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关于文化与语言的解释,已有众多专家学者作过表述,这里不再重复。下面谈谈两者之间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源泉,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产生于文化,任何一种语言都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都必须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上生长发展,语言受文化的制约,反过来又为文化服务。语言有许多功能,作为文化的载体,它具有传承功能,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就是靠语言的传承功能才得以流传下来。  相似文献   

2.
潘裕华 《教师》2013,(21):80-80
语言是人类文化和知识的载体,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背景及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和独特的生活方式。文化是语言的底蕴,促进着语言的发展。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在《语言论》中指出:"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因此,外语教学必须包括文化教学,语言教学中的社会文化教学问题日益受到  相似文献   

3.
委婉语的产生、流传与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如今,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委婉语得到空前的发展和繁荣,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鲜明的人类语言文化乃至社会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王智勇 《语文天地》2009,(10):47-48
文化的形成和流传.对语言的发展和演变起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一方面……文化影响语言的结构和内容……另一方面.文化和语言之间相互影响的方面也可以逆转.即是说,语言结构也可能反过来影响文化的其他方面”。文化和语言的紧密关系在社会群体的交际修辞活动中有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文化同语言的关系不可分割,文化的创造离不开语言,语言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语言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言语形象不能脱离一个民族所流传下来的决定这个民族生活面貌和风俗习惯的信念体系而存在.我们在学习英语语言时,应了解它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增强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姜苏 《考试周刊》2009,(25):135-136
一、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语言论》中指出:“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英国社会人类学家Malinowski也指出:“不把语言和应用它的文化联系起来,便不可能对这个语言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7.
所谓语言文化,指的是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生活方式、民族习俗、价值观念等。语言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没有语言,文化就很难完整地流传下来。而文化寓于语言,语言不能独立于文化之外,它本身也代表一种文化。因此,要学会英语这门语言,就必须理解英语中所蕴含的文化。  相似文献   

8.
通过比较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差异,可以看出社会文化因素对语言的产生和流传有决定作用,并且通过分析英语的这两大变体,折射了英美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国家历史、地域文化、各自的文化特异现象等.由于英语本身具有词汇量大、包容性大、表达简洁的特点,英语语言的发展趋势将向着共同语与多样化并存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梁松林 《江西教育》2004,(18):29-30
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与文化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联,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spair在《语言论》中说过“语言有个底座.……语言不脱离文化存在,这就是说,不脱离社会流传下  相似文献   

10.
习语是历史文化的沉淀 ,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久经实践应用约定俗成而又广泛流传的简约、精炼、精辟而又极致的表达方式。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习语是最具民族个性的语言 ,是民族文化底蕴最深 ,流传最广 ,最喜闻乐见的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语言形式。文章就习俗在各民族或群体文化中的角色、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以及在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作用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说:"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流传,未来的文化仗着它推进。"美国语言学家萨培尔也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的存  相似文献   

12.
刘艺 《文教资料》2012,(11):79-81
古筝作为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流传、发展过程中,受地域间的语言、文化、政治、经济、风俗、歌谣等方面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筝乐风格和流派。本文立足传统,依托区域文化的研究,使河南筝与山东筝的发展脉络更加清晰。从文化入手,可更好地理解筝乐特性、把握筝乐的语言,让更多的人了解古筝是在怎样的音乐文化生态环境下成长发展的,从而对河南、山东传统筝乐的保护、传承与传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民族的语言都负荷着该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罗常培在《中国人与中国文》中说: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结晶。这个民族的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也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语言之一,更是联合国规定使用的国际语言。  相似文献   

14.
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说:“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流传,未来的文化仗着它推进。”美国语言学家萨培尔也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的存在。”可见语言是文化的投影,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和媒介。学习一门外语如果离开了与之相对应的文化渗透,则只能停留在语言知识的表面,无法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实现准确有效的交际。  相似文献   

15.
模因实际上指文化基因,它模仿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也使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我国的远程开放教育在其发展中不断地有新的语言模因模仿、复制和传播,形成了远程开放教育特有专业术语,被人们广泛地使用和传播。  相似文献   

16.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依相存的。语言不能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习惯、历史典故、宗教信仰和价值取向等的总体。翻译课教学,脱离所涉汉语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仅是片面偏颇的,实践证明也是非常有害的。脱离必要的文化知识,译者就不能够进行忠实通顺的双语转换。因此,在翻译课上,语言知识的传授应与文化知识的传授同步进行。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具有相互渗透性这一关系的重要性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指导思想没有真正摆正语言与文化…  相似文献   

17.
汉语言文化是历史上历史悠久最发达的语言之一,它贯穿中古、上古以致到现代,在骨片、青铜器、竹片和纸张中进行传播和流传。但是在现代汉语的接触过程中,汉语言文化的规范化发展发现了诸多的问题,本文对规范化进程中的问题进行了解析和归纳,进而提出规范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习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语言简意赅,流传广泛。习语的语源反映了文化、历史、传说等诸多内涵。习语语源一般出白于动物、衣食、神话等。对习语语源进行探讨,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英国语言文化,从而提高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9.
壮族源自我国南方的古代越人,其独特的生活环境、语言与风俗孕育了不少神秘的民间故事,《"特掘"扫墓》便是其中流传最广的故事之一。本文主要以此故事奇特的情节为研究线索,从中浅析壮族独特的水神崇拜与祖先崇拜信仰,并由此反证这则故事产生及得以流传至今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20.
语言和文化是相互渗透的。日本酒文化源远流长,在酒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并形成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谚语而流传至今。这些酒谚语既丰富了酒文化,又折射出了很多与酒相关的习俗、礼仪,甚至人们的生活习性。本文从日本酒谚语的视角出发,着重研究谚语中的日本酒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