材料为蓝本,对中国古代司法判决的依据问题进行了深浅不一的论述;有些学者着眼于中国古代司法裁判的整体风格,对古代司法判决的依据进行了概括性的研究。文章对该学术问题的重要观点进行详细的梳理,将其分为三类进行陈述,并对其进行正反解析,得出了情理是中国古代判决重要依据的论断。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中国古诗英译的视角选择问题,认为鉴于英汉诗歌在语言特征、格律规律、审美倾向和文化思维等方面的差异,中国古诗英译过程中,译者可以不拘泥于原诗的形式,而根据译诗的意境来灵活选择视角。提出了采用局中人视角,将原诗的旁叙译为自叙,采用第二人称、将原诗的旁叙译为对叙;增译第二人称、将原诗的自叙译为对语等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0.
延续百年的切韵音拟测不具备基本的合理性。学者们对切韵音系性质的判断极不相同,但各家最后所拟测的音值却高度相同;公元六世纪的长安话不可能是现代汉语各方言的"母语";通过古诗韵字拟测古音同样不具备合理性;"综合音系"在现有条件和水平下,是不可能以现有方法进行拟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